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职场中的暴力和骚扰进行规制,应当明确界定此类行为的表现形式、受保护者范围和受保护的空间范围。国际劳工组织采用了"劳动世界"这一术语对"与工作相关"的暴力和骚扰进行范围界定。在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之外,国际劳工标准将非正规就业形式下的劳动者和特定情形下没有建立就业关系的劳动者均纳入保护范围。与此同时,国际劳工标准将受保护的空间范围从"有形工作场所"扩展到虚拟网络空间。这些内容对于完善我国劳动法对暴力和骚扰的规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更为周延地保护劳动者权益,我国劳动法应当明确:在工作中发生或因工作引起的暴力和骚扰均应纳入调整范围,其所保护的劳动者不限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暴力和骚扰发生的地点也不局限在有形的工作场所。在劳动法视阈中,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领域内的暴力和骚扰负责。  相似文献   

2.
论收入分配市场化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信卫平劳动者收入问题是劳动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我国劳动关系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收入分配市场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着劳动关系,进而影响着劳动者的利益。本文着重研究收入分配市场化对劳...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规立法的空白与制度的缺失使对高校顶岗实习生能否具备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主体资格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上了日程,理论研究的分野与司法实务的无序,引发了激烈的纷争.考察劳动者概念界定之立法体例与理论渊源,并结合现实立法对高校顶岗实习生能否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进行法理评析,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劳动法规立法的视角出发对高校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的定位展开了理论构想与类型分析.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的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具体运行的形式和表现,反映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的特点及要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的变革,其目的是要解决如何更好地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具体结合和具体运行的问题。因此,劳动关系的变革是社会经济变革中的最本质和最根本的变革,而变革就是劳动关系开始实现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劳动关系的发展状况,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但劳动关系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其状况也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  相似文献   

5.
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对于劳动争议的范围,从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上讲主要是从争议的主体和争议涉及的内容方面进行界定。按照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的主体包括:一类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一类是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  相似文献   

6.
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的特点分析袁金虎劳动关系是为实现劳动过程由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它的构建基础是经济利益。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我国的劳动关系已开始发生转变,即由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冲突型转变。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我国的劳动关...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维度回顾我国的劳动关系研究,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管理经验,对于指导中国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将 1949—2021 年我 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划分为 5 个阶段,并进行分阶段的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 3 个劳 动关系核心主体回顾每个阶段的研究主题,梳理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本研究提出巩固中国共产党在 劳动关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探究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挖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等未来我国劳 动关系的主要研究命题,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劳动关系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劳动关系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试论劳动关系与劳动者素质王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最本质、最深刻的变化是维系了几十年的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关系的变化.不仅对于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给我国数以亿计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劳动伦理学     
劳动伦理学是以劳动活动中的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基本宗旨是探索当代劳动条件下经济繁荣与道德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劳动方式变革与社会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及其共同提高的操作原则。主要研究以下基本问题:劳动与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一般特点;劳动者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及其道德评价;劳动集体的道德职能;劳动集体的经济效益和道德效益;管理劳动及其伦理问题;知识劳动的社会伦理意义,以及当代劳  相似文献   

10.
从权利到利益: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点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劳动争议出现了新特点,即劳动争议的性质由以权利争议为主发展到利益争议凸显。这标志着劳动者已不满足于劳动基准权利,而要求超越劳动基准权利的更好待遇。这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劳动关系的若干主体都提出了挑战。我国应调整现行以权利争议处理为中心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健全利益争议处理机制。劳动行政机关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于查处违反劳动法规行为的执法者角色,应确立自己在利益争议处理中的协调者角色。工会要摆正劳动者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努力提高集体谈判能力,积极维护劳动者利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立法中劳动关系概念不清、判断标准不明,以及劳动关系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实践中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的界限模糊,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狭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基于此,需要深入探究劳动关系的本质,重新诠释劳动法律关系之概念,将劳动关系分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和不合法的劳动关系,以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之纠葛.针对用人单位故意规避劳动法义务之现状,要防止出现劳动关系异化的现象,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邓良才 《时代风采》2009,(22):26-26
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情,充分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基于这一大前提,协调劳动关系要始终坚持双赢的原则,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与共谋企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职工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劳动者利益、保证劳动者共事社会发展成果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密切配合原则,把维护企业发展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作为重要保证。在以上原则指导下,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09,(4):58-58
陈柏霖在《上海工运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劳动合同法》的通过是我国法制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旗帜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本文从工会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途径和方法出发,旨在探索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形态和主要内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从法律上讲工会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代理关系,对外他们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一方。由于我国工会与西方工会有极大不同,我国工会事实上是独立于工人之外的劳动关系中的第四个主体。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9,(10):32-33
在我国,双重劳动关系的产生,应肇始于上世纪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浪潮,一大批待岗或者下岗的职工迫于生计,在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同时,纷纷找了新的“东家”。由于劳动者事实上只为一家单位提供劳动,此时双重劳动关系之纷争并不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与发展,劳动者择业机会增多,双重劳动关系也随之大量出现。我国法律是否承认双重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下劳动者是否享受双份社保?……现行规定的不甚明确与滞后致使各地法院判法不一,此类纠纷也成为劳动争议案件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第三讲 劳动合同张德荣《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这一规定从法律上对劳动合同的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劳动合同是合同中的一种,它与其他合同如民事合同、经济合同、技术合同等合同一样,具有合同...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在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中,时常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并存的情况,弄清两者的区别,对于做好劳动人事工作,正确运用法律,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显得特别重要。从整体上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有五:  相似文献   

18.
平台经济在各国的发展状况不同,各国对其涉及的劳动关系认定等问题进行规制的法律制度也不同。日本平台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认定相关探讨建立在个别法与集体法对劳动者概念之界定、相关的判例和学理的基础上,主要思路是修订现行《家内劳动法》与导入德国"类雇员"概念。在充分考虑日本对于平台经济之定位与我国有所区别的前提下,其兼顾"如何划定适用对象"及"对其采用何种规制"的政策研究方式,以及构建"类雇员"概念的相关探讨,对我国相关政策研究及法律制定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劳动而形成的关于劳动与劳动者的完整的系统 的看法与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劳动对于国家发展的伟大意义,提 倡劳动者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保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劳动本色的同时,更加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更加 关注劳动者个人的发展。强调劳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劳动者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劳动水平,要 求国家与政府为劳动者提供完善的劳动保障,教育全社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这体现了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 劳动实践与理论学习,艰苦奋斗与劳动保障,淡泊名利与尊重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我院工会学系%级劳模本科班学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本期学负论坛刊载的5篇论文,就是他们习宪劳动关系和职工问题所取得的成果。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国企职工作为劳动关系一方主体,其身份随之发生了改变。由此而引起的劳动者就业形式、劳动权益与地位的矛盾,是当前急需我们去分析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接国家行政指令进行。表现在劳动关系上,就是国家是行政主体,主宰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