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来顺  赵松岭 《奋斗》2003,(8):40-40,50
人才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其核心是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风气,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一靠政策,二靠人才。说到底,就是要吃科技饭、走人才路。要做到这一点,抓好大规模培训是最现实、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基于这个现实,在人才培训工作中,我们注意抓了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人才问题,始终是改革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科技与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现在,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应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已经看到,随着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已愈演愈烈。在国内,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地区都把人才开发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于2002年5月7日批准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这一《人才规划纲要》的颁布 ,标志着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完善。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人力资源大国 ,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目前还只是一个人才资源小国。江泽民指出 :“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 ,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实现现代化 ,必须靠知识 ,靠人才。”①没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中国的强盛是不可能的。一、江泽民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9-9
在年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李源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要靠科技和人才的力量。各地各部门要把人才资源优先并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江泽民科技人才观进行探析 ,认为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技发明的最佳时期在于青年 ,要重视青年科技人才 ,因为世界属于“青春韶华之时” ;“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 ,必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江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9.5亿元,同比增长7.0%,位列全市第六。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企业,企业的发展则靠人来推动。江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背后,有一群不容忽视的专家人才在发挥作用——他们就是江津的“科技副总”。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3):5-5
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型人才。“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06,(2):28-2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更加普遍。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了解世界各国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对于我们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更清醒的认识。本期本栏选编了两篇权威的文章,供我们在学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峰 《党课》2009,(4):112-114
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11.
蔡吉臣 《求贤》2009,(2):14-14
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先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具有创造力。在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中,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随着“中央统战部第七期党外领导干部赴港考察团”,我走进了被世界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走进了特区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航运、商贸等各个领域,目睹了它的繁荣与发展,领略了它的人情与风貌,一切的一切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的经济贸易区之一,也是世界法制体系最健全、法治最严格的地区之一。香港严格的法治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主要是特区政府的严格依法行政。特区政府依法行政可贵的是提倡人民靠自己,也就是说政府的各种职能机构行使权力时,一旦没有依法行政,伤害了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13):9-9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世界上那些最有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都是人才集聚的高地,都是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热土。要确立人才强市战略,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大力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大人才投入、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党的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的重要责任,负有“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量,是科技文化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创造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和特殊场所。它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基地和传播阵地,还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依托。高校培养出的许多学生,经过实践锻炼,将会成为治党、治国的骨干和经济、科技、文化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会直接影响他们为人之道、为政之道,影响着他…  相似文献   

15.
连广财 《党课》2012,(3):68-68
2012年春节前夕,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从各乡镇和主管部门的优秀人才中筛选出38名高层次创新创优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三问”模式对他们表示了慰问。“一问”,问外来高层次人才生活情况。他们详细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以进一步优化人才就业环境。“二问”,问企业领军人才生产经营情况。  相似文献   

16.
理论窗     
《求贤》2014,(11):56-56
海外人才权威调查报告 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这一群体是我国招才引智的巨大“资源库”。吸引他们回归或调动其发挥作用,可以促进国内的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为了进一步加快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本报告首次对海外华侨华^专业人士群体展开最新、最全面的系统化研究,厘清其分布、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推进我国侨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富有价俏的建议,为我国制定国际人才吸纳政策和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成果,以充分激活创新驱动力,打造人才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7.
许一君 《学习月刊》2012,(18):22-24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科学技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管理、市场等要素,而这些要素都离不开人力资源,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又是人才,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无论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哪个行业,也不管是什么企业,人才无疑都足最稀缺的:也不论是哪项工作如果没有人才都难以做好。  相似文献   

18.
老实说,对农民企业家原先我是。带有一定偏见的:他们赚钱往往没什么科技、文化含量,靠的是胆量和机会,赚了大把钞票后,少数人“为富不仁”,奢侈挥霍。  相似文献   

19.
科技和人才是事关银川未来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战略问题。为此,我们把解决科技和人才问题作为“十二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编制了人才工作“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召开全市科技和人才大会,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动员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统一思想认识,从科技和人才问题人手,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吴春波 《学习月刊》2013,(16):67-68
一、优秀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如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的支撑,更需要润物无声的软实力f如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的积淀。而“国家软实力的首要影响力即是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