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我执勤,一辆满载通讯器材的货车开至大门,驾驶员喊:“哎!保安开门呦!”我礼貌地敬礼后说:“师傅!请出示您的出货单,我要例行清点。”驾驶员不耐烦地抛出出货单并用鄙夷的眼光看着我说:“就你喜欢做鬼,别人当班从不像你……”我微笑着用温和的口气说:“例行检查,是我们公司的规定,请您配合,谢谢!”可当我清点货物时怎么点也多一箱,我就又走近驾驶室低声说:“师傅,您所装的货与出货单的数量不符,请下车,我要找仓库保管员问清楚才能给您放行。”这时仓管员走过来吼道:“你真的蛮烦人,多的一箱是返修的通讯器材,他们…  相似文献   

2.
刘翔 《人民公安》2023,(22):42-45
身高1.68米的冯逸璇,英姿飒爽,一束马尾更显得干练利落。说起话来那悦耳的嗓音,甜美的笑容让人一看就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邻家小姐姐。她笑着说:“我姓冯,同事与朋友都叫我‘二马姐’。呵呵,我也挺喜欢大家这么叫我的。”回忆起自己怎么会走上从警之路时,冯逸璇说:“这是我和警察的缘分吧!”  相似文献   

3.
几个月前一个寒冷的灰蒙蒙的早晨,一位身着廉价皮夹克、敞着怀、五官端正的男子,向站在沈阳北陵公园门外等待着的访问者问道:“您是在等孟先生吗?他让我来接您。请让我带您到他的办公室。”沿着公园小径来到了一座四层楼高的布满灰尘、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黑洞洞的门厅,这就是将要采访的孟广刚(译音)的科盾(译音)侦探社。这时从黑重的门后走出了一个人,他就是曾经当过警察和军人的“老孟”。“人越小心越好,”他说,“请进。”上午9点左右,一位60多岁有罗汉肚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还跟着女儿和女婿。今天的第一件工作就这样…  相似文献   

4.
耕华 《中州统战》2001,(5):43-45
电话那头笑笑:“实在是对不起,郑先生,这是因为我有些隐衷嘛,真让您见笑啦,请您见谅!”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1,(3):32-34
几个月以来,新闻界连续发表了不少表彰我们出租汽车行业和出租司机的报道,在电视播放了我在上次报告会上的发言之后不久,我在方庄小区内拉了一位40多岁的女乘客,她上车后,告诉我去北大西门。车开不久,女乘客忽然对我说:“于凯师傅,请您给我一个塑料袋。”我听她直呼我的名字,不禁一愣,就问她:“您是晕车吗?”“不,我要放些杂物。”  相似文献   

6.
盲人为什么会领路 英国首都伦敦是个“雾都”。一天早晨,国会议员史密斯先生出门,他要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国会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可是大雾弥漫,咫尺之内,不见人影。史密斯先生没走多远就迷路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个人。那人说:“先生,您有什么事?”史密斯赶紧告诉他自己要到国会开会。那人说:“先生,您别着急,我带您去。”说完就领着史密斯向前走去。他们走过一条街,拐了一个弯,穿过了一个广场,不一会儿就来到国会大楼。史密斯大为惊讶:“先生,这么大的雾,您是怎么找得着路的?”那人说:“有雾没雾对我来…  相似文献   

7.
一天上午,北京穆斯林餐厅办公室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正在忙碌的何凤仪,握起电话一听,是由香港转过来的。“何凤仪先生您好啊!我是由台湾来的魏海敏。我在香港,不日就到北京去演出,请您多关照、多费心。”何凤仪喜出望外地说:“欢迎您来北京演出,没有说的。您的演出,我负责给您具体安排。您一到北京,就给我打电话,我好派车去接您!”何凤仪既是北京穆斯林餐厅的总经理,又是中国戏迷协会的会长。企业扶持艺术,艺术促进企业,相辅相成。论餐厅,这是个中等餐厅,规模并不大,在北京还不是第一流的。它与众多的酒楼、美食城相比,…  相似文献   

8.
那天,市长要到我们这个小城来检查工作,为了方便,警察把通往城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守住,让过往的车辆绕道而行。这时候,一辆踩得很快的人力三轮车向警察把守的这条路冲来。一个警察见状,快步跑上去把三轮车拦住,敬了个礼,然后说:“对不起,请你绕道行。”踩车的男人急了,说:“我老婆快要生了,我要上医院,绕道至少要30分钟,怕是来不及了。”警察上前看了看,车上一个妇女躺在一床大红花被上呻吟,一脸的痛楚。警察说:“请你抓紧时间,赶快绕道行。”男人听了更急,几乎哭丧着脸哀求道:“你行行好,让我们过去吧。”警察表现得…  相似文献   

9.
前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曾有过一场引起很大反响的“母女对话”。缘起是一篇孩子口吻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其中有这样的要求:“我需要帮助,也需要独立”、“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算一篇小小的独立宣言了。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后不久,我曾读过郭沫若译的歌德早年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1932年暮春,我到德国学习。那时歌德的盛大百年祭刚刚过去,但“歌德热”还未消退,我有机会读到一些纪念和评价歌德的形形色色的文章——从德共理论家到炫学的资产阶级学者以至纳粹的吹鼓手都有不少文章发表,十分热闹。我短期学习的地点恰恰是歌德的出生地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我曾瞻礼过歌德的故居,听过德国朋友们谈起歌德童年的种种有趣的故事。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和一些诗歌中所描绘的故乡风物和附近的名胜古迹,有不少我曾身历其境,记忆犹新。1936年我在日本过流亡的生活的时候,接受生活书店之约翻译歌德自传《诗与真》,幽居多暇,经过约一年的时间便把这个自传全部四卷赶译了  相似文献   

11.
《今日广西》2008,(5):67-68
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外籍主播埃德温·马尔是中国国家级电视台的第一位“洋主播”,在埃德温看来,自己就是“用外国瓶装中国酒”,他惊讶中国30年来的发展,他说:“我很骄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别人看法可能和我不同,但我不在乎。”  相似文献   

12.
开心岛     
妙答解尴尬 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他对一位夫人说“您太漂亮了,夫人。” 不料那夫人却说:“可是很遗憾,我却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 头脑机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说“这没关系,您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我是光着身子进去的呀 某经理刚过生日,却愁眉  相似文献   

13.
漫画与幽默     
纠正 老师:“沃尔持,你为什么不洗脸?我看得出今天早饭你吃了什么。” 沃尔持:“吃的什么?” 老师:“鸡蛋。” 沃尔特:“您错了,老师,鸡蛋是昨天吃的。” 时机 孩子:“快!警察,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小时了。” 警察:“那你为什么不早来叫我?” 孩子:“本来一直是我爸爸占便宜,可现在他有点不行了。” 夸耀 两个孩子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 “我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什么都会造。你知道阿尔卑斯山吗?”一个小孩问。 “知道。”另一个说。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个小孩说: “你知道死海吗?” “知道。” “那…  相似文献   

14.
思辩三题     
笔者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钱学森的一项科学研究终于成功了,他兴致勃勃地去向导师麻省理工学院的“超音时代之父”——冯·卡门教授汇报.冯·卡门教授听后当时也没弄明白,便不耐烦地打断了钱学森的话:“不!这是不可能的,是你把它弄错了!”钱学森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门外便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来人正是冯·卡门教授。钱学森赶肾给恩师让座,可冯·卡门却固执地站在门外,并郑重地向钱学森鞠了一躬,诚恳地说:“昨天晚上,我整整思索了一夜,终于得出结论,你的成果是正确的,我向你道歉。”钱学森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冯·卡门谈起此事,严肃地说:“我这是向真理低头,向科学鞠躬,而这是一个科学家最起码的道德。”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一家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进行专访。当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幺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问:“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在今天作出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的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我绝对不能说知道。”  相似文献   

16.
笑不笑由你     
绝密文件一位平日工作马虎只爱涂脂抹粉的女秘书,把一份刚打印好的文件交给办公室主任_主任一看,生气地问道:“怎么错漏百出,你的眼睛干什么了?”女秘书理直气壮地说:“您吩咐过这是一份绝密文件,为防止泄密,我是闭着眼睛把它打出来的。”(广凤)让孕妇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内,站着两个十对长格的女郎,其中一位对坐着的小王悦:””对不起,能让我坐一下吗?我是有身孕的_””“是吗,’小王打量着她,有些疑惑地问:“‘怎么我一点也看不出来?”’“是的,我才怀孕三天_”女郎嗲声嗲气地说。(黄军)萤火虫与臭虫“您说,要是…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亲口告诉管家:“教授,门口那个收账的不相信您不在家,他说我骗了他。”教授:“看来,一定要我亲自去告诉他了。”联想布森下车走到人行道上,突然一个少年从电话亭向布森走来,一脸迷惘神情。他突然问道:“哥伦布是哪一年横渡大西洋的?”“1492年。”布森答。“谢谢您,”他如释重负地说,“现在我想起那电话号码了。”客气的马─—昨天你骑马骑得怎样?─—还可以。就是我那匹马太客气了。─—太大客气了?─—是呀。当骑到最后一道栏杆时,它让我先过去了!不许和莎士比亚一起玩妈妈:“以后不许再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听到了…  相似文献   

18.
大师传道     
张港 《协商论坛》2008,(11):59-59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 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 第三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得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点上。”  相似文献   

19.
我的大学梦     
考大学、上大学对我来说是在圆梦,这个梦也是伴随着祖国发展进步而不断延伸的。 2007年9月1日,儿子上大学前的那天晚上,爷儿俩来了个彻夜长谈。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地说:“老爸,我小学到高中,整整12年,您操尽了心,我明白您的心思,儿子不会让老爸失望,进入大学,我将努力用功,把学业搞得棒棒的,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要让您的大学梦在我身匕延续。”  相似文献   

20.
(Situation=Mr.Brown,interestedinChinesefarmers,asksaChinesefriendofhistoshowhimaroundinthecountryside.)布朗:张先生,想请你帮个忙。张:有什么事您尽管说。布朗:听说这些年中国农村有很大的变化,我想亲眼看一看,然后把看到的情况介绍给我的朋友。张:您是想让我给您选个参观的地方吧?布朗:就是这个意思。哪怕只参观一两个地方也可以。张:让我想想。北京郊区的韩村河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农民们都富起来了,连城里人都非常羡慕他们。值得去看看。布朗: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使农民这么快就富起来了?张:主要是政策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