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尽管英美法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中国法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绩显著,但是中国的法学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英美法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为视角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设想(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公安教育》2003,(5):46-48,45
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现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受西方近代法学教育影响很深。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1956)、遭受挫折(1957——1965)、全面摧残(1966——1976)、恢复重建(1977——1991)、改革发展(1992年至今)的坎坷历程[1]。公安法学教育与新中国的法学教育是同步的,公安法学教育的兴衰与发展受中国法学教育影响很大。迄今为止,一般都认为公安法学教育是在公安院校(包括高等与中…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梅  巫文勇 《前沿》2005,(6):71-73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性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本文在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一些制度和措施设想,以期能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设想(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公安教育》2003,(6):40-42
<正> 二、公安法学教育改革设想 面对国内、国际发生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之中,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社会变革与法学教育联系紧密,传统社会是人治型的社会,而现代国家的基本形态是法治型,社会变革为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又提出诸多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中国的法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安法学教育处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上,也必须积极进行变革,下面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期得到回应而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於世海  何叙 《求索》2011,(11):171-17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法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法学思想是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明镜,给人以深刻启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为系统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法学思想的人,其法学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展开的。梁启超教育法学开启了近代中国之“新民”教育,为国民思想之开化和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立法点亮了启蒙之灯,其体育法学思想更是为近代中国国民性之重建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梁启超从不同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诸多教育法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6.
法治国家建设初期的人才匮乏,使得法学教育采取了多层次的通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它适应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法律教育任务的需要.但是,目标定位过于宽泛,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法学教育状态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变,严重影响了法学教育和相关职业的良性发展,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明确法学教育目标和实现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是法学教育改革的重心.基于现实状态采取阶段性目标实现方式和分层教育模式的法学教育改革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何家权 《前沿》2012,(16):68-70
实现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勃兴,首当其冲的是要切实革新法学教育的组织架构.加强法律国际化、全球化教育.真正解放教师和学生,使中国法学教育避免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拉美陷阱”.设置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将学生培养成通晓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信仰的法律人、社会人和道德人.  相似文献   

8.
步入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燕 《公安教育》2003,(12):21-23
新中国的公安法学教育事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和反思公安法学教育事业是为了公安法学教育在与中国的法学教育和公安教育同潮共涌,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改革和发展。今天群贤毕至,对公安法学教育进行战略分析和前瞻,其内容和成果必将为公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建设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仅就我多年从事公安法学教育经历来谈几点关于公安法学教育的想法,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一、公安法学教育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地位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形…  相似文献   

9.
陈晓华  汪保康 《前沿》2012,(18):55-56
21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突破和进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从法治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法学思想人手,以中国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邓卫卫 《求索》2013,(2):208-210
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环节,是目前我国法学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诊所式”教育是高校法学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但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教育在中国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诊所式”教育的内生性诉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逐渐建设的过程中找寻其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契合之路.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与优势,探索最合适的“诊所式”教育的本土化进程方式和优化路径,本文从我国高质量法律人才不足的实际出发,以理工院校理专业特色为依托.构建了一套综合发展科技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加入WTO,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推进实施的今天,我国的法学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公安法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也异常迅速.理清当今形势下公安法学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走势,对促进公安法学教育的"三材"(人才、教材、器材)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公安法学教育与依法治国方略,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要求,与公安院校各个专业、办学特色、相关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透视出在当前形势下公安法学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是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其法学教育制度具有训练严格、循序渐进、注重实务等特点,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的法学教育制度改革应以职业层次为基准对法学教育体系进行定位,以法律应用为目标对法学教育内容进行规划,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对法学教育方向进行调整,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对法学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对法学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3.
法学教育机构作为法律职业的看门人,控制着法律服务的产出和质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律师业呈现出分布不均衡,律师业务向中高收入阶层和大中型机构集中,高端和基层法律人才培养不足,法律职业公共精神弱化等问题。文章探索了市场机制下中国法学教育在法律职业主义建构中的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郭国坚 《人民论坛》2014,(6):105-107
法学教育机构作为法律职业的看门人,控制着法律服务的产出和质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律师业呈现出分布不均衡,律师业务向中高收入阶层和大中型机构集中,高端和基层法律人才培养不足,法律职业公共精神弱化等问题。文章探索了市场机制下中国法学教育在法律职业主义建构中的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法律实践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加强实践教育是法学自身的特征决定的。当前很多中国法律院系已经开设了法学实训等实践教学课程,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分析比较英格兰和美国法学教育的沿革和现状,总结其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之处,进而提出改进中国实践教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本科教育因目标定位不清,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长期成为教育界争议的焦点之一。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法学本科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于职业教育,并围绕不同法律职业的不同人才要求实施分类培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法学理论体系.在指导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其中国化,而且也能够使其被中国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还将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制体系的建设中进一步将其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高等公安法学教育之两大关系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教育与公安教育的关系是:法学教育为体,公安教育为用;法学教育铸魂,即铸造"四个忠于"之魂,公安教育增能,即增长才能、技能.法学教育与公安法学教育的关系是"母体"与"子体"的关系,或曰普遍性与特殊性、本色与特色的关系.公安法学教育既要遵循法学教育的一般规范和规律,又要体现公安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即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为公安实战服务.  相似文献   

19.
孙国华 《人民论坛》2010,(5):290-291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矛盾、缓和化解社会矛盾、伸张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法学要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法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法学、旧法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关系;重视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曾粤兴 《思想战线》2001,27(2):94-97
西部大开发行为的新型化、多样化以及法行为在法制系统中的核心作用,赋予了行为法学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中国行为法学面临着来自于自身和外部的双重挑战,迎接并战胜这种挑战,才能使中国行为法学抓住机遇,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