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在预设生活能够自理和生活不能够自理两种情形下,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当预期生活可以自理时,老年人期望独居的比例最高;当预期生活不能够自理时,希望到机构养老和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均提高。此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儿女数量、养老保险、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等均对老年人口的养老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为更好了解海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情况,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了倾向因素、促能因素及需求因素对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南省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较高,并对不同养老服务项目呈现不同需求程度,其中对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最为强烈。影响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基本养老保险购买情况、子女是否提供经济支持、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对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居家老年人和机构老年人的亲子关系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两种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和子女都保持了较高的联系频度,亲子关系较为密切;2高龄、丧偶、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而低龄、有配偶、身体状况较好、有子女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3老年人和子女间主要的沟通方式是"见面",其次是"打电话",居家老年人和子女间的关系比机构老年人和子女间的关系更加紧密;4居家老年人和子女的交往状况受老年人的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配偶和子女数量、子女居住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机构老年人和子女的交往状况主要受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老年人养老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随着家庭的现代变迁,东亚社会传统理念中的"养儿防老"观念趋向流动,养老的"双系化"倾向有所呈现。研究发现,在影响中国老年人是否认同"女儿养老"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子代的性别结构状况以及城乡差异是比较显著的变量,而反映传统代际关系以及其他维度的变量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这体现了中国现阶段老年人期待"女儿养老"的想法更大程度上并非起因于传统规范的变迁,而是基于现实的子女性别结构的策略性选择。同时,城乡差异仍然是解释当前中国老年人养老观念差异的重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可以从环境满意和自我满意两方面进行评价.当前大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较高,但对学业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年级、专业、学习成绩和学校生活参与度等个人基本属性、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等家庭基本属性,都是影响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高低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小丽 《传承》2008,(14):102-103
本文根据2005年底在厦门市抽样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信任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职业满意度、个人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社会治安状况被城市居民看作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个人月收入和政府办事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则对生活满意度则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2005年底在厦门市抽样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信任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职业满意度、个人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社会治安状况被城市居民看作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个人月收入和政府办事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则对生活满意度则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并且是在经济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到来,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70%以上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养老受到严峻的挑战.本课题是对广东省25村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和30-59岁年龄段作为子女的中青年群体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期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和农村中青年群体养老观念的变化.通过围绕农村不同群体对待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折射出农村代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了解新一代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采用了便利抽样法,在湖南省湘潭市抽取了306名新一代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养老意愿的因素包括收入、职业、保险种类、子女个数、是否愿意与子女同住等。由此可见,相比之前,新一代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不管是政府办养老机构还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皆是以身体状况半自理和不自理为主,这也说明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家人又照顾不了的情况下,选择入住养老机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刚性需求。根据数据统计和部分养老机构的访谈资料,从入住规模、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入住的经济压力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北京市机构养老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提炼出北京机构养老老年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是一对互动的因子,基本养老保险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年金是有益的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价值目标、制度安排、替代水平、财务状况和覆盖范围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年金的性质、地位及发展的方向、空间、需求和规模.双因子的权变组合不仅构成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而且制约着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各种数据表明,中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占人口比重递增的不协调,养老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关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妥善解决大量人口的养老需求正成为中国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龄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高龄老人正在成为老年人中增长最快的群体,由此带来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古代就有优待高龄老人的文化传统,当前针对高龄老人的社会保障措施还比较缺乏,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重视高龄老人的需要,为他们构建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以及精神慰藉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祖荣 《中国发展》2008,8(1):28-33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该文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中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5.
Few studies of the clergy have examined emotional well-being using normed measures. This study examine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1,581 non-retired Episcopal priests.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measur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measured with the Dispositional Hope Scale (Snyder et al., 1991) and scales of personal practices, social support, congregational dynamics, fit, and economic satisfaction. Participants reported more positive affect (Hedges's g = 1.19), more negative affect (Hedges's g = 0.61) and mor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Hedges's g = 0.73) than nonclinical norms. Hope agency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or positive affect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tress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or negative affect and partiall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congregational dynamics and fit on this outcom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evention programs must focus on all aspec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nsider the direct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ecosystem to b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违法犯罪之角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违法犯罪是由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身份与角色的错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错位导致农民工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自身权益无法维护 ;导致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淡薄 ;使农民工自我认识与评价偏低 ,自卑心理强烈 ;导致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封闭 ,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能力偏低 ,认知心理结构水平较低等主观因素影响着其非农职业角色的获得与扮演 ;制度的非公正性 ,政策的不合理性等客观因素也是农民工获得职业角色的障碍。农民工角色获得障碍导致其既要面临自身的生存问题 ,还要承担家庭角色扮演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文章将女性高校毕业生工作满意度量表分为工作回报、自我发展、工作本身、领导行为、团结合作5个维度。女性高校毕业生在在整体工作满意度、工作回报、自我成就、工作本身3个维度上,与男性高校毕业生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领导行为、团体合作两个维度上所体会到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男性。影响女性高校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涉及工作回报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团结合作因子以及其毕业学校类型。这些因素在专业、学校类型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产生了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性哲学对交警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交警进行人性哲学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测试,研究表明:北京交警在人性哲学上总体表现为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与愤世嫉俗因子存在明显负相关,与值得信任因子相关不显著。不同年龄组在人性哲学的值得信任和愤世嫉俗因子上的发展轨迹都呈现为"∨"型。工作满意度中工作成就维度和人际关系维度与值得信任因子呈明显正相关;工作条件维度和工资待遇与愤世嫉俗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社会对北京交警的信任与评价和北京交警对社会的信任与评价能够直接影响到北京交警的工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公平视角下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当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公平为本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保障所有公民公正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权利,既要避免同为公民,一部分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权益而另一部分却享受不到的状况,也要尽量避免同为公民,相同的状况下却因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不同而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差别较大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Retention of public child welfare (PCW) workers is the focus of much scholarly research. Examinations of the topic have ranged from assessments of workers’ background to job factors and attitudinal components about the workplace. Unlike most studies, the present study uses agency administrative data on retention. In it, 502 PCW workers responded to a point-in-time survey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job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to child welfare, perceptions of culture and climate, Title IV-E status,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While Title IV-Es were more likely to leave the agency, several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itle IV-E and retention status showed that Title IV-Es who left the agency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supervisor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e than Title IV-Es who stayed; and lower efficacy scores than non-Title IV-Es who left. No such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non-Title IV-E stayers and leavers. Implicati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for county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