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说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则意味着,传统历史哲学所悬设的历史的终极目标的失落,进而是历史哲学被历史编纂学所取代。在历史编纂学兴盛的今天,唯物史观也被部分学者误解为旧的历史哲学而加以拒斥。这就引起了当前中国语境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运动。本文在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以2014年梁柱与杨天石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几个回合的争论为切入点,重新反思了"何谓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以期为当前轰轰烈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影响大、危害深的社会思潮,其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否定中国革命史为核心内容,通过多种手法否定和歪曲历史,力图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为"罪史",为全盘西化寻找历史依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科学认知,割裂革命与建设、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它妨碍历史共识与政治共识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则意味着,传统历史哲学所悬设的历史的终极目标的失落,进而是历史哲学被历史编纂学所取代。在历史编纂学兴盛的今天,唯物史观也被部分学者误解为旧的历史哲学而加以拒斥。这就引起了当前中国语境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运动。本文在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以2014年梁柱与杨天石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几个回合的争论为切入点,重新反思了"何谓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以期为当前轰轰烈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西式教条主义形成和错误理解学术创新的思想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对宣传鼓动效应的追求,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其危害在于破坏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它通过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瓦解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瓦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通过重述历史,造成人们历史观和历史认知的混乱。当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重点是要学习、树立唯物史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保持理论上的清醒。  相似文献   

5.
历史虚无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虚无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隐藏其后"不虚无"的价值观,即试图通过"虚无"历史来否定中国走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种"不虚无"具体表现为"虚无"的历史事件评价背后是价值冲突和选择的不虚无,"虚无"的普世价值逻辑背后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不虚无,"虚无"的客观公正立场背后是非历史唯物主义的不虚无。  相似文献   

6.
段世磊 《探索与争鸣》2022,(7):131-138+180
日本“御宅族”的二次元想象与京都学派世界史哲学家的政治想象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都建立在一种有利于历史相对主义发展的前现代土壤之上,模糊地处理历史起源的问题,将现在的每时每刻都非历史性地加以绝对化。结果,不仅日本昭和战争时期与更早时期的历史传统之间出现巨大的时间裂缝,就连昭和初期与昭和末期之间也发生了绝对的历史断裂。而填补其间空白的却分别是昭和战争时期世界史叙事空间中知识分子所谓的“道德能量”、昭和末期二次元空间中御宅族的情感“羁绊”,这进一步加剧了现代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舶来品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全球化四个阶段,对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了较深远的负面影响,其影响包括消解主流文化价值、阉割民族文化特质和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坚守历史自觉,坚持文化信仰等途径予以积极应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历史虚无主义消解于无形。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当前我国高校里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之一,青年大学生受其思想影响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要求我们应从主体的角度来认识造成他们在历史认知和价值判断上存在的误读和错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逻辑是从外而内的,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这已很难适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的任务,这就需要转变逻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抵制、批判和化解“四个环节”实现“四个转变”,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探寻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一段时间,史学界掀起了一场批判西欧中心论的风潮。世界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无不同的中心?什么叫“西欧中心论”?关于批判“西欧中心论”有何问题值得提出来研究的?这一联串问题,至今仍有讨论的必要。人类各地区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不同阶段,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中心。前四千纪至前二千纪,整个世界都处在原始社会,仅古代东方进入文明时代。埃及文化、  相似文献   

10.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11.
非认同行为制造风险因子、积累风险,使社会风险演变为公共危机,还能放大社会风险的后果。因此,可以从非认同行为这一全新的角度来探求社会风险治理的策略。非认同行为的实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行动评价标准的差异或分歧。消减非认同行为、治理社会风险的基本策略包括一致性策略和包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纪才 《长白学刊》2003,1(1):49-51
人的需求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发展的归宿是使人的各种正当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由此决定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也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服务”的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特定的政治概念,与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从我国主导意识形态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构成当前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从唯物史观考察,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它带有明确的价值倾向和政治诉求,实质是要通过否定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扭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而动摇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当前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对执政党的合法性具有重要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科学认清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危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要求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揭露资本逻辑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我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尺度;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蕴含的实践视角、历史视域及辩证分析方法,是我们透视各种社会思潮实质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总体理论视野,为我们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5.
赵玲 《今日海南》2022,(6):63-6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由王岩教授领衔撰写的《批判与引领:当代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研究》(下称《批判与引领》)于近日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总结和批判了蔓延在当代中国的十大非主流社会思潮,包括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当代中国新左派、普世价值思潮、当代中国宪政民主论、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思潮、当代西方新闻自由思潮、当代中国民粹主义、当代中国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当代中国消费主义,其内容全面、笔触锋利、分析细腻,为研究当代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理论逻辑看,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实现了从主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右的机会主义向主要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批判左的教条主义的嬗变;从现实需要看,继续批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批判大众化中的教条化、庸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的逻辑、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批评怪象批判——兼驳“当下中国文学高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当下文学的创作现状还是文学批评的现状来看,陈晓明教授所提出的当下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观点,都是无法立足的。陈晓明教授的这种无视中国文坛创作衰微现状的当下中国文学高度论,与其倡导的文化主体性一道,恰恰透露了当代文学批评家的长城心态——对外来文化的禁锢和拒绝。我们应警惕这种批评方式,建立起有尊严的批评。只有通过重建批评的抵抗机制而重建其社会有效性,当下中国批评才能走出我们这代人的宿命的阴影。  相似文献   

18.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但"剩余价值"在窥见了劳动的本质的同时证实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人的真实面目: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从事的"现实劳动"展现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青年历史教育苍白是全民历史教育缺位的表现,青年淡漠历史是对历史政治化的抗拒。传统价值观的不断解构、重构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他们解构有余,对历史等人文价值关怀不足。以"现代"观念重塑历史精神是青年历史教育的至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崔微 《理论月刊》2009,(6):53-55
意志薄弱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格拉底坚持一种绝对的理智主义道德观点,认为不存在意志薄弱的问题,知识或实践理性能直接引起行动.与此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意志薄弱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知识或实践推理不能引起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