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中医肿瘤学界,李佩文是一位新闻人物,他主持参加过多项国家科研课题,获得过多次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他是国内中医界较早将心理幽默疗法、音乐疗法等引入肿瘤治疗的先行者。从医30余年,李佩文也与肿瘤斗争了30余年。他说,他一直在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最佳方法,摸索肿瘤治疗和预防的突破口,履行当初他入行时曾经宣读过的誓言:“永远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这是一位医者应尽的责任。1977年,在新疆工作了10年的李佩文已经当上了当地医院的院长。为了更深的研究中医药李佩文考上了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的研究生,他辞去了院长的职位,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白血病发病机理与中医药治疗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由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发起成立了全国血液/肿瘤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M-HOPES)。在M-HOPES的支持下,开展了"维甲酸+砷剂优化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化临床研究"。APL的优化治疗多中心  相似文献   

3.
由于世界各国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单纯的西药治疗出现了许多问题,于是少数发达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传统医学,特别是投向对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有独到疗效的中医药。西方国家官方对中医药的重视是明显的。如美国国会于199...  相似文献   

4.
正中药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中药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生命科学、药学、信息学、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阐明中药传统功效相关的药效成分、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诠释传统功效的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新用途。它是  相似文献   

5.
祖国传统医学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药在治疗多种疑难病和康复保健中有独特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化,当今医疗保健的主题是预防疾病,特别是亚健康人群的保健尤为重要。而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可从多系统、多层次、多环节有效调节机体的功能紊乱,发挥防治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的作用。因此,当代中医药事业应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开拓新型健康产业。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0,(16)
正湖北地区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都使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还介入了社区的防控。自去年12月新冠肺炎在武汉暴发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疫情扩大至全国,高度传染性的新冠肺炎因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而令全民惊恐。然而在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亦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包括中医无用论、中医药只能预防、只能治疗轻微程度的患者等争论此起彼伏。面对非议,中医药逆向而行,出现在疫情一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说:"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药之道     
袁帅 《小康》2022,(4):52-55
随着中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的叠加效应,中医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提出"守正创新"的倡导意见,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关法规也在不断调整完...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19)
<正>在中医药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中医药成为了一门全球"生意"。根据国际养生大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万家中医诊所、18个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治疗,行业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年10%-20%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在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现场的发言获得阵阵掌声。陈国强长期从事肿瘤尤其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研究,硕果累累。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排头兵。他不仅关注医  相似文献   

10.
<正>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大国,为丰富、发展和应用中医药知识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可在当今全球中医药贸易中却有份额少、贡献知识多和低廉出口原材料多的尴尬局面。虽然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许多方法和手段,但是在执行的力度以及保护的全面性方面仍然不足,各种缘由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5日,农工党党员郑伟达被评为"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作为获奖代表出席大会。1959年,他出生于中医世家,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孙谋教授、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在三十多年医疗实践中,郑伟达教授注重整体治疗,讲究辩证论治,对肿瘤、肝硬化、风湿病、前列腺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颇有研究,尤其擅长于肿瘤的中医防治,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抗癌"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特别是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利于对病因复杂的慢性病综合治疗与康复。但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1.中医药产业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投入少、人员  相似文献   

13.
吴仪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独具特色的财富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变化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中医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医药逐渐为全世界所关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成为国内中医药界的焦点问题,而且成为世界医药界所关注的热点。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问题将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为发挥我党医药界人才荟萃的优势,推动我国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进程,我刊将从本期开始开设专栏,欢迎广大党员从理论、技术、措施等多个角度探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言献策。欢迎参加讨论,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廖宁 《两岸关系》2010,(7):72-72
台湾中医药源于大陆,台湾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瑰宝。一个多世纪以来,台湾同胞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丰富和发展了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今天,两岸中医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愈加紧密,深入了解和客观掌握台湾中医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中医药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卓越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关注和信赖。但由于中医药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加之历代中医药人才的不断演绎,使中医药的信息成为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致使包括多数国人在内的世人,觉得中医药理论高深莫测,难以了解,从而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及其与世界的接轨。因此,探索和制订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对中医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标准、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标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人类交流的频度要求各行各业制订切实…  相似文献   

17.
孙媛媛 《小康》2023,(10):30-31
<正>在中医药行业前景广阔的背景下,赛道上的一些药企也开启了布局的新动作,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攻占城池。近日,中医药行业多项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包括“八大工程”及其保障措施,致力于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而于2月25日举行的2023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也吹响了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号角。  相似文献   

18.
梁潆荧 《小康》2023,(14):68-71
<正>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药,时至今日仍在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奉献着经久不衰且独树一帜的价值。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显著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外话语权有效提升。中医药亦可化身为一根纽带、一剂良方,更好地把各国卫生健康事业串联为一个共同体。如今,中医药已经传播至196个国家及地区,且有不少国家将中医药纳入本国医疗卫生体系,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1996年就将针灸归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许多美国人也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苏强  张剑宁  李明 《创造》2015,(4):905-90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心理咨询基础上给予活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位患脊髓多发性硬化女士,在别人搀扶的情况下,只能行走十步左右,她偶然听说中医阎教授能治脊髓方面的疾病,就抱着最后的希望登门求医,结果奇迹发生了,这位几乎绝望的患者经过五天治疗,竟然能够独立行走了,而且感觉一天比一天好。这个病人是中医名家阎洪臣教授治疗好的成千上万的脊髓病患者之一。阎洪臣是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美国中医药研究院高级院士,更是世界脊髓病的权威专家。阎洪臣教授擅长中医内妇科及针炙疗法,通过多项科学研究提出“气虚可致血瘀,阴虚可成血滞”的理论,为治疗胸痹及中风后遗症开辟新途径。他对冠心病、脊髓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