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棘 《瞭望》1996,(15)
在农业这个令人上下忧心的“安天下”产业中,干系重大、难度最甚者又首推粮食。民以食为天,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绝不单单是经济问题,它始终是关系着国家安危、民族生存的头等大事。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确定了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要保证达到9800亿斤,力争达到10000亿斤的目标。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粮食供给如果登不上这个台阶,13亿人口的吃饭就将成为问题,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应该承认,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包括粮食供给能力是巨大的,但挖掘这个潜力难度也大。要化解粮食生产中的矛盾不是一招两式办得到的,要实现“九五”粮食增产计划,也不是仅靠采取一两项措施就能轻而易举如愿的。 那么,我们要登上一万亿斤的台阶,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部长陈锡文,结合他在参与《纲要》有关内容研究制订中的思考,与本刊记者做了一番倾谈。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4,(24)
当前农村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了农民生产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增产的一个关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之所以取得突出成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意愿,彻底打破“大锅饭”的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真正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同时,在经济上让农民得到实际利益。这就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生产的极大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三个台阶。 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我国农村进入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之后,为什么会出现耕地抛荒、撂荒、经营粗放现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了呢?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农业建设,增产粮食,调整结构(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产粮食198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98亿斤.200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3700万以上,要求人均占有量达到800斤,则总产量必须达到300亿斤左右.为了尽快增产粮食.首先要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的6000万亩的水平上.在这个前提下,应使粮食亩产由目前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邓小平同志最近也指出,很可能整个90年代我们其他方面都很顺利,我们担心的就是农业不顺利.中央领导同志在关键时刻警醒我们要把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起来.如何使粮食产量突破目前水平,爬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认为,尽快把粗放、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大关,人均占有粮食八百斤。我国粮食的供求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地方发生了“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的现象,国家财政补贴也越来越大。一九八三年,全国粮食可供量同需求量相抵后还盈余三百亿斤;一九八四年仍盈余几百亿斤。据专家们预测,按照目前粮食增产的趋势发展下去,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八十年代的后几年,粮食  相似文献   

6.
吴象 《瞭望》1994,(18)
农村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至今已经15年了,回头看看,这15年是不是可以划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段:从79年到84年,粮食、农产品增长得快,农民的收入了增长得快,城乡皆大欢喜 从79年——84年这一段,粮食生产迅速发展,谁也没想到这么快解决了大多数农村的温饱问题。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因素第一条是实行了家庭承包,第二条恐怕就是粮食提价,提价打电提的幅度相当大。同时,国家还决定进口粮食,让农村,农民休养生息。这几条措施,使农村经济大受其益,所以农民热情高涨。几年粮食生产连上两个大台阶,每个台阶增加产量1000亿斤。这是历史上也很少有的连续几年这么大幅度增长的情况。那几年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很快,年递增率达到1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得多,农产品增加很快,所以政府满意,农民满意,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7.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日报》2007年12月18日刊登新华社记者车玉明、韩洁的报道说,2007年我国迎来本世纪连续第四个粮食增产年,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这一年,既是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实现新跨越的一年,也是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4,(39)
金风送爽,祖国大地从南到北一派醉人的丰产景象。这是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六个秋天。据有关方面预测,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达八千亿斤——四亿吨左右,即比大丰收的去年又增产二百五十五亿斤左右。今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去年持平,保持在十七亿亩左右。粮食增长的因素和前几年一样,主要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7,(4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那么,我们究竟如何争取粮食生产有个较快增长的势头?最近,有关方面人士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提出了如下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新常态下的定海神针《瞭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如何在连续增长下继续保持向上势头,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韩长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2014年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连续两年超过12000亿斤。农民增收实  相似文献   

11.
唐敏 《瞭望》2006,(26)
当前应该注意的是,国家在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上,要避免大起大落“增产两年,减产一年”似乎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成律,其中既有年景的原因, 更与“多收了三五斗”之后一系列购销环节的体制性减产因素相联系。而自2004年至今,我国已连续两年获得粮食丰收,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 8613亿斤已恢复至2005年的9680亿斤。目前夏粮收购仍在紧张继续,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今年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夏粮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比去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不会出现新的通货膨胀 当前物价指数出现恢复态势,特别是粮食价格出现了上涨,尽管幅度还不大,但仍然使得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担心大大增加了。因为投资高增长,货币供给高增长,一些方面供给略显紧张。 据有关统计,今年粮食产量可能低于9000亿斤,也低于全年的粮食需求量。在连续几年的减产以后,当前市场粮价出现恢复性提高。钢材等原材料、电力等也略显紧张。与此联系,物价水平出现缓慢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增五丰来之不易,也来得及时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灾害频发和生物质能开发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自2006年以来,终于在全球发生了一场至今未息的粮食危机。面对全球粮情和我国国情,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粮食增产,连续五年夏粮丰收,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四增五丰,并于2007年重登10000亿斤台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夺得粮食连续  相似文献   

14.
在90年代的钟声敲响的前几天,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预计198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074.5亿公斤,达到了历史最高年份1984年的水平。 农业部权威人士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自1985年以来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去年粮食丰收是近几年来一次较大幅度的回升。一些专家评论说,中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新的转机。 农业升温的新起点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321亿公斤增加到1984年的4073亿公斤,创了历史纪录。6年中平均每年增产150亿公斤。但在1984年后,由于对粮食生产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忽  相似文献   

15.
记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大幅度增长,这是举世公认的。问题是近四年又出现粮食徘徊,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也有人认为出现了农业的危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根生:目前在我国分析农村形势,首先是看粮食生产如何,去年我国粮食生产比1987年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16.
我们城固县拥有47万人口、2265平方公里土地.建国四十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可以说,这十年取得的成绩,要比前三十年大得多.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前三十年翻了两番,改革十年就翻了两番多,今年实现5.2亿元,明年可望达到6亿元,农业连续八年丰收.今年粮食总产4.5亿斤,比七九年的4.2亿斤,增长7%;多种经营总产值1.5亿元,比七九年的3,864万元,增长2.9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可达3亿元,比七九年的993万元,增长  相似文献   

17.
粮食增产反而市场价格全面上扬,显示出我国粮食供求格局正在发生耐人寻味的变化近来,我国各地粮油价格全线恢复性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谷贱伤农”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或许预示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乃至粮食市场格局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刊第十一期曾经发表过《一千八与八千一》一文,谈了抓好夏粮生产的重要性。目前夏粮已经到手,产量达到预计的目标,总产为一千八百三十七点六亿斤,比上一年增加六十二点八亿斤,仅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八四年相差两亿来斤。 八千一百多亿斤,这是一九八四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也是今年粮食生产的奋斗目标、大家知道,由于多种因素,去年我国粮食减产,因此,争取今年全年粮食总产量恢复到一九八四年的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个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而且对实现“七五”规划的要求、到一九九○年达到八千五百亿斤至九千亿  相似文献   

19.
《理论视野》2014,(1):87-88
正"饿肚子"岁月不能忘《人民日报》2014年1月20日刊登该报记者高云才对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张冬科、张征的政策解读文章指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去年我国粮食总产12039亿斤,比上年增加247亿斤,增长2.1%。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形势下,中央再度鸣响粮食安全的警钟,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87,(8)
今年,我国粮食的奋斗目标是力争达到或超过1984年405O亿公斤水平。实现这个目标,全国粮食总产量要在去年增产100亿公斤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增加150亿公斤。去年我国粮食增产,主要一条渠道是扩大了粮田面积,有些地方甚至是采用压缩经济作物面积来保粮食生产的,实际单位面积产量并没有多大提高。今年由于我国北方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在夏粮播种时遇到严重干旱,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去年减少了三、四百万亩。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