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政党形象是政党在实现自身根本功能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中国语境下,特殊的组织属性和政治地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具备鲜明的特色以及独特构成。在长期执政状态下,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形象建构方面存在内生动力弱化、建构逻辑异化以及建构方式陈旧化等深层次的问题。这无疑对党的长期执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应该立足于长期执政的特殊背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自身形象的建构:一是完善形象建构的动力机制,提高政党形象建构的持续性;二是实现形象建构逻辑的转型,提高政党形象建构的针对性;三是推动方式方法创新,提高政党形象建构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文斌 《湖湘论坛》2023,(4):63-71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的生成过程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形象塑造理论的内在规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体系发展使然、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决心意志的逻辑必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自我革命形象的定位和塑造经历了艰难发展的历史过程。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提升自我革命形象的思想内涵;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凸显自我革命形象的价值指向;提升治党管党建党绩效,强化自我革命的广泛认同,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彰显自我革命形象的主体力量,创新传播载体机制,拓展自我革命形象的空间场域。  相似文献   

3.
"政党调适""政党收缩-调适""韧性威权"等概念框架把中国共产党解释为仅能适应环境的执政党,未能解释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轨道上的发展,尤其是最新的发展。在执政轨道上,中国共产党发展执政要素,也推进革命因素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为"革命性执政党"。"两个伟大革命"提出以后,"革命性执政党"成型。革命性执政党兼容革命和执政两种因素,而且内含长期执政逻辑。革命性执政党之革命,有内、外两个层面,外部革命由社会主义道路本身的革命性来体现,内部层面的革命则是自我革命,持续维持"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政党状态。"革命性执政党"具有政党学意义,可以作为一种执政党类型,有助于破解西方执政党话语逻辑。  相似文献   

4.
政党国际形象是政党自我建构与国际评价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执政资源,不仅关系到政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建设,还关系到政党外交影响力和国家形象塑造。自1921年建党以来,国外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发展阶段的形象认知经历了从不认可到多元化、两极化的演变过程。中国共产党要获得从大党走向强党的先机,应全面准确把握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认知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在把握政党国际形象建构优化一般规律和学术与政治并存特点基础上,加快理论和实践策略研究,真正发挥国际形象执政资源的政党和社会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政党政治是当今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民众、政党、公共权力是政党政治的三大构成要素。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政党是民众利益表达的工具,政党只有获得足够多的民众的支持,才能获得或巩固执政地位。自我革命符合政党与民众、公共权力三者关系的规律,它源于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刀刃向内清除毒瘤毒素;不讳疾忌医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自我提高。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征程中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获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巩固了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6.
郭一宁  栗守廉 《前沿》2011,(12):25-27
毛泽东在领导过程中运用书中的知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创造性地利用宣传鼓励广大领导干部用读书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党的组织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毛泽东倡导读书学习的领导艺术对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有重要的现实启示:理论联系实际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前提;理论创新是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动力源泉;善于学习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是一个内蕴理论引领力、历史承载力、社会参与力、政治领导力、文化推动力、物质基础力、制度规范力、组织保障力和人才凝聚力等多重要素的整体性体系,这些动力要素据其在党自我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划分为基础性、运行性和保障性三大动力类型。从驱动主体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系统蕴含着"内驱型""外驱型"及"合驱型"三种独特运作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系统不断得到优化,但当前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精确性、规范性和协同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既要做好动力系统"输入"环节的"开源"和"截流"工作,也要强化对动力系统内部的科学管理,并做好"输出"环节的信息反馈工作,如此才能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更为坚实且长远的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8.
重大突发性事件将使执政党面临一定的执政风险,通过强化、优化执政形象功能以应对突发事件,化解执政风险,提高执政能力,是一项执政党迫切而必要的选择.本文以政党形象功能理论为视角,初步总结和评析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对我党执政形象所作的创新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充分彰显其始终保持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直面矛盾,激浊扬清,解决党内外存在的各种问题,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动力,增强了执政能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为世界政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复杂多变,需要一以贯之地进行自我革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自我革命的定力,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自我革命的方向,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激发自我革命的动力,以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提高自我革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政党观是邓小平关于政党问题的系列观点或观念的总和,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邓小平时代中国社会的核心政党观,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新发展。邓小平的政党观是围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效执政这一特定主题进行逻辑运演、加工、改造和科学抽象的结晶。它由政党执政本体论,即无产阶级政党是什么样的党;政党执政实践论,即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执政;执政党建设论,即无产阶级执政党自身怎样建设三大部分构成严密的逻辑结构。从理论上看,它是对中国社会特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回应、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对特定历史和时代环境的反映,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执政形象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依据心理学、管理学探寻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规律,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新时代党的执政形象建设可从八大效应来思考:发挥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打造先进纯洁的政党形象;坚守飞轮效应,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锻造苦干实干型政党形象;强化热炉效应,推动制度治党,构建民主法治的政党形象;巧用南风效应,密切党群关系,打造爱民亲民惠民的政党形象;警惕破窗效应,对待腐败零容忍,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党形象;防范青蛙效应,增强忧患意识,构筑踔厉奋发的政党形象;避免晕轮效应,加强媒体治理,捍卫伟大光辉的政党形象;力戒鸵鸟效应,勇于面对风险挑战,塑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源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不断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处,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时代任务,也是外在的压力,对于一个有使命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这又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动力。内生动力是党自我革命的关键性动力,决定了党自我革命的深度。外在动力是自我革命的条件和目标指向,决定党自我革命的广度,也是进一步激活党自我革命内生动力的重要力量。新时代,进一步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需要凸显内外动力的互动,将外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党永葆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驱动,是赋能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旨趣。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必须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可以说,党的自我革命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密不可分。就内在逻辑而言,永葆政党本色、牢记初心使命、激励干事创业、应对风险挑战和确保长期执政分别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逻辑起点、价值立场、实践要求、重要任务与根本目标。就根本遵循而言,在自我革命中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促进观念更新相统一、反对不正之风与弘扬优良家风相统一、揭示腐败机理与倡导廉洁自律相统一、加快机构改革与提升组织效能相统一。就未来进路而言,以自我革命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制度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坚持两个伟大革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4.
刘朋 《理论月刊》2012,(8):29-32
政党形象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存在,其实质是一种外交行为。政党形象的概括和抽象,是形象主体对全世界作出的政策宣示和政治承诺,决定着政党外交的发展走向。政党形象有着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在中共政党外交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特质。在政党外交的未来发展中,政党形象的定位将走向更加民主、开放、向前。  相似文献   

15.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主体建设的角度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是对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深刻回答。党的自我革命表明新时代党对自身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新境界,具有深刻逻辑与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自我革命,在革命性锻造中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推动自身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前提下,形成长期执政的综合实力,创造世界政党连续长期执政的历史新纪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7.
使命型政党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政党类型光谱中的定位的新视角,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党性在时代内涵上体现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哲学党性、充分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阶级性、维护团结统一的组织纪律性,以及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所保持的先进性。这些内涵呈现出人民立场的价值导向、自我调适的规律导向和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要推动使命实现必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党性实现,以党性教育、党性修养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作为主要着力点,通过个体党性的内化与外化,推动"组织应然—个体实然—组织实然"路径的形成,最终得到党性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权力既是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也是分析政治生活的基本工具.在权力语境中分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既是全面解读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理论尝试,也是系统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工程的现实需要.政党活动的核心目标与执政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在权力语境中对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分析的两大理论依据.通过权力认知、权力运行和权力升华三大维度可以构建起权力语境中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逻辑结构.对应这一逻辑结构的要求,我们需要通过树立先进执政理念、不断完善执政机制和积极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来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类型、演进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的执政方式存在三种基本类型:体系相离型、政权包含型、政党包含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属于政权包含型,而且经历了政党指挥型、政党取代型、政党引导型的演变过程。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公共权力体系、保障人民民主四个目标,构建体系相离型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20.
自我革命这一话语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话语和新时代革命话语的创新性表达,其话语叙事逻辑体现了内在与外在的辩证叙事、历时与共时的时空叙事、宏大与微观的方法叙事。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利用叙事学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叙事的逻辑结构,从话语生产、话语传播、话语创新、话语认同的角度建构自我革命话语叙事体系,是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