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渔 《观察与思考》2006,(19):62-63
《世贸中心》是今年第二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前一部电影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93航班》。但《93航班》的公映却曾遭到了许多美国观众的抵制,因为它将当时的灾难鲜血淋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而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世贸中心》却给观众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因为它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折射了美国人在“9·11”事件中所受到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域外传真     
美国纪念“9·11”事件4周年9月11日,美国举行各种活动,纪念“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4周年。当地时间11日早晨8时46分,美国总统布什夫妇及副总统切尼夫妇身穿黑色服装,在白宫南草坪为“9·11”事件遇难者举行了简短的默哀仪式。这一时刻,正是4年前“9·11”事件中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第一架客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时间。在哀乐声中,布什夫妇、切尼夫妇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土安全部长切尔托夫等内阁主要成员及白宫工作人员面向华盛顿纪念碑,把手放在胸口,闭上双眼,向遇难者致哀。此前,布什夫妇还步行到白宫对面的圣约翰教堂,参…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没人比大卫·兰普顿更反应敏锐、客观冷静。在2001年12月发表的题为《谨慎的同情:9·11之后中国与美国》一文中,兰普顿引用了当时华盛顿流行却截然相反的两种语调:一是参议员查克·黑格所说的“它改变了一切”;另一种则是顽固的保守  相似文献   

4.
美国“9·11”遭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已过去近8个月,但“9·11”事件对国际大环境造成的深刻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美国反恐后续行动的推进正在愈益显示出来。一“9·11”事件表明,当前国际形势局部层次中影响全局的因素在发展。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总体缓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与三个局部(局部紧张、局部战争、局部动荡)相交织的特点。从局部层次来看,地区冲突虽有复杂的民族、种族、宗教、社会等矛盾因素,但新干涉主义盛行也是造成地区局势动荡不定和使恐怖主义成为新威胁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当一个民族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首先是一个政治恐怖事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史事件。对前者的审视林林总总,对后者的反思却稀稀寥寥。而从深度反思的要求来看,对后者反思的重要性要超过前者。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看到“9·11”事件促使美国政治思潮走向了极端化。  相似文献   

6.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近一年了,这一事件不仅使美国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党派矛盾的加剧。 2002年5月,在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8月就被告知“基地”组织成员企图劫机的消息公之于众后,美国民主党严厉抨击布什在“9·11”前处理情报的方式,并呼吁国会立即展开调查。在国会举行听证会期间再次曝出有关“9·11”事件内幕的新闻,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自冷战结束以后,各国谍报机关和组织之间明争暗斗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9·11”事件之后国际谍报界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局面。究其原因,是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公害和公敌。“9·11”事件之后,美国从100多个国家获得了大量有关恐怖组织活动的情报。美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之后,美国更加重视信息安全,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更趋完备的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美国的这些重大举措,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确立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 “9·11”事件是“永远改变美国如何看待其全球角色以及怎样思考安全问题方式的变革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特别是政治目的而对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使用强迫手段,如暴力、胁迫等手段造成社会恐怖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当犯罪主要因素不限于一国时,称国际恐怖主义,如在美国纽约发生的袭击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9·11”事件,就属于国际恐怖主义的性质。恐怖主义是一种行为极端的犯罪活动,它对正常的国际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台湾回归祖国50周年,8月13日,台北数万人举行“我是中国人”大游行。 游行由台湾政治团体新同盟会主办,中国统一联盟、劳动党、互助会等团体参加。早上9点,游行队伍开始出发,沿信义路、光复南路向国父纪念馆行进。除台北居民外,桃园、台中、高雄等地的许多群众也一早赶来参加。游行队伍中的拖车上悬挂着标有“我是中国人”字样的大气球,人们手持标语、彩旗,频频高呼:“我是中国人”、“中国一定要统一”、“反对台独、反对独台”、“反对李登辉竞选连任”及“李登辉下台”等口号。游行队伍所到之处,群众有的鼓掌呼应,有的高喊“加油”,有的则加入队伍行列。气氛热烈,声势浩大。  相似文献   

11.
今昔两样情 1989年10月,罗·伏南伯格女士加入到东德莱比锡潮水般的游行队伍行列,手里拿着一支蜡烛。1993  相似文献   

12.
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特点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它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是金融安全避风港的神话。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重要根源;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的长期厌恶是引发“9·11”事件的基本原因;本·拉丹及其恐怖集团主张摧翻现有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权,具有极大的狂热性和扩张性,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经济…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美国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深深刺痛了美国人的肉体和心灵,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恐怖主义一时间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是,对9·11事件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正确认识它的本质和影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世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之下,全球反恐斗争全面展开,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全球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垮,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9·11事件是加在美国人身上的“一根稻草”,使得美国经济在去年第三季度进入了负增长的泥潭,那么,当前正在华尔街爆发的诚信危机是一场远比9·11事件对美国经济影响更大的危机,它使得美国经济即使在一季度增长6.1%的情况下,股市仍然嗖嗖地往下掉,掉寒了全球投资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掉寒了正在复苏中的美国经济。美国模式的市场经济正面临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考验。不仅如此,华尔街爆发的这场诚信危机,还有可能越过大洋,在欧洲、东亚以及全球其他地区引起连锁反应。中国正走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关注华尔街诚信危机,就是关…  相似文献   

16.
三、构成美国战略的三个“恒定因素”:理想、实力、手段一般都把乔治·W·布什政府上台后的国际战略,特别是“9·11”后的外交,归纳为极端美国主义的“新保守主义”。不论从它的政策表现和制定政策的核心班子看,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新保守主义”的外衣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美国战略的坚硬内核——现实主义。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的突出特点有三: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更迭别国政权。“9·11”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由其对外战略的工作次重点变成了首要任务。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国土安全法》(2002年11月…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 2月 28日,是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 54周年纪念日。 54年前,台湾同胞不堪忍受光复后“劫收”台湾、欺压民众的国民党暴政,奋起抗争,爆发起义,很快遍及全岛,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事发后,国民党当局迅速调集军队到台湾,进行疯狂大屠杀,几天之内,岛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二·二八”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台湾进入白色恐怖时期,台湾民众从此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中。   “二·二八”事件体现了台湾同胞争取民主、反抗压迫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民主精神。参与事件的民主先驱…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美国对塔利班发动攻击,为美俄关系提供了转机。曾被认为是两国关系紧张焦点的导弹防御问题虽然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俄美关系迅速拉近却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开始收紧移民政策,这种变化对美国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以后,美中情局为适应反恐斗争需要,进行了它建局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与改组,间谍招募是其主要工作之一。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下令新招收间谍数目要增加70%,而负责管理中情局的反恐中心、间谍活动和辅助军事行动的机构“行动理事会”中的人数要增加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