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7,(6):109-110
信行天下 自古“德才兼备”才被人尊崇,为什么“德”放在“才”的前面,而不是“才德兼备”,可见“德”更被重视。“德”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其中诚信更是不少企业录用人员的首要标准,甚至有些企业招聘时明确表示“有才无德莫进来”,看来,品质比才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德才兼备”的当代诠释德才兼备是对行政官员素质的根本要求,古今中外,不论什么阶级、不论哪个国家、不论何种制度都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拔和任用官员的基本准则。今天,这一用人的基本准则也同样适用于公共行政官员。公共行政官员的德与才,犹如船的舵和桨。有德无才等于有舵无桨,船难以启动;有才无德等于有桨无舵,船会迷失方向,所以,必须是德才兼备。司马光曾说,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在社会历史的某一个时期或某一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或纠正某种倾向,适当强调…  相似文献   

3.
德与才 ,在历史变革时期都是在伦理学、哲学界引起争论的问题 ,这是因为 ,在实践中德与才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和品质好坏的尺度 ,也反映了统治阶级用人的标准。一、德与才之关系德与才的关系 ,历史上有不少的论述和评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主奴论”。宋代政治家司马光说过 :“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菜根谭”中对此也有深刻的论述“德者才之王 ,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 ,如无家主而奴用事矣 ,几何不魍魉猖狂 ?”此种论述是一种绝对服从关系 ,认为本末倒置必出大乱。二是“智德论”。① 智德论主张知识即道德的…  相似文献   

4.
在干部工作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上,常常出理两面三刀种偏向:一是对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上有偏差,或以偏概全而导致“因小过而斩大将”,或求全责备而贻误用人时机,埋没人才.二是在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关系上,或只讲德,不讲才;或只讲才,不讲德,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因而导致选人不准,用人不当.这两种偏向都是没有坚持好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辩证统一,没有把握好“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表现.干部标准中的“德” 与“才” 的具体要求,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内涵,但“德”与  相似文献   

5.
用人德为先     
在中国历史上,做人就是“修身”,修身就是养“德”。在古汉语中,“德”常与“仁”、“义”、“道”相提并论,也常合称为“仁义道德”。重视仁义道德,是我国自殷周以来历史上的一大传统。在国家治理上强调“为政以德”、“德在刑先”,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修身为本”、“修己以敬”。在德才的关系上,德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德无才,不成其为人才;有才无德不是合格的人才。只有既有德又有才的人,才是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但是,德和才相比较,德是先  相似文献   

6.
用人当疑     
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即使在“入口”关时选好了德才兼备的人,随着时间的推进,如果不加以限制,继续学习提高,也可能会变为一名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的人。过去人们常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不管是有德无才者还是有才无德者,用,当然要用,疑,仍然要疑。这种疑本身就是一种防范,一种监督。通过“疑”,可以促使当官者秉公办事,清正廉洁;通过“疑”,可以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威慑力量,不让贪心者有可乘之机,打消其侥幸念头;通过“疑”,可以让有才无德者无法耍花招,做手脚,搞不正之风,从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充分施…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有才无德是歪才,有德无才是庸才”。可见,品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中国文化就是以“人伦”为本位,注重道德完善,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8.
正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强调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用干部,并且把德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用五湖四海,是讲从哪个地域、哪个范围选人用人的问题。用德才兼备是讲选人用人的标准,即:选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强调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用干部,并且把德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主要应看其在完成任务中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干部工作的成就,已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掌握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标准上,确也出现了某些失误和偏颇,给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真正解决用人观念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前,以下几个观念亟待解决: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德才兼备的标准 实践证明,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没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没有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等等,就很难担负起领导重任。但对于那  相似文献   

10.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有句名言:“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这句话,反映了作为名人德才皆备的辩证统一关系,故而,深得后人的赞赏与认同。德才皆备,德为先,才其次。有德无才,难成事业,实为庸人;有才无德,破坏事业,当属小人。社会生活当中,选拔任用人才,才的问题相对容易认识和解决,而德却需要长期的考察和识别。这里,不想对人才之“才”多言,而就“德”展开一点思考:所谓德,就语义讲,一般泛指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如果从分类出发,可以有政治这意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心理品质等等。以这么多的道德元…  相似文献   

11.
人才者 ,事业之本也。用之适当 ,则事业兴 ;用之不当 ,则事业衰。汉用良、平而天下定 ,宋用秦桧则帝遭掳。人才之于国之兴衰如此 ,于事业之成败若是。是以为政者 ,察人不可不明 ,用人不可不慎也。人才 ,无时不有 ,无地不存。有德才兼备者 ,有才德不足者 ,有德胜才者 ,有才胜德者。德才兼备者重用之 ,才德不足者轻用之。德胜才者为先 ,才胜德者次之 ,因德胜才者 ,才不足德可补之 ,而才胜德者 ,德不足则无以济之 ,且才胜德者 ,易恃才薄德 ,而恃才薄德则鲜有不败者也。春秋智伯有五种才能人不及 ,而恃才薄德终不免一死。《通鉴》曰 :“智伯之亡…  相似文献   

12.
朱成林 《江淮》2012,(6):32-33
教学目的: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德和才,是支撑领导干部素质的两大基石。和一般群众相比,领导干部在德和才上应当具备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研究领导干部的德和才,有利于统一对党的干部标准的认识,有利于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德才修养,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为此,我们请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成林给大家讲一课。  相似文献   

13.
朱岩 《求贤》2011,(11):1-1
识人选人,历来不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德”的评价标准,全面把握干部德才表现,提高辨德识才水平。换届考察中,重点是要坚持“八看”: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些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经不起执政和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考验,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其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但根本症结在于忽视了人品修养。可见,在领导干部中加强人品修养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德才兼备,把道德高尚作为人品修养的核心群众中有这样一种形象的说法,缺智的干部是"次品",缺德的干部是"危险品"。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德,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因为就其广义而言,德便是一种才。德好,形象好,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五德"为标准的用人导向,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进一步提升了"德"的分量,将中国的官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刘文 《求实》2011,(Z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改革以"职"字为抓手,并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中凸显出来.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图谋的形势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挑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我院主要面向当地培养人才,在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的教育理念下,研究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殊性,有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理论导报》2011,(10):54
答题思路:1.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地选拔、使用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党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坚持“德才杯准”与“群众公认”相结合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有德无才,胸无大志,工作平庸,在改革中难负重任,难创大业,不是真正的“有德”;有才无德,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其结果是祸国殃民,不是真正的“有才”。所以,在选人用人上,只看到“才”的一面,忽视“德”的一面;或者只看到“德”的~面,而忽视“才”的一面,都是错误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干部德才、政绩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干部工作的质量,应着重摆正这样几种关系: 一要摆正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与以政绩取人的关系。 德才兼备的原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只重德的标准而忽略才的标准,更不能只强调才的标准而把德的标准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当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  相似文献   

20.
为官先立德     
古人云:“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有德无才难以担当大任,有才无德,其才足以济其奸,重用了很危险。清末的曾国藩被誉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当时的理学领袖,他在封建社会末期,试图重振封建道德,其中一些思想,具有积极意义。曾国藩倡导为官须德才兼备,而且十分赞同宋代政治家司马光“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的主张,并将德放在首位。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也是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的。然而,当前有些党员干部有心做官,无心修德。比如,有的干部把手中权力作为谋利的工具,见利忘义,背离甚至丧失了一名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