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7年爆发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危机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近期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可谓向深陷危机泥潭的西方国家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经济学界和思想理论界的强烈震动。皮凯蒂是巴黎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不平等问题研究,该书英文版于2014年2月出版后短期内销量就超过30万册,成为亚马逊网站的最佳畅销书。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以及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近年来,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与蔓延、各大机构一系列最新研究数据的公布,以及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大选年围绕向富人增税的"巴菲特规则"的激烈论争,更是将收入不平等话题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美国,关注政治和社会平等、主张机会均等、捍卫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自由派学者,与倾向个人自由、维护私有财产和自由企业制度、倡导新自由主义的保守派学者甚至上演了一场大论  相似文献   

3.
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以下简称"新"资本论)英文版出版以后,在美国学界和政界引发了广泛热议。用左翼自由派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话来讲,该书让右翼保守派陷入了"恐慌",因为它击垮了长期以来后者对社会财富分配模式及后果的自信。从后者对该书的回馈来看,他们已经"没了主意"。面对"新"资本论"旋风",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等右翼智库组织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商讨对策,来自右翼学者的反击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重新作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反思,认为这不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民主危机、全球化危机,从根本上说更是道德危机。本文认为,金融危机背后是道德危机,那就是作为西方价值总汇的个人主义出现了问题,金融危机的深重根源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赵锦英  刘森林 《探索》2003,(3):62-65
作为当代的最强音,“发展”也遇到了三种批评:其一是对生态环境、自然本身具有的生产力的损害以及引发的资源危机;其二是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其三是作为社会想象的表意的“发展”已经在最发达层面上变成了除旧布新的“游戏”。仔细琢磨这些批评及其中蕴含的诸多问题,对于更合理、全面地理解发展,完善可持续性发展观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主张让所有人在起点上都拥有平等的资源,强调个人选择的责任性,以及通过保险市场来弱化或减少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因无情的运气、后天的残障等引发的不平等,通过转移支付、国家规制的方式来减少先天残障者可能面临的不平等。但是,由于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的前提预设不周延,致使资源平等的核心要素荒岛资源、嫉妒检验和虚拟保险市场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缩小不平等,反而会扩大不平等。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对社会制度、社会整体价值偏好引发的不平等无能为力,更对个体的资源转化能力差异引发的不平等束手无策,以致允许多种形式的结果不平等大张旗鼓地存在。在此意义上,德沃金的资源平等含有明显的不平等意蕴,可通过差异平等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7.
世界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扩展到了全世界,并发展成为经济危机。危机尚未过去。一时间,世界性金融危机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们纷纷议论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对策。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方国家的学者大多数在谴责新自由主义,认为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这次危机产生的根源。他们指出,“华尔街被自己标榜的新自由主义搞得如此狼狈不堪”,“不能毫无批判便相信市场的魔法”,  相似文献   

8.
刘荣 《实事求是》2006,(2):44-46
以新自由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垄断资本进行全球扩张的表现,它标志着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迈进。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中心理念具有欺骗性和不平等性,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5):59-59
马福云在3月19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有关“富二代”、“官二代”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社会阶层固化的言论不时诱发全社会大讨论。可以说,阶层不平等跨代际现象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关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神经,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字不平等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梳理总结数字不平等的现实表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目前数字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和经济效应,梳理破解数字不平等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不平等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迄今未见底,其影响仍在扩散和蔓延。受此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其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沙湖作为宁夏旅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坚定的新凯恩斯主义者,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长期坚持市场的不完善论,捍卫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一立场也贯穿于他对当代美国社会不平等批判的始终。近来,克鲁格曼连续发文阐释美国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对当前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状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不平等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不对等的待遇和权益。这种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迁徙和居庄的自由;农民承受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只面向城市居民,而农民则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城市建设用地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剥夺农村的现象。这种城乡不平等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具体制度的根源等。为此,要消除城乡的不平等就必须树立城乡平等理念,并对重城轻乡的政策走向予以调整;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迁徙流动和选择住所的权利;要从体制上解决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西方金融资本核心区华尔街金融海啸次第引发的全球危机和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源于西方的现代上层建筑的政体危机,或称现代政治危机;其所以引发西亚、北非的政治动荡,则可归因于这种政治体制的泛意识形态化的普世价值,在危机爆发时直接地、显著地作用于上层建筑的逻辑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董筱丹薛翠温铁军的文章《发达国家的双重危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转嫁》对此作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由于货币以及由货币构成的资本的存在导致了劳动的异化,而劳动的异化从人类商品经济的历史来看,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今天的现实;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但是劳动不能决定价值分配;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的不平等”的存在和在现实中国“现实的不平等”的存在,是人们对劳动价值论产生怀疑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 (一)危机及危机管理的含义与特征在西方,“危机”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普遍用于医学领域,以形容一种至关重要的、需要立即作出相应决断的状态。18世纪至19世纪,“危机”一词逐步引入政治领域,表明政治体制或政府面临的紧急状态,是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环境的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现代社会,对“危机”的解释,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危机的主流解读。明斯基认为,累积的金融冒险造成了金融体制的脆弱,最终引发了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停滞趋势阻碍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迫使资本主义以金融化的方式通过债务杠杆挽救经济停滞。金融化没有真正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停滞趋势,反而造成了金融膨胀的泡沫与实体经济停滞的对立,最终使生产过剩的危机以金融危机的方式爆发。以金融化挽救生产过剩造成的经济停滞,必然导致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相似文献   

18.
”天下为公”、”等级预定”和”德性平等” ,是儒家政治公平思想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天下为公”代表了儒家学者对天下万物归属特性的体认 ;”等级预定”体现了他们对社会整体结构的认识 ;”德性平等”则是儒家学者对人之特性的把握。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 :”天”观念是儒家学者的终极信仰和力量源泉 ,唯天是从是他们深信不疑的自然法则 ;由此产生的”天下为公”观念必然导致在政治领域对血缘亲情的排斥 ,使社会等级在形式上向所有人敞开 ,从而儒家学者认为打破血缘等级政治观念要以承认天赋”等级预定”为条件 ;”德性平等”则是实现儒家政治平等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国际核危机是国际危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涉及核因素或者由核武器而引发,严重破坏国际与地区稳定,威胁国际与地区安全。与一般性的国际危机相比较,国际核危机具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性最强、决策高度复杂、时间性强、决策压力大等四个特性。国际核危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以上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对立、利益冲突以及核因素。从直接根源上看,国际核危机可以分为政治、军事对抗诱源型核危机以及核扩散诱源型核危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李晓  熊金超 《学习月刊》2009,(22):133-133
源自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如今正冲击着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中国。作为新崛起的"世界工厂",中国的加工制造业在此次危机中影响尤甚。面对着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由于工厂倒闭或者歇工而被迫提前返乡.中国的农民工正在成为全球金融风暴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保护农民工的就业饭碗.就是拯救中国的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