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兰 《传承》2007,(6):106-107
本文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文化,论述了钦州要充分发挥钦州沿海文化特色优势、钦州“刘冯”文化特色优势、钦州民间文化特色优势、钦州信息文化特色优势、钦州旅游文化特色优势等五个特色优势,从而打造钦州的特色文化品牌,推进钦州特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韦立勋 《当代广西》2014,(24):50-50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追求视觉快感的电视、网络文化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民间文化渐行渐远。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河池市金城江区把民间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推出下洛"扁担文化旅游节",并以其为平台和契机,全面弘扬扁担文化这一民间特色文化精髓。一、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海花 《传承》2009,(10):154-156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北路壮剧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传承人的保护问题,这种保护是通过对传承人——壮剧艺师的保护以达到保护整个壮剧的艺术思想、历史传承的程序和脉络。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北路壮剧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传承人的保护问题,这种保护是通过对传承人--壮剧艺师的保护以达到保护整个壮剧的艺术思想、历史传承的程序和脉络.  相似文献   

5.
泥叫叫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发端于西安市西郊的鱼化寨。这一民间文化遗产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兴盛时期、停滞时期、复兴时期,并在此过程中得以传承。泥叫叫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狄寨分支,通过对两个流派的田野调查分析可以得知,狄寨泥叫叫从造型、色彩、制作工艺、功能等方面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臧卫军 《人民论坛》2011,(9):230-231
"泥叫叫"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发端于西安市西郊的鱼化寨。这一民间文化遗产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兴盛时期、停滞时期、复兴时期,并在此过程中得以传承。泥叫叫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狄寨分支,通过对两个流派的田野调查分析可以得知,狄寨泥叫叫从造型、色彩、制作工艺、功能等方面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寺院宗教文化的功能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尕藏加 《学习与实践》2006,(12):137-143
本文以田野调研或个案分析为主要依据或研究方法,对西藏地区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宗教文化功能及其特性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个案描述和理论分析,主要从宗教仪式与信教群众、宗教节日与民间文化、居士传承与村落文化等互动关系的角度作了深度论述。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原生态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标志。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各种文化的碰撞,民间文化生存环境令人担忧,发展的空间更为狭小。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伴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不断流失。抢救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许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群众文化是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加强对非遗的宣传,是对非遗广泛而有效的保护,可通过"文化遗产日"活动、庙会等,对民间文化进行创新,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培养非遗传习人。  相似文献   

10.
让民间文化代代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念清 《政策》2003,(5):38-39
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都十分注重挖掘、整理、保护湖北的民间文化资源,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楚文化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周时我们要看到,大量民间文化没得到有效的整理、挖掘,随时都有可能"随风而去","随时而逝",将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和损失。因此,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湖北的民间文化是我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一群人的情感共鸣"——即将出版的一部反映钦州干部带领群众谋求发展的书的封面这样写道——这也是近年来钦州人艰苦创业突破沿海后发城市困境的精神写照。9月8日至9日,人民论坛联合调研组与中共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市长汤世保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12.
麦宿样本     
正"不同的手工艺集中在一个地区,很难见到。"麦宿位于四川省德格县,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一起并称为"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德格县是格萨尔王的故乡,这里的藏族手工艺传承完整,延续至今。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家对西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和整理,总投资达10.9亿元的"十二五"46项重点文物维修保护项目已全面启动。麦宿地处藏区深处,这里的手工艺传承正在探索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金洁 《前沿》2013,(11):166-169
鄂温克族自治旗建立的一些民间文化团体,自发组织起许多干部群众,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已成为当地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并已经形成推动当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传承、活跃、发展民族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发展现状、在地方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鄂温克族自治旗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如文化庙会、花会、农民画及民间艺术及民居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的丰富民俗民间文化,几千年来被世世代代传承着,成为民族文化之根,穿透人生、代代相传。现代化运动改变了所有的传统社会,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也不例外。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启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实濒临灭亡的何止是民间文化,各种民俗也大都无声无…  相似文献   

15.
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引力来源,旅游业又是文化的重要经济依托。本文对成都市与西部主要城市的民间文化艺术类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成都市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的机遇,指出了成都市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成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和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中原民俗民间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最丰厚、最具魅力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浪潮波涛汹涌的今天,保护、抢救和传承中原民俗民间文化,是我们每一位中原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7.
彭尚平  杨颖诗  朱锡文 《前沿》2010,(4):166-168
本文初步分析了非常态事件对民间文化保护的影响,对应急对象进行了初步界定,建立了民间文化保护应急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民间文化保护应急对象的紧急程度进行了判定,从而对在何种情况下将何种民间文化列为应急对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权 《桂海论丛》2001,17(6):94-96
20世纪初叶 ,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钦州曾发动了两次反清起义 ,钦州一度作为辛亥革命中心 ,为全国瞩目 ,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革命运动迅速陷于低潮。文章对钦州辛亥革命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当时钦州政治、经济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白杨 《桂海论丛》2007,23(2):35-38
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给我们关于文化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当前包括侗族民间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借助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失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9月10日,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办10周年之际,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侨联主办,广西博览局、广西侨联、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和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六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一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在广西首府南宁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