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12月,应台湾“中华文物学会”邀请,我们代表北京故宫赴台,参加两岸文物保护技术研讨会.我得此机会参观访问台北故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赴台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先生亲笔写信,让我捎带给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副院长张临生女士.抵达台北的第二天,安排好其它事务,我们就去台北故宫拜访两位院长,可秦孝仪先生去法国访问,几天后才能返台.我们见到了昌彼得、张临生两位副院长,转达了北京方面的问候,还就两岸故宫的文物保管、陈列、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交谈.之后由主人安排参观陈列展览.台北故宫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两大部分.基本陈列大体分为铜器、陶瓷、玉器、书画、工艺、宫廷服饰用品等类.每一类都很讲究陈列形式,采用历史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加现代照明、视听手段,对参观者具有很大的吸引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因缘际会,造成了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对于大陆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久闻其名,陌生是至今不能亲历。那么,现在就允许记者带您走一遭台北故宫。游台北故宫可以不用解说员 台北故宫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3.
申冬云 《两岸关系》2005,(11):49-50
最先认识日月潭是在小学课本上,最先听到的“阿里山”从歌声中来,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我少年时代就心向神往,20多年后,终于走进魂牵梦绕的台湾岛。台湾旅游,充满变幻无穷的乐趣和收获记者今年夏季在台湾驻点期间正值旅游旺季,我感觉,宝岛台湾让人的旅途充满变幻无穷的乐趣和收获。台北市,作为台湾第一大城市,有很多著名的观光景点。阳明山、台北故宫、乌来、北海岸等都是游客的重点游览目标。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仿照北京故宫而建,院内收藏近70万件珍贵文物,展品定期轮换,其丰富程度盛于北京故宫。台北的101大楼,101层——雄伟、气派!被称为“…  相似文献   

4.
台湾散记     
台湾散记王儒敬台北一日五月十日,刘医师夫妇陪我参观的故宫博物院,可说是台北最值得参观的地方。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土林区外双溪,倚山而建,景色优美,为传统中国宫廷式建筑,庄严典雅,与馆藏的稀世珍品相称。此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建,又称“中山博物...  相似文献   

5.
沐泽 《台声》2009,(3):34-35
人们常说中国只有一个故宫,可是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宝岛台湾。故宫里珍藏的国宝,却分别收藏在北京和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5万件传世珍宝,13亿大陆同胞60年来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6.
李英 《两岸关系》2001,(3):32-33
从1949年到1987年,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统治台湾达38年之久。至今,蒋氏父子的踪迹在台湾清晰可寻。 到达台北的第二天,大陆记者团去参观台湾故宫博物院。从旅馆出发,大巴开上了一条宽阔的马路,路边排排高大的树木绵延无尽,绿荫如盖。车上响起了陪同我们参观的台湾记者小姐那好听的声音:“这条路叫中山北路,当年蒋经国先生在世时,每天都走这条路上班,那时全程为他开绿灯。” 车到故宫,眼前是一座大屋顶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高台阶前有一座深色雕像,大理石基座  相似文献   

7.
史海一勺     
《乡音》2006,(2)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谁收藏的“国宝”多一道海峡分割了两岸,无数“国宝”也因此被典藏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两家“故宫博物院”内。那么,究竟谁收藏的“国宝”更多呢?北京故宫所藏文物,在总量上要远远超过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前藏有明清珍贵档案800余万件,古籍善本50多万册,器物书画100万件,总计达960万件。1980年这些明清档案被划入了新成立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随后包括部分宋元版书在内的14万册宫廷  相似文献   

8.
这是战争史.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文物大迁徙,为了躲避战乱,近两万箱故宫历代皇帝收集的无价之宝跋涉万里南迁,部分辗转至台湾,几经波折,最后落定台北外双溪。 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还并不知道,中国其实有两座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战乱把它们分离了整整60年。历经沧桑,几度辗转的绝世珍宝依然在台北故宫中闪烁光辉,而身居异乡的文物守护者们却带着浓郁的乡愁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19)
<正>抗战期间为躲避战火,故宫文物数度在绝境中迁移。国共内战爆发后,它们甚至远去台湾。自此,中国有了两座隔海相望的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位于台湾中部的雾峰,因终年多雾得名,坐落于雾峰西北的北沟村地势偏僻,人迹罕至,很多人并不知道那曾是1950年到1965年台北故宫落成前,故宫迁台国宝的暂居地。2009年,《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为采集故宫资料,曾探访北沟仓库,他费尽周折找到当年存放文物的山洞,只见杂草丛生,荒芜一片。迁台文物完整移转至台北故宫后,  相似文献   

10.
我第一次知道台北也有个故宫,是从报章杂志上。 经我国宋代以来千余年珍贵文物的广事收藏,紫禁城里国宝荟萃。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翌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遂使累世承继皇家私有之文物为全国人民所共有。“九·一八”之后,为避战乱,自1933年2月起将经过挑选的故宫文物精华分三批辗转运至大后方,1949年1月又被运到台湾。1965年始建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收藏、展示原藏北京故宫的这些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11.
晓沙 《台声》2009,(8):71-85
无论是参观北衷故宫,还是浏览台北故宫,同样的感觉是美不胜收,因为这里存放展示着别处看不到的中国艺术珍品。而在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展品中,中国古画又总是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这些附着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绘画真迹。如今,在博物馆展柜静谧的灯光下,完整地展示着神品的风采,在博物馆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12.
长城 《民主与法制》2007,(4S):35-37
近日,台湾行政机构罔顾客观事实,声称要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的荒谬言辞引起了世界华人的极大愤慨。对此,记者专访了两岸相关专家和学者。回顾这批文物辗转迁移的传奇经历,领略台北故宫馆藏的旷古文物,解读台湾当局“去中国化”背后的阴谋。  相似文献   

13.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14.
“我这三十多年的办展经历中,没见过哪个展会一天来这么多人的,展览第一天参观人数就达到13.9万”!台北世贸中心副秘书长黄文荣如此评价在南京举行的台湾名品交易会。  相似文献   

15.
数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谭斌。谭斌告诉记者说:“我曾经应邀访问台湾,到台北的故宫一看,两岸故宫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包括文物匣和画轴的带子与我们的一模一样,质地颜色制式,包括入库程序等,两岸故宫都一样。” “大家都很关心,到底两家故宫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另外,包括台湾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王丰 《台声》2005,(10):78-78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存沪文物点收清册”、“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文物复原集中重庆运输费收支清单”、“故宫文物运台路线”……150余件(套)与故宫有关的历史文物,今天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兆祥所房内。在故宫建院之前,即进入故宫工作的那志良教授,一生的生活与事业均与故宫国宝息息相关。他充满传奇的经历与丰富经验,是后人研究故宫建院史的宝藏。在那志良教授家人的意愿表达、台湾艺术大学王庆台教授的常年整理研究以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从旁协助下,那教授一批关于文物播迁的珍贵史料正式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有《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  相似文献   

17.
田毅 《两岸关系》2008,(7):61-61
由39名大陆旅游业者组成的“大陆踩线团”6月中旬赴台进行11天环岛业务考察之旅。走访了台北故宫、台北101、太鲁阁垦丁、佛光山、阿里山、日月潭等景点,体会台湾风情。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0日《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双十节特别开放路线图》,它是故宫博物院为纪念民国成立25周年,于“国庆”期间特别开放故宫中路及内外东路供游客参观所印制的路线图,这可以说是抗战前故宫博物院成立十一年间,最后一次为纪念“双十节”国庆而举行特别开放活动,所留下的一个重要记载和见证. 该图为纸质,纵43厘米,横33厘米;线描,石印,正反两面,颜色已经发黄.图的正面为故宫中路东路及外东路参观路线图,背面为有关文字说明,包括参观指南、注意事项、参观人须知及附注说明等等.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我在湖南长沙市做律师时,就和台北万国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现台北律师公会理事长范光群先生有业务联系。我去年准备去台湾时,范律师来函说:“如果来台务必通知我。”到台湾后我受到了范律师的热情接待和宴请。席间范光群律师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7,(1):66-66
1月17日.台湾行政机构通过一项“决议”,称要修改台北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将台北故宫藏品说明中原有的“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还将“加强对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改为“加强对国内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征集.研究.阐扬”,“去中国化”的意味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