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那是2002年,友人林先生告诉我,陈独秀的女儿今尚健在,就住在纽约,你想不想去见见她?我自然很想一睹陈独秀亲属的风采,听一听她的述说。四月初的一天,在林先生夫妇的陪同下,我们前去拜访陈子美老人。她居住在一处比较僻静的公寓楼中,一套还算  相似文献   

2.
对妻瞒名时间并非无痕,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一笔:1932年10月19日,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当天晚上7点,上海火车站紧急戒严,三步有岗,五步设哨,国民党出动上千军警,将陈独秀押上火车解往南京。陈独秀不是有夫人潘兰珍吗?为何单独被捕?原来,10天之前,为着家务上的几件事情,两人吵起了嘴。陈独秀火气上来,指着播兰珍冲口而出:“你,你给我滚!”潘兰珍一听,眼里盈出了泪花二“好哇,居然叫我滚,我滚,看看谁来服侍你这老头子。”说完,她收拾了一下衣服,赌着气回浦东娘家去了。如果不是这…  相似文献   

3.
装作看不见     
隔壁的一对夫妇,无论什么时候,两人脸上都溢满笑容。那份幸福感辐射过来,让我更加感到我婚姻的不幸,我和老公每天都为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一天,我出去买菜,很巧,她也是一个人出门买菜,因为她老公出差了。我不禁向她诉说我婚姻中的种种不快,听我说完后,她问:“你还爱他吗?”我想想说:“应该还爱吧,如果他把那些毛病改掉的话。”她呵呵笑了:“爱了,就装作看不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身边,曾有一位知识型的中年女性,她清秀、贤惠,悉心照顾陈独秀的身体与生活,并参与陈独秀的一些工作与活动。她就是陈独秀的第二任夫人高君曼。  相似文献   

5.
相识1920年12月上旬的一天,上海。一位大个号客人抬头看了看渔阳里2号门帽上青砖砌成的A字形图案,确信是陈独秀的寓所后,便“咯咯咯”敲响了紧闭的木门。“我叫林祖涵,是守常(李大创,字守常——编者)推荐我来找你的。”林伯渠(字祖涵——编者)说话时,从淡黄色的哗叽中山服口袋中拿出李大别写的信递给了陈独秀。陈独秀读毕李大判的信,脸露喜色。李大制在信中说,祖涵是老同盟会员,现在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愿意加入C.P,希望陈独秀和他本人作林伯渠的入党介绍人。“早就听守常说过你,好象他还给你寄过《新青年》?”陈独秀…  相似文献   

6.
能力漫论     
宫希 《干部之友》2003,(1):16-16
家养一小京叭,名壮壮,以听话而讨人喜欢。不过,壮壮看人下菜碟儿,有时我说它,它装听不见,无所动,而老伴略一呵斥,它即刻乖乖地令行禁止。由此,老伴儿揶揄我:怪不得你不能当官,连狗都不听你的。本想回她一句:“狗听你的,也未曾见你当个什么官,在工厂里连个班组长也未混上。”可欲言又止,倘老两口抬起杠来,那就没有意思了。老伴之嘲,自有一番道理,她总觉得是因为我太随和(有时说“面糊”),辖不住人,而影响了升官。这也算是她对我的一种理解,理解万岁吧!  相似文献   

7.
踏雪随想     
正又逢双休日,漫天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这是北国今冬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银装素裹,满地皆白。我披上大衣,戴好帽子,出门而去。我喜欢踩在雪地之间,听着"嘎吱、嘎吱"的声音,那是雪的语言;我仰面苍穹,脸上飘满了雪花,很想亲吻她一下,但是她很害羞,来不及张嘴,她却融化了;我张开双臂迎接她,想把她捧在手心,她却在短暂的停留后默默离去,给你留下很温柔的泪花。  相似文献   

8.
母道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2,(10):47-48
前些年去书店为小孙女选购读物,见到一本荣荣写的童话《住在贝壳里的老爷爷》。甚感惊异,想知道这本童话的作者是不是那位诗人荣荣?急忙翻看前言,不错,正是她。我并不认识荣荣,却听人谈过她的诗歌获过鲁迅文学奖,出版过多本精美的诗集,这样一位出色而勤奋的诗人,怎么会写起了童话?  相似文献   

9.
母道     
蒋子龙 《新湘评论》2012,(10):47-48
前些年去书店为小孙女选购读物,见到一本荣荣写的童话《住在贝壳里的老爷爷》。甚感惊异,想知道这本童话的作者是不是那位诗人荣荣?急忙翻看前言,不错,正是她。我并不认识荣荣,却听人谈过她的诗歌获过鲁迅文学奖,出版过多本精美的诗集,这样一位出色而勤奋的诗人,怎么会写起了童话?  相似文献   

10.
韩寒 《廉政瞭望》2008,(7):39-39
今年是个是非很多的年份,我们的国民也暴怒了很多次。关于莎朗·斯通的言论,当时我听着也觉得没有人性,觉得她根本没有弄明向佛教里业报的意思,因为从国内所有的媒体上,我只能看见“我想这就是报应吧”和“这很有趣”。还有一张广泛流传的采访视频的截图。  相似文献   

11.
散步     
莫怀戚 《党课》2014,(24):124-124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相似文献   

12.
听彭丽媛「算帐」□晨阳彭丽媛是一位著名歌星,听她唱歌是一种高品位的享受。要说听她算帐,也许有人会想怕是摸错了庙门。其实,彭丽媛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帐”算得也十分令人钦佩。据1月24日《新华周末》载:彭丽媛的丈夫习近平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这位曾经当过8...  相似文献   

13.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3年金秋10月的一天,由于中组部一位朋友的帮忙,我得到了曾志同志家里的电话。本来,我想请这位朋友带我去采访曾老,没曾想,他开口就说:“曾老那儿,用不着引荐,你可以直接联系,只要她在,肯定不会拒绝作。”这样,我从内蒙古宾馆所住房间拨通了曾老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她老人家。听我说明身份和采访的内容后,她立刻用带湘味儿的普通话说:“可以,你看明天下午三点怎么样?你坐地铁到万寿路站下车,出站后找万寿路甲15号中组部宿舍,我住X楼X门X号。”放下电话,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此前,我已从报刊…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9日,湖南省武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城区中队副中队长杨明洪在执行公务时为保护协警和周围的人民群众被歹徒杀害,年仅37岁。他留给妻子陈湘萍14本荣誉证书,两枚军功章和一串家门钥匙。陈湘萍在武冈市国税局工作。夜深人静,陈湘萍除了悲痛就是怀念。她说:“我想唱歌给他听。”  相似文献   

15.
今天本来准备了一个讲稿,但听了刚才八位同志的演讲,我很受启发。再加上原来准备稿子内容是给大家提要求,我觉得这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现场的气氛不相称,所以我想也即席作一段演讲。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不会演讲,也没有准备。刚才我边听大家讲,边在琢磨着讲点什么呢?我想,还是讲一段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题目就是:我和毛主席是老乡。  相似文献   

16.
张茂清 《党建文汇》2002,(10):43-43
有个女孩高考落榜,工作没找上.一气之下,学做豆腐。她想,成绩不理想,误了前程,这豆腐再做不好,我简直成废物了。于是,她在工艺上狠下了功夫。那地方是个千把人口的小镇,早晨第一个喊卖豆腐的就是这位姑娘,天长日久,很多人家连钟表都不用了,干脆听姑娘喊卖豆腐时起床,她成了小镇的报时钟。姑娘勤快,豆腐做得细心,这就多了不少回头客,一天做一推车不够卖,就做两车。  相似文献   

17.
曹晨 《共产党人》2004,(14):54-54
虽然学旅游、做旅游,要不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我想我踏上亍夏这块土地还需要好些时间;要不是踏上这块土地,我想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去用心地阅读她、体味她。就是因为我在接近她、了解她之后,才知道了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族风情、古老的黄河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迷人的六盘胜景和美丽的塞上江南。从那一刻起  相似文献   

18.
梁述杰 《党史文汇》2011,(12):20-21
2011年仲夏,我到四川西昌邛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东南5公里)看望姑姑梁淑英,听她讲述了她所在部队的战斗足迹。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02,(9)
我自豪,我彷徨,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我是一个平凡得再平凡不过的老人,但我却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父亲吴季严是我们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外甥,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母亲李秀泉不但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国民党悬赏3000大洋捉拿的老革命,还是毛泽东主持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数十年来,我一直以我有这样的革命家庭而自豪。然而,由于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随之而来的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父亲因是陈独秀的忠实追随者,又是陈独秀的外甥,被开除了党籍。每提到这件事,便会使我…  相似文献   

20.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访问时,曾谈道:“《撕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