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好钱袋子”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长期以来,“豆腐预算”一直被世人所诟病。如何从“豆腐预算”走向刚性预算已经成为当下公共预算改革的一个时代议题。前不久,温岭市泽国镇将2008年公共预算明细表公布于众,将人大代表、民众代表的民主恳谈引入到预算审议中,并将地方人大鲜有采用的票决制纳入到预算报告表决程序里,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预算监督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温岭市新河镇每年的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与普通居民可以通过民主恳谈方式参与分配政府的“钱袋子”,确定当年的财政优先保证的是医疗还是教育,甚至可以监督公共支出。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表示,新河镇改革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有突破性意义,“参与式预算”年底要在全市铺开。并逐步过渡到市一级。  相似文献   

3.
晏扬 《检察风云》2010,(10):9-10
每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审议政府预算不仅时间短促,而且纷纷抱怨“看不懂”,看不懂自然没法审议。尽管舆论呼口于人大代表对看不懂的预算草案投上反对票,但这样做的人大代表毕竟是极少数,于是预算草案年年让人看不懂,却年年能够顺利通过。中央政府的预算是这样,各地方、各部门的预算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从组织人大代表、公众代表参与乡镇“参与式预算”(也称预算民主恳谈,即在部门预算安排之前各方恳谈以调整、制定预算),到走向各部门,对公共预算进行细化监督。浙江省温岭市在预算监督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温岭市人大对建设规划、水利、交通三部门开展了“参与式预算”,其他教育、卫生等12个政府部门预算也接受了代表们的集中审议。参与式监督预算的效果如何,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0,(13):44-44
在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对2010年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议上,市水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两部门交出了两份在代表看来结果不同的答卷。市水务局预算报告遭人大代表集体“炮轰”,而市场监督管理局预算报告则被参会代表盛赞。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3,(14):33-33
在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吴君亮看来,广州市政府41个部门公布的2013年预算中,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广州市质监局”)那份一闪而逝、只存在了一个晚上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堪称过去两年预算公开中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学》2015,(3):12-19
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公权主体所统领。如何更好地彰显人民在预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在预算过程中切实体现和贯彻人民的利益与意愿,已成为我国预算权体系变革的方向。认真对待这种变革,我们应深刻体认和秉持"以人为本"、"人民主权"的基本理念,落实预算法治的立法保留原则、完善人大代表的预算审批权和监督权、明确民众直接性的预算权利,这是夯实现代预算权体系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这样的预算管理分明是逼着你乱花钱嘛,不花完,你就是蠢材!”在1月20日的广东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上.代表痛批10年不变的“只问花钱不看效果”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1日,法国颁布了新《财政法组织法》(La loi organique relative aux lois de finances,LOLF),明确提出创立以结果和绩效为导向的绩效型公共预算体系,构建以“任务”一“项目”一“行动”为基础的三层级新公共预算框架。全面介绍了法国绩效预算改革的背景原因与具体内容,分析了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探讨了该改革对中国预算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预算的特质论我国《预算法》的修订目的和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预算法的修订已列入国家“十五”立法规划。如何修订该法俾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就要求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国家预算及其特质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确定我国修订预算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并以此指导修法实践。本文认为,国家预算作为公共预算,具有预算主体多元性、预算决策受托性等四大特征及技术性、政策性两大性质;其从法律上言是一种法定的混合信托,人民(纳税人)公共需要的最大化实现是国家预算的最高利益,保障公共需要的充分实现应为修订预算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从现实国情看,我国预算法的修订应遵循“中改”、整体刚性与适度弹性结合、高度重视预算过程的制度设计等五大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决算审查室相关负责人带队,调研了温岭的"参与式预算"实践。事实上,温岭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新河、泽国两镇开始率先"试水"公共预算变革,后来逐渐形成"参与式预算"。经过近八年多的成长与历练,温岭模式越来越成熟,不仅将预算恳谈从乡镇一级升格到市级,预算改革还有多方面的技术性革新。一方面,在镇层面,如今每个镇都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参与库、专业库,参与库包括16个镇街总共有38763人,专业库2608人,主要由当地人大代表和村民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上海市浦东干部学院,上海2009年首期市人大代表计划预算审查专题培训班开班。这应该算是中国第一起专门培训人大代表提高预算审查能力的活动,具有指南针意义。之前,上海市财政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市级预算信息公开的实施方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快马加鞭启动预算培训,正是为更好地行使财政审查权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继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部门预算后,各中央部门陆续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布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截至4月11日,共有35家中央部委公布了部门预算。此举受到了媒体及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但预算公开之后,“看不懂”成为最普遍的反馈。中央部委预算公开的意义何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预算公开?本期“一家之言”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两会”对于预算案的表决结果是: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反对票比例达15.3%,是十年来最高的一次。这或许说明,我们的人大代表,已经逐渐学会运用手中的表决器表达对预算案的态度。说到代表们审议预算草案的事,这里不妨说说中国刚刚建立预算案的时候,“议员们”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15.
秋风 《江淮法治》2008,(17):41-41
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推行了多项预算编制改革,其中包括预算的精细化。今年闵行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300页厚、包括一万多个专项预算的明细表。它不仅详尽列出各单位人员工资奖金、办公经费预算,甚至列出某次会议计划花费的茶水费、会场布置费用等。  相似文献   

16.
曾洋 《法制与社会》2012,(31):29-30
近年来,我国推行的绩效预算在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率、提高政府部门运行效率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着民生类公共项目财政支出效率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公共服务的成本高、质量低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民生类公共项目绩效预算制度,与政府绩效管理协同推进,在营造良好的绩效预算推行环境方面提出可行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09,(3):4-5
江苏徐州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浙江温州市:请代表评议建议办理工作;湖南省:省直部门预算全部向代表公开;北京市:首家人大代表社区工作站挂牌;江西南昌市:代表乘坐公交车参会;宁夏:“民生计划”首次提交人代会审议。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预算是建立当代高效政府组织的时代要求。以广东省为代表的“阳光财政”建设和激励型绩效预算管理成为了一大主流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其改革的初衷,主要成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中国地方预算路径选择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预算决策是公共预算领域中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预算决策理论发展至今产生了三个重要理论:理性主义、渐进主义和间断均衡理论。最早的理性主义由于没有意识到理性限度以及高估预算官员的计算能力而被渐进主义所取代,长期稳定的渐进预算结果和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决策模式广为流传。但是,由于渐进主义无法解释非渐进变化的发生机制,分析方法上存在错误以及规范层面难以自圆其说,因此,间断均衡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试图完整描述预算结果和解释间断均衡的预算决策过程,揭示注意力和体制摩擦左右的议程设置过程,并认为这一过程会导致稳定的渐进变化,伴随偶尔的剧烈变化这一预算结果。公共预算决策理论的变迁体现了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绩效预算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将政府资源的分配与部门绩效紧密结合。它以政府职能目标为中心,将成本核算和执行效果纳入预算编制中,根据绩效决定是否安排预算,对绩效预算执行的效率和产生的结果进行考核,以提高政府公共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绩效预算在我国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