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呈现给后人的是一幅成功与失误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历史画卷。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毛泽东的探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一方面 ,毛泽东在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后来邓小平形成系统、成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尤其是毛泽东的许多正确思想、观点成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或理论生长点 ;另一方面 ,邓小平解决了毛泽东许多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纠正了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 ,对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做出了重大的发展。总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始于毛泽东 ,成于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尽管毛泽东的探索出现一些失误,但我们仍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艰苦探索,否定他的探索对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作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开辟的。即使是毛泽东晚期犯下了一些严重错误,也为后人总结教训、修正错误、找到出路提供了观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分析,从而说明毛泽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以及这种探索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这个问题才在认识方面有了历史性突破,在实践方面有了根本性解决。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矛盾学说,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动力论和直接动力论。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探索以体制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可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以苏为戒,开启了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由于"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逐步占统治地位,初步探索遭遇曲折。毛泽东文化探索留给我们诸多启示,其探索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后来中国文化重新探索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准和发展战略;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动力;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整体构思三个方面。它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米克荣 《工会论坛》2003,9(5):61-61
近些年来 ,学术理论界对“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发表了大量的论文 ,出版了许多专著。郭桂英教授等主编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书 (山东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 ) ,对“探索”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着力点 ,特别是在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从总体上、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展上 ,评价和说明毛泽东的“探索” ,是这部书研究问题的一个特点。这部书对毛泽东“探索”的研究 ,避免了某些片面的评价 ,注意了完整、全面地把握和说明。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吹响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号角。在毛泽东先行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疑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创立的,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作了许多探索,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他还在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高潮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缔造者,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勇敢探索者,他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一贯重视党内反腐败斗争,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始终将这一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本文试从毛泽东反腐倡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探索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几条历史启示,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