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辉煌灿烂文明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作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础的共享信念,这种共享信念基于56个民族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浓浓命脉。  相似文献   

2.
郑昭 《江淮法治》2021,(5):55-55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填补了自治区地方立法工作的一项空白。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明确,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具体规定,并将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丰富经验以立法形式加以固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苏木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网络。条例对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以及树立培养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石速 《法治纵横》2014,(10):34-36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富强的力量之源。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自治区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团结各族群众。本刊现开设专栏,展现全疆各地涌现出的一个个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的凡人新事,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22日,山西省宗教工作座谈会在并召开。为进一步了解我省民族宗教工作的发展状况,本刊记者在会后采访了省民族宗教局局长武锦福。 记者:武局长,民族、宗教事务对我们来讲比较生疏,今天有机会向您请教,很难得。请问:我省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武锦福:我省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省份,有回、满、蒙古、壮、朝鲜、苗、藏等54个少数民族共11万余人。我省少数民族分布属于大杂居、小聚居,遍布全省119个县(市、区),有58个回族聚居村和50个回族相对聚居的城市街道居委会。民族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涉及全局的根本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是一个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长期努力的重要任务。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宣传贯彻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民族团结,依法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国各地实施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存在一定不足.在理念层面,各省市"条例"中规定的"民族"多指中华民族,忽视了民族认同的深远意义,致使相应"条例"的接受度不高.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关键一环,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差异是推进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石.在制度层面,相关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应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的法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是巩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少令人费解,而且十分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治纵横》2014,(19):63-63
本刊兵团讯通讯员王静莹近日,兵团女子戒毒所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进一步加强全体戒毒人员民族团结意识,营造平等、文明、和谐的场所环境,提高教育矫治质量。比赛中,选手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宣传身边涌现出的民族团结模范典型,畅谈日常生活中各族群众问的关爱与互助,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充分表达了员工对加强民族团结的意愿和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与决心。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根本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政治形式。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原理和中国民族关系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增强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走各民族共同繁荣之路,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作为少数民族重要标志的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和外来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认为,我们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来看,还是从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来看,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刀剑 《法制与社会》2013,(15):148-149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要千方百计地发挥民族自治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加快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张国臣  杨森 《人民检察》2011,(18):56-58
组织文化研究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后来,美国学者在比较了美国和日本两国企业管理的根本性差异之后发现,美国企业过多地依赖制度、理性分析和物质刺激,忽视个人的社会性和精神力量以及共同价值观培养的"制度管理",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企业以培养共同信念为主线、追求硬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精神管理"。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日本经济创造连续增长奇迹的秘诀,正是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引导和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令)号]第435号令[公布日期]2005·5·19[类别]国家法·民族[施行日期]2005·5·31第一条为了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  相似文献   

13.
磁县民宗局认真办理县人大提出的深化推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等视察建议,维护了全县和谐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经济发展。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少数民族虽然在全国人口中占8.04%,比例较小,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泛,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而且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一个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冯景  刘泽  赵丹 《法制与社会》2015,(4):219+227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之一.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促进各民族地区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论述民族院校学生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民族特点、教育实践、时代精神、教育机制几个方面对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祖国珍贵 文物大批被盗外流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如果从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头盖骨的“北京人”生活年代算起,则早在距今20—7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了早期人类的活动。历代先民为我们创造并遗留下了灿烂的地上、地下物质文化遗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科学事业,也是我们民族团结、凝聚、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调查情况对影响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权实现的法制因素进行探讨,旨在全面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实现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汉族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存在大汉族主义,其他兄弟民族被称为“异族”或“夷狄”,处于一种被贬低、受歧视、受排斥和受压迫的地位.有的兄弟民族汉字名称还带“犬”旁,显然,这是一种大汉族主义和民族之间不平等的反映.其实,同是中华民族,汉族和其他各兄弟民族在历史上和当代都为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建设华夏大国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不论各兄弟民族人口多少,居住何处,用什么语言,在人格、人权、人道乃至人情上都是平等的,应受到同样的尊重,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写得很清楚:“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9.
热比娅之流散播谣言,蛊惑大量不明真相的民众,将一个发生在广东韶关的普通治安案件歪曲为民族冲突.这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巨大阴谋,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20.
马列主义民族观有着深刻而科学的内涵,它是马列主义里一个重要的部分.马列主义民族观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中国而言,党中央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社会建设,民族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前要加强马列主义民族观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