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挖掘馆藏建国前期刊文献资源,更好地进行利用是图书馆做好情报信息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开发利用的意义 1.借鉴作用。建国前期刊文献,记录着建国以前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发展情况,保存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与前天”。在我们正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不仅要认识现状,了解国情,也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要认识和了解历史,就离不开对建国前期刊文献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今天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与世界的昨天;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明天,就要知道中国与世界的昨天与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数典忘祖,是不肖之徒;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漠视历史,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割断历史,就会失去希望和未来。学习历史,不忘昨天,发展今天,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3.
建国50年来贵州以至新中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我们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是很值得总结和研究的。为了把问题说得透彻一点,在此拟就本世纪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做一点反思。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里说:“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怎样把我们送到今天的,我们好像并不能时常意识到。历史又是不能假设的,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如果历史上某个重大事件没有发生过,历史会往何处拐弯。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我们也时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今天因为有了共产党,因为有了新中国,因为有了中国的发展,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些事情在...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怎样把我们送到今天的,我们好像并不能时常意识到。历史又是不能假设的,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如果历史上某个重大事件没有发生过,历史会往何处拐弯。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我们也时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今天因为有了共产党,因为有了新中国,因为有了中国的发展,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些事情在历史进程中发生都是应该的,成果是应得的,我们其实还会不断感到它的不足和期望更好。  相似文献   

6.
戴蓉 《江淮》2012,(9):4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引起一些有识之士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1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围绕国内外读者共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鸦片战争后,中国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并为继续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扫除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又一历史重任,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没有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重视和加强党政干部对历史的学习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说,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也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9.
历史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谈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志们: 诸位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准备了论文。我没有论文,只是想就与这次会议主题有关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有些地方难免讲得很粗略,可能还有不恰当的地方,请同志们指正。我想讲的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人民共和国建国45年来我们党的历史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45年,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人民的新中国。这个新中国在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经历了曲折困难之后,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建设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记住昨天     
记住昨天’就是记住一个民族的精神;记住昨天’就是表达对英雄的崇拜·伟人的敬仰。记住昨天’是为了记住¨是谁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带出了地狱;是谁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国母亲的凄苦眼泪’使她露出了朝霞般的微笑;是谁用正义之笔将罪恶鞭挞而把和平颂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当一个民族重新获得自由时’她必将塑造一个新型的直立不屈的形象。只有跪着的历史’没有跪着求生的民族。记住吧’中国的昨天’是血与泪的交汇。任人宰割的历史不会重演’任人践踏的历史将…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未来是今天的延续。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第一缕阳光,满怀信心地向前迈进的时候,我们总禁不住要回首那段屈辱悲怆壮烈的中国近现代史。江泽民总书记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  相似文献   

12.
《求实》1981,(Z2)
为了使大家对党的整个历史面貌有个全面的了解,以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深远意义,总结党在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经验,《决议》简略地回顾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这一部分,着重讲述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使命,指出只有共产党才给中国革命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也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造的过程.没有党对理论建设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步入新世纪,开始向新的战略目标奋进的历史关头,审视我们党80年理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在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理论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两个八十年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也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是,中国人民走到五四运动这一步也不是容易的。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如累卵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说,到了抗战时期,我们才“真正找到了把马列主义真理和中国情况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为什么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能够达到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高峰呢?这当中取得哪些理论成果,主要的历史经验是什么?我们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探索和搞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丰碑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造就了灿若星河的中华群英。邓小平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星辰之一。邓小平在评价毛泽东时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要打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还将摸索更长的时间,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书写了光辉的业绩。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相似文献   

18.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主要总结了建国以后党的32年历史,同时也简略回顾了建国以前党的28年历史。是谁最早提出《决议》要回顾建国以前党的历史?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是邓小平。早在1980年4月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就鲜明地提出:“整个设计,可不可以考虑,先有个前言,回顾一下建国以前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话不要太多。”其后,1981年3月,陈云对正在起草的《决议》稿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一位历史巨人。以毛泽东著作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认识论的根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对青年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进行探讨,也是不乏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1.毛泽东的历史知识背景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则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要懂得今天,就必须明白我们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认为:我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7,(9)
陈云在建国后,为了教育青年学习历史为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打基础,教育青年学习历史常抓不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提出没有历史知识看不懂《毛泽东选集》,青年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历史要现在、以后、一直抓下去有关青年学习历史的论述。重温陈云有关青年学习历史的论述,对于今天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侵蚀,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