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玲 《新视野》2012,(1):86-89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着眼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在探索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宪政就是宪法政治,包含了宪法至上、民主法治、人权保障、有限政府、保护私产等原则。回顾30年法治发展历史,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民主政治显著进步,厉行法治明显改善,平等自由广泛享有,依法行政约束权力,人权保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0,(14)
<正>当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家之一,在参与和推动世界人权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第一,在致力于国内的人权保障基础上积极参与和推动世界的人权发展,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对外人权立场。  相似文献   

4.
王丽娟 《世纪桥》2002,(2):45-4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推进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努力下,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民主遇到了一些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人权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思想渊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根植于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于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持续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理论结晶,是建立在中国人权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思想精华。当代中国人权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权基础,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权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出发,分析指出了取得成就的原因在于:一是我党对人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二是在于我党对人权的实现途径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4,(Z1):242-244
<正>据新华网华盛顿2012年2月报道: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说,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中国人口多、区域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在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人权状况方面还面临不少挑战。中国政府将继续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愿望和要求放在心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推动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取得  相似文献   

8.
《前线》2016,(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强调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治理现代化同人权保障密切相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人权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效地保障了人权,中国人权保障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公民的政治民主权利持续发展30多年来,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弱者人权的保护是现代社会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分析弱者人权保护的历史演进入手,主要论证弱者的人权保障途径,一是靠制度建设;二是靠模式转变;三是靠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10.
李云龙 《前线》2022,(6):39-43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争民主、争人权”的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权的历史性飞跃,赋予人权崭新的社会主义内容,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发展经验完善人权话语。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创新人权话语,构建起以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人民是人权发展的中心和主体,人权发展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全球人权治理需要各国平等参与和相互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刘家桂 《求实》2014,(3):21-2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同时,在人权建设实践中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并且在不同时期人权建设有其不同侧重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能为当代中国人权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6月30日至7月17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上,虽然有个别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但与会绝大多数国家都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赞赏有加,为中国人民人权状况的巨大改善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和人权理论。江泽民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有: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人民的首要人权;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是全国人民的人权;人权是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人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的人权对立与争论由来已久,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美国政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人权问题上的对立与斗争一直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加剧。毛泽东、邓小平一生都在为争取和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而奋斗,同时,他们也与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了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与局限性,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人权理论。一、美国政府“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在毛泽东、邓小平看来,如此“关心“别国人权、满嘴仁义道德的美国却正是人权的践踏者,是没有资格谈人权的。毛泽东指出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所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不仅从根本上结束了数千年以来中国社会所遭受的贫穷困扰的历史,而且走出了一条将贫困治理与人权发展深度融合的道路。中国贫困治理与人权建设的深度融合,建立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立场,在促进人权发展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走出的将贫困治理与人权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子,成为中国人权事业和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人权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6.
黄勇 《求实》2001,(7):17-20
本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人权进步 ,作出了简要的概括 ;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权进步所作的伟大贡献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进行了历史的总结 ;并对党所以成为中国人权的伟大捍卫者和自觉推进者的根本原因 ,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进而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权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 ,因而必须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以争取人权、实现人权、发展人权为主线,纵观了我们党的人权思想和人权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虽然其间也经历了很大的曲折,但我们党终于纠正了错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全面发展人权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又强调要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权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愈发关注的重点问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科学把握世界人权发展态势、审思中国人权事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人权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系统构筑了新时代中国人权工作的基本理论,涉及发展特性、涵盖内容、本质目标、基本保障、全球视野等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有效指引了新时代中国人权发展工作并宣示了中国人权发展的世界主张。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学说,对中国化人权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先开拓了中国特色的人权道路,在吸收西方人权成就的同时,区分了中国人权和西方人权的不同。在实现从人权到民权及三民主义的话语转换中,突出了民族权利、集体权利在中国人权中的重要性。对经济和社会文化权利的强调,也具有历史高度,为中国的人权以及整个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2):31-31
目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题为《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