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范围内,变异流感病毒感染事件的发生间隔期出现缩短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事件平均每2年就发生一次。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新型冠状病毒也许不会像SARS那样很快消失。因此,需要经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挑战或许会成为疫情防控的“新常态”。本文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本身的特点和全球新发传染病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本着学先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原则,提出在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后如何有效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柴婉婷  任光 《瞭望》2020,(19):22-23
“其实大家都曾有过焦虑和紧张。”在被问到国际疫情蔓延初期是否考虑过回国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夏俊斐说,“但我最终决定留下来。”随着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在海外求学、工作的中国青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外是否采取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海外留学生的防护装备是否齐全?”“远在他乡,面对疫情,海外留学生能否从容应对?”面对这些疑问与担心,海外中国青年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展现了自己的冷静、智慧与担当,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刑事案件的解释》与2020年“两高两部”《关于惩治妨害新冠疫情防控犯罪的意见》系特殊规范与一般规范之关系。为契合罪刑均衡原则,对于拒绝执行防控措施以致引起新冠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当行为人对危害结果主观上故意时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对危害结果系过失时则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意见》为严厉惩治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暴力抗法行为而对妨害公务罪对象所作的扩张规定存在类推之嫌,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的“虚假信息”应同时具备“恶、假、害、特”四个要素。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应当从重处罚。将贩卖、加工、食用一般野生动物的行为一概入刑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振华 《瞭望》2020,(8):42-43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除了医疗水平、科研实力的较量,城市管理能力也迎来“大考”。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显著优势,在抗击疫情的当下,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场大战,正在收兵。连曰来,每当有支援的医疗队离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都会拖着病腿相送,一次又一次鞠躬致敬。金银潭医院在武汉三环边,是一家老武汉人都未必熟悉的传染病专科医院。这里最早集中收治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是这场全民抗疫阻击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这场疫情的“风暴眼”。  相似文献   

6.
《瞭望》2021,(5):26-27
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系统显示,各国和地区正式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累计总数已超1亿。作为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病亡人数之多、抗击难度之大,历史罕见。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各地推进,随着合作抗疫日益成为世界主流声音1人们坚信:亿兆一心,“战疫”必胜!  相似文献   

7.
1995年底,按照九江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原九江市三医院与传染病医院合并组建为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转眼十年,这家原先并不起眼的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迅速崛起。十年前曾被喻为“一所监狱”的医疗场所,如今已在创造“二甲”医院活动中旧貌换新颜,取而代之的是一所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花园式医院。  相似文献   

8.
陈燕 《瞭望》2020,(16):11-1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位居“六稳”之首的就业受到不小冲击。如何看待疫情对稳就业的影响?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的关键何在?非常时期超常规政策要如何发力?对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疫情之下的稳就业工作,是一场必须打嬴的硬仗。”蔡昉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就业比较充分,稳就业底气充足,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第一,经济增速符合潜在增长率,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第二,服务业、新成长经营主体、新兴业态、新型就业形式等吸纳了大量就业;第三,政府把就业优先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层面,公共就业服务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孙健  游华玲  王永星 《瞭望》2020,(9):54-5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挽救病患、防控疫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称南医三院)党委周密布局、科学决策,全院医护人员全程参与、全力以赴到抗疫工作中。闻令而动彰显责任担当疫情来袭,南医三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应急处置预案,21次召开疫情应对紧急会议,成立医院新冠防治指挥部;分批次召集全院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培训,开通发热门诊及疑似病例隔离病区,制定预检分诊筛查、隔离观察和报告机制,对医疗用房进行调整布局等。  相似文献   

10.
柴婉婷  肖雅元 《瞭望》2020,(9):60-61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疫情凶险,但无数平凡的基层工作者,践行着心中的责任与担当,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医院、社区、铁道、公路、乡间,他们坚定地照亮每一位复工者前行的路。把医院变成温暖社区的民警“希望我们早日能摘掉口罩,欣赏樱花,一起迎来武汉的春天,中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称"新冠肺炎疫情"或"疫情")后,全国各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本次全国战"疫"中,应急管理部门作为指导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政府部门也履行了相应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俊  谢玲红 《瞭望》2020,(15):54-54
疫情正在对就业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应对疫情长期化,发展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渠道。灵活就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在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就业市场一度出现严重的结构错配。娱乐、旅游等行业全面停业,员工大规模闲置,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但同时电商、快递等行业订单大幅攀升,短期用工极度短缺。在此情况下,市场展现出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些企业特别是快递、电商等新业态企业及时引入“共享员工”“跨界员工”模式,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了“抗疫复工”两不误。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人眼里,军队医院一向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进入80年代以后,军队医院向社会敞开了大门,非军人患病者也可前去就医。军队医院精湛高超的医疗水平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使其在社会上的声誉越来越高。这里向读者介绍的三○二医院,是一所颇有特色的军队医院。 “多位一体”的传染病中心 三○二医院坐落在北京市的西南郊。这家医院的  相似文献   

14.
自非典灾难发生以来,中国财政的表现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诸多举措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有力地保证了中央在非常时期的“两手抓”方略。 为什么财政在非典时期会有如此的表现?经济与非典疫情将对财政的收支产生何种影响?后非典时期的财政政策是什么?以及公共财政政策的重点倾斜领域——社会发展和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7,(Z1)
太多的说不清楚,导致中国众多公立医院正在泥潭里挣扎。比如,到底是客观政策的“逼良为娼”,还是主观因素的“自甘堕落”,使医院因“高收费”犯了众怒?再如,医院“高收费源自高成本”的可信度究竟几何?甚至,几乎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医院成本。当然,更没有人能够准确计算,我们因为医院的“效率低下”而支付了多么高昂的费用。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0,(7)
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运行了近70年,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全国各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考,既彰显了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杨起 《瞭望》1995,(24)
“瑞士不怕杀人病毒”本刊特约记者杨起日内瓦专电本文的题目借自《日内瓦日报》,借用的理由在于它很生动,不仅文风生动,更深一层看,它也生动地反映出南北差距一个可悲的世界现实。在扎伊尔的基奎特地区,最近出现了严重的疫情。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出血热”已经夺...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次大考。中国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如何全面打赢?2月23日,一场特别的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分会场一直设到县、团。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全面部署,志在全胜。两天后,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撐。  相似文献   

19.
受非典疫情影响,江苏扬州市共有8万农民工返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滞留在农村。如何让他们有事做有钱赚?扬州市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五个一批”,启动“八大工程”。  相似文献   

20.
在“柳絮飞时花满城”时节,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杨大峥以全票当选民革天津市委主委,决非偶然。 今年65岁的杨大峥是江西南昌人。他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在天津传染病医院工作了34个年头,从医师到主任医师、科主任、副院长,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