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科学发展 保证“两个率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江苏发展历程中很不寻常的一年,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年,是顺应宏观调控、抢抓改革发展机遇的一年,是富民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高的一年,是坚定不移推进“两个率先”、赢得又快又好发展的一年。预计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面小康的4大类18项综合指标绝大多数达到时序进度,完成情况好于去年,巩固和发展了“两个率先”的良好开局。2005年江苏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难题同在。我们要全面辩证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奋斗目标,重点突出,鲜明有力,既符合中央“两个率先”的要求,又切合江苏实际;既鼓舞人心,又十分务实。江苏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巨大,有目共睹。泰州的发展和全省同步,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3亿元,是200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实现财政收入114亿元,是2001年的3倍,年均增长31.1%;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是2001年的4.1倍;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是“九五”总量的3.1倍。这为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新一届省委班子的…  相似文献   

3.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5,(14):60-61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推动下,丽水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37.18亿元增至2004年的264.57亿元,年平均增幅13.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GDP2004年首次超过全国和25个欠发达县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0年至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6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4%.……  相似文献   

4.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境邻近的武陵山区,总面积2461平方公里,县内山青水秀,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名特产多,奇丽而富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使全县在经济上得到了较快发展。“八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11%,达32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8%,总产达400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1%;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达13000万元,粮食生产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产粮272公斤,年均增长5.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达2200万元。取得这些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发挥区位优势,是发展经济的前提 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的发展水平,是与它的区位优势成正比的。交通发达、水陆方便、信息灵通、商品意识强。据此,沿河也应以此为鉴,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为什么呢?沿河自古黔川通道,为黔东北至川东南要害,乌江以南至北纵贯全境,被称为:“乌江黄金水道。”轮船可由余庆县境内经思南、德江、沿河、彭水、武隆等县达涪陵市入长江。有省乌江轮船公司、县航运公司、乡镇企业航运公司和个体联营等多种航运企业,常年运输。四川省酉阳、秀山自治县在沿河也建起  相似文献   

5.
王军 《群众》2007,(6):30-30,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省“十一五”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李源潮书记提出,苏南以县(市)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一看昆山,二看句容”。句容的小康建设步伐直接关系到苏南乃至全省全面达小康目标的实现,李书记对句容发展所寄予的期望可谓殷切有加。作为茅山老区的句容,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24.3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为72.24亿元,工业经济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均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可以说,句容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关键在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目前阶段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结合句容力争2007年、确保2008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时序进度,必须确立工业立市、工业富民的理念,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实现小康的第一方略来抓。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向"率先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起步之年.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1年的工作思路,即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提出了"十二五"目标导向,即"一个平稳、四个高于":"一个平稳"就是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四个高于"就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力争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城市化水平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和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和重点任务,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十五”工作简要回顾“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领导下,黄南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两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十五”末,全州生产总值达到22.7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67元。全州财政收入达到21174万元,年均增长25.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34万元,年均增长4.6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8.18%。固定资产投资大幅…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个私经济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对全面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特别是富民强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实施建立国际制造业基地和沿江开发的重大战略,为个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和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应细致分析现状与目  相似文献   

9.
加快沿江开发,是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苏中地区特别是泰州市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文明委积极呼应沿江开发战略,提出以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0.
七月流火,广西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在这火热的季节,记者就近年来广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采访了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黄华宽。“十五”交通建设成就喜人黄华宽厅长首先介绍了目前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他说,“十五”时期,全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8亿元,年均完成超百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73%。交通完成投资约占“十五”时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6%,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交通投资的大规模增长促使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跃上了新的台阶,通行…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2,(6):39-41
中央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的两年,是我省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关键时期。省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创先争优放在全省科学发展大局中来谋划,作为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机遇和有力抓手。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水平也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将承办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办好十运会,是江苏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率先”进程,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发挥多元功能,促进各方发展承办十运会,为加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承办十运会期间,正是我省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向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承办十运会,将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发全省人民的自豪感和团结奋斗的巨大热情,并转化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将…  相似文献   

13.
刘必好 《群众》2013,(8):35-36
江苏的“两个率先”与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内在相联。推进“两个率先”,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其意义至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率先迈开实现中国梦的步子。江苏的“两个率先”可以追溯到2006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  相似文献   

14.
叶荣宗 《群众》2013,(4):37-38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两个率先”,既是中央对江苏的殷切希望,也是全省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江苏儿女的豪迈之举。推进“两个率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加强作风建设是保证。只有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全力服务“两个率先”,才能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刘亭  金谷  俞征 《今日浙江》2002,(2):34-36
“九五”时期,浙江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非国有投资累计完成5954亿元,比“八五”增长1.88倍,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平均达64%,居全国之首。特别是2000年,非国有投资完成1391亿元,在历经前3年的增幅回落后快速回升,增速高达22.8%,当年投资额超过  相似文献   

16.
首先是机遇意识。机遇有些似相对论中的时空概念,是一定时间与一定空间的合称。正如报告中提出的“今后五年是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关键时期”实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7.
加快苏北振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举措,是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苏北的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苏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苏北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新的经验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的发展,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省各方面的共同支持下,通过苏北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苏北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1-2004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相似文献   

18.
钟楼区地处江苏省常州市,人口34万。为全面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全市上下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全省‘两个率先’先行区”的号召,钟楼区加快了富民强区的步伐。构建三大板块激活区域经济钟楼区区委班子根据“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城市化推进战略、区域文化建设战略”,强力推进“开发区现代制造业板块、老城区商贸服务业板块、环城区市场物流业板块”三大经济板块建设的具体工作方略。确立了经济增幅在各辖市区率先、重点工…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为铜梁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历史机遇,铜梁县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发展条件更为优越。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就能使铜龙腾飞。一、“九五”期间成绩斐然“九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3%,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7%。基础设施建设成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上海正按照“四个着力”、“四个率先”的要求,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被称为“上海西大堂”的普陀区,也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