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     
中国敦促美英联军勿殃及巴格达使馆设施 法新社3月25日报道,中国敦促美英联军在轰炸伊拉克时,不要殃及它在巴格达的使馆设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当天在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说,国际法对外交设施的保护条款“是毫无疑问和不容曲解的”。有消息说,中国已经将它在巴格达大使馆的地址交给美国驻华外交官,不过孔泉和美国驻华大使馆都没有证实这一消息。 事实上,中国驻巴格达大使馆的地址在地图上十分明显,中国向美国转交使馆地址的行动更像是一种姿态。1999年,美国在轰炸南斯拉夫时“误炸”了中国驻当地的大使馆,造成三名中方记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据《纽约时报》3月17日报道,美国高级军事官员透露,为加强首都地区的防御力量,伊拉克已经在巴格达周围建起了比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更加强大的防空火力网。美国及其盟国地面指挥司令部空军司令官丹·利夫少将上周表示,萨达姆“已经把几乎所有重要军事资源都撤了回来,用以加强巴格达地区的防御力量。巴格达现在的防御能力就象一个大黄蜂的巢,可以说是水泼不进。”  相似文献   

3.
巴格达当地时间3月20日凌晨5时30分,伊拉克酋都巴格达突然晌起多次猛烈爆炸声,美军空中袭击大约持续了20分钟,随后美国自宫发言人弗舍尔证实,此次空袭是解除伊拉克武装行动首日三轮空袭的开始! joj一一i。ll j。一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立场     
巴格达陷落了,萨达姆不可一世的雕像一个个倒掉,原先坚决反战的国家一个个发表声明,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并希望有资格参与战后重建——这是作为国家在这个现实主义世界上的现实选择。 我们也呼吁尽快停止战争,但我们更希望战争根本不要发生。这是场根本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国际秩序基本底线和人类伦理基本底线的战争。 我们的反战态度不会因为巴格达的陷落而变。  相似文献   

6.
西方媒体近日报道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在效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模式打造巴格达的战略防线,并要求他的高级军事将领们观看两部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和《黑鹰堕落》,以从中找到对付美军的锦囊妙计。据报道萨达姆本人把这一战略你为“ 巴格达格勒保卫战”,希望打一场  相似文献   

7.
新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世界公众和 媒体的聚焦点从以巴血腥冲突上移开;借 着美军对巴格达的"惊骇"轰炸以及延续 不断的战争火光,以色列主张对巴勒斯坦 人进行严厉镇压的保守势力加紧了全面扩 张和铁腕行动,除了对巴勒斯坦极端组织 领导人进行"逐个消除"以及对他们的家 属实行用重装甲推土机(也是人类的一大 发明)"毁家除根"的传统方式,也开始了 新的方法:加速建设隔离墙。 联合国最新否决以色列建墙意味着什 么?法国与以色列因为"反犹太浪潮的指 控"和"撤侨"争议的背后,所凸显的世界 力量对比与大战略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或许是为了冲淡以色列的国际困境,或许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03,(9)
至少我们看见的不再是萨达姆总统了,在过去的24年,几乎每天的电视节目中都要出现他的面孔。 ——巴格达市民阿布·优素福评价4月15日英美首脑上伊拉克电视发言。  相似文献   

9.
近几周伊拉克暴力事件呈回潮态势,尤其是针对安全部队、政府官员和外国使团的袭击明显增加,这对总理马利基的一言堂是个讽刺。据报道,6月23日巴格达一处市场3连爆,造成21死107伤;21日伊中部  相似文献   

10.
赵义 《南风窗》2011,(14):12-12
近几周伊拉克暴力事件呈回潮态势,尤其是针对安全部队、政府官员和外国使团的袭击明显增加,这对总理马利基的一言堂是个讽刺。据报道,6月23日巴格达一处市场3连爆,造成21死107伤;21日伊中部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别有他顾 萨达姆大发石油财 加齐·吕盖夫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与乌代见面时的情景。那是2001年初的时候,这位俄罗斯生意人正在巴格达兴致勃勃地游览,忽然被告之萨达姆的大儿子乌代要与他商讨一笔大买卖。开始时,吕盖夫非常小心。他对乌代的残忍早有所耳闻——无情地折磨那些输球的伊拉克足球队员,随意地凌辱妇女。乌代把商讨的时间订在凌晨3点在他巴格达的府邸,这让吕  相似文献   

12.
肖建明 《南风窗》2014,(14):79-81
<正>ISIL控制了伊拉克西北部逊尼派聚居区,还扬言要摧毁南部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和卡尔巴拉。中东教派冲突的大风暴将不可避免。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苏尔的陷落,既震惊了伊拉克政府,也震惊了美国!尽管政府军之后的反攻挫败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进军巴格达的势头,但当初政府军3万士兵面对800  相似文献   

13.
洪巧俊 《法制博览》2009,(16):56-56
农民走进城市,看到的是一堵堵高墙,楼愈高墙逾高,对于城市的高墙,或许农民工一辈子也无法逾越。这只是看得见摸着的墙。还有一种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墙,比如精神之墙、体制之墙。  相似文献   

14.
国际     
《南风窗》2012,(13):21-21
风云Major Issue伊拉克爆炸300多人伤亡6月13日,伊拉克境内多地发生有组织的系列爆炸,造成至少8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仅巴格达就发生了10次爆炸,多数爆炸发生在什叶派朝圣者的聚会场所。这一天是什叶派伊玛目穆萨·卡济姆的祭日。  相似文献   

15.
王鸣鸣 《当代世界》2014,(10):43-46
<正>2014年,盘踞于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北部的"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IS)武装攻势迅猛,一度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他们在占领区大肆屠杀战俘和拒绝改变信仰的异教徒,迫使约50万人逃离家园。8月14日,联合国将伊拉克人道主义危机的紧急程度提升至最高级,并启动50年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经过数月权衡与犹豫,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10月19日至今,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已在巴格达美军严格控制下的"绿区"--伊拉克特别法庭上多次受审.这一"世纪审判"受到国际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深切关注.关于该法庭是否合法、萨达姆若被判有罪是否会被处死、萨案的了结将对伊拉克局势产生什么影响,众说纷纭,各执其词.  相似文献   

17.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2):79-79
16日,主题为“国际商事仲裁的新视野和展望”的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第17届国际仲裁大会在北京开幕。 17日,巴格达驻伊联军总部附近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本月轮值主席伊兹丁·萨利姆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广播公司公司(ABC)记者彼得·阿纳特发自巴格达的最新消息称,伊拉克时间3月20日清晨5时30分(北京时间20日10时30分),就在布什总统向萨达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14日,美、英、法、德、俄、中六国与伊朗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新一轮谈判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与会各方对此次对话给予积极评价,并同意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继续会谈.在美西方与伊朗软硬对抗轮番升级、动武传闻甚嚣尘上之际,新一轮谈判在"十年来罕见的积极氛围"中开局,给人带来紧张形势有所转圜的感觉,伊核问题似乎向着缓和方向发展.然而,美西方与伊朗在暂停铀浓缩活动、解除制裁等核心问题上分歧巨大,双方互信严重缺失,巴格达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20日布什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英空袭巴格达、鲍威尔首访中东、以新政府总理沙龙访美等几件大事,已初步显现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走向.预计美国的西促和谈、东遏两伊的大政方针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其协调中东和谈与维持对两伊制裁的方式和力度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