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罪刑法定原则源于西方的十三世纪,确定于十七、十八世纪。历经数百年的变迁,罪刑法定经历了绝对罪刑法定到相对罪刑法定的发展过程,并且继续迸发出勃勃的生机。1996年10月底在四川乐山召开的全国刑法学年会上,有十数篇文章从多个理论角度论述了罪刑法定原则。本文将从法哲学的角度简要论述一下罪刑法定的意蕴和它的中国命运。 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一法律格言包含了两方面的法哲学意蕴。一方面是罪刑法定之形而上,指蕴含在该原则内的“保障个人自由、平等、正义、法律  相似文献   

2.
新刑法确立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中国特色有消极侧面,又有积极侧面,既蕴保价值,又蕴保护价值。文章从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检讨入手,确证了罪刑法宝原则在机能和价值定位上的执一性;只能是限制机能和保障价值。并且指出罪刑法定原则的“中国特色”体现了社会本位和权力本位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冲突。故而应予破弃,以还罪刑法定原则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古代刑法中的罪刑法定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法将犯罪与刑罚,以及两者的关系明确加以规定,在司法中,法官依据刑法的规定进行定罪和量刑的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我国古代刑法中不乏光辉的“罪刑法定”思想之存在。它渊源于古代氏族习惯法中的“调处息讼”理念,并在成文法中得到了重要的体现。罪刑法定思想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为胚胎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在于保障人权,适用准则是禁止类推,它与“人治”根本相分离。现代罪刑法定原则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罪刑法定具有本质上的异质性,我国古代的罪刑法定只是一种思想,并没有上升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而且,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奉行专制体制和人治统治,罪刑法定原则欠缺生长的现实土壤,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思想不可能发展成为罪刑法定原则,也不可能成为保护犯罪人的大宪章。  相似文献   

5.
“严打”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是根本对立还是和谐统一 ,是刑法学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严打”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终极追求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 ,“严打”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的论述 ,提出“严打”刑事政策与“罪刑法定”原则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指出贯彻“严打”刑事政策中的偏差并不等于该政策本身违背刑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法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符合我国刑法的目的和刑法法益保护精神,有利于被告人和保障人权。但在司法实践中易引发争议,因此,在具体案件中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原则精神,选择适用最有利于被告人的法律。“法不溯及既往”是否适用于判决已经确定(生效)的案件,我国刑法与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刑法有不同规定,有待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经侦民警训练大纲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现阶段经侦民警队伍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基础,以牢固掌握经侦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技能和水平为主要内容,重视与经侦业务相关的体能、警务技战术素质的有效提高。而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初任训练突出在掌握经侦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应知应会”;警司阶段的训练突出经侦民警在掌握业务基本功方面的提高和完善;警督阶段的训练突出经侦民警进一步提高各项经侦业务把关能力和深化综合业务知识面。  相似文献   

8.
该文透过“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确立的历程以及该原则在审判实践中适用某些状况 ,得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确立不易、全面准确适用更不容易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刑法的基本原则乃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了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一、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但该原则的思想基础则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须使得公…  相似文献   

10.
罪刑法定原则不是禁止刑法解释,只是为刑法解释界定了合理的空间。刑法解释不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这是坚定不移的定律。即刑法解释又要在已定的刑法规范中得出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侦查模式是指侦查主体进行侦查活动时所采用的程式。侦查模式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侦查破案的效能。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犯罪手段、形式千差万别的情况下,若想更好地落实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战略思想,就必须认真总结我国的经济犯罪侦查模式。我国经济犯罪侦查有侦查组织、侦查运作、基础业务等三个方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追逃是经济犯罪侦查的重要环节,经侦部门在追逃实践中积累了经验,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从现有资料来看,有关研究涉及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及其逃匿行为特点;经侦追逃的策略与方法;当前经侦追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的研究对于追逃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经济犯罪不断增长的趋势,增加的刑罚量却未收到治理经济犯罪的良好社会效应.制约刑罚效益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刑罚对经济犯罪威慑力的有限性、经济犯罪自身特点及刑法所面临的道德基础性危性.因此尽快采取轻重有别的量刑政策的同时,建议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综合治理模式,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有组织犯罪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有组织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从两者的关系出发 ,以犯罪经济学为视角来寻求我国有组织犯罪预防的策略 ,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自贸区成立,推动金融法规变迁,为自贸区经济繁荣敞开法律障碍。金融法规频繁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刑法罪与非罪的问题,也使刑法适用出现错节,影响经济刑罚稳定性。从经济犯罪法律规制的特点出发,结合罪状和法定刑,以本国经济立法习惯为原则,对构建经济刑法时注意问题予以说明,从而避免经济刑法频繁修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关于经济犯罪的实质性规定体现在刑法典中,附属刑法形同虚设,刑事规范与民事、经济、行政等前置性规范处于分离状态。刑事规范与前置性规范的脱节,不但使刑法因频繁变动而损害了稳定性,而且易于违背其二次规范属性而冲在打击经济违规的第一线。因此,应采用刑民一体化的附属刑法模式,将经济犯罪的内容直接规定于前置性规范中。立法要坚持刑法是保障法的指导思想,根据宪政要求恰当设置立法权限,并协调好附属刑法与刑法总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渎职犯罪的多个罪名中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法律责任的认定,因此经济损失的认定成为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应用《立案标准》、查办案件过程中必须予以先期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实务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梳理,以期助益于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单位经济犯罪的认定与侦查是经侦工作中的难点,从刑法理论的角度研究与甄别单位经济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即决定可否立案、决定犯罪罪名和处罚轻重。单位经济犯罪侦查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界定主体资格、调查决策过程、调查违法所得流向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经济犯罪呈现出手段及种类不断翻新、团伙犯罪日益增多及发案率居高不下的特点。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思想方面的原因。对此类犯罪的防范应综合社会的力量,并加强打击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 ,经济犯罪活动急剧上升 ,呈现出涉案金额大、犯罪手段智能化与专业化程度高、隐蔽性强等特点 ,在侦破中存在着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处罚难、抗干扰难等问题。因此 ,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领导与建设规范化经侦队伍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标本兼治 ,抓好重点行业普法教育和打防并举、提高综合防范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素质强警、提高经侦队伍自身攻坚能力和加强区域协作、发挥整体作战优势相结合的原则 ,来予以遏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