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礼群 《乡音》2011,(10):17-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极大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排除行政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也谈不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只有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才  相似文献   

2.
徐刚 《天津人大》2010,(10):16-1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宝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依法履行职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宝坻实现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宋文豹 《政策》2010,(8):29-3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坚决打好结构调整这场硬仗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相似文献   

4.
袁曙宏 《传承》2011,(4):80-82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王晓红 《群众》2007,(11):32-3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使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既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炎  向刚 《群众》2008,(4):17-18,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提出来的。在目前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了我们党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以更全面的眼光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以外,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我国"用工荒"现象的特点及产生的深层原因,说明了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走向和逼近"刘易斯拐点"。进而分析了"用工荒"给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可通过倒逼机制,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意义。提出了在"用工荒"冲击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社会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多年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社会发展仍相对缓慢。导致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限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但要实现更好的社会发展,还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转变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发展方式需要在探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更新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以人的转变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1,(5):59-59
自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六五"计划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至今已有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几经努力而效果并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配套的体制改革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0,(10):1-1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式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1.
任小伟 《前进论坛》2012,(10):35-3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第一要务的具体体现和现实需求。那么作为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自己工作的根本之所在的民主党派,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近年来在大力调整发展思路、科学选择发展战略、高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他们的经验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有积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评 《今日浙江》2007,(14):7-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同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勾画了中国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充分反映了国家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精心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前瞻性地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只有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才能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为此,"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应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如下工作:加快政府职能根本性转变和正确履行职能,加快完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行政管理制度和方式创新,加快健全行政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已经有20年时间,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有效转变。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路径主要是与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张平 《党建研究》2012,(8):17-20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辽宁人大》2008,(6):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论述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里.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提法.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主线,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是海南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