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公务员培训也需要实现培训内容和培训制度的创新。通过培训的创新,提高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职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特征及其内涵,分析了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它也对我国公务员培训工  相似文献   

4.
马俊 《理论建设》2011,(1):28-3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服务型政府是以规则为指引的政府,是法律统治之下的政府。其法治理念是权利本位、社会本位、有限、有责;其法治原则是依法治理,公平、公正、公开。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对政府"服务"理念的最好阐释。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主要有以下路径:树立现代行政法治观念;强化政府职能的转变;创新以行政指导为代表的行政管理方式;强调公众参与,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服务行政文化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行政文化存在着负面因素,如官本位意识、权力本位意识、顾客导向的理念影响服务行政文化的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服务行政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服务行政文化的构建通过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公民本位、依法行政的理念、完善服务行政文化形成的制度、创造服务行政文化的社会条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是和谐社会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它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为指导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向公民、社会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并承担服务责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时代背景相同,目标和方向也一致。同时,服务型政府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主体,而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服务型政府建设应从更新执政理念、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四个方面进行.进而圆满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7.
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要求,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改革过程所面临的行政文化阻滞表象,可以发现,传统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是阻碍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思想根源.对此,本文指出,必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陆军  杨丹 《理论学刊》2005,3(6):66-67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承担服务责任、履行服务职能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具有迥异于传统管制型政府的鲜明特点,同时,作为对传统管制型政府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它的提出也有着坚实的理论根据。本文试就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与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是服务型的行政理念。建立在服务型政府基础之上的服务型行政理念包括民主行政、实现社会正义、提高行政效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刚刚结束的两会,凸显了一个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即把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社会为本位而非以政府为本位,是权利本位而非权力本位,是政府为保障和发展全体公民的权利而设置和行使公共权力。对于公民而言,只要没有明文的法律限制,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任何行为;而政府遵守的是另一种规则:凡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即政府行为必须有法律授权的依据。以人为本正是政府革除制度性弊端,走向现代性宪政政府,实现从全能型向有限型、从权威型到服务型、从部门性到公共性转变的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改善人的…  相似文献   

11.
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行政的具体体现和基本保证,这种行政参与是建立良性的公民与政府关系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具有特殊性,许多行政人员都具有维护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内在动力,而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促使我国必须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为此,要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能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程;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系统,使公民能够合法地参与行政管理过程;培育公民社会,鼓励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形成组织化的公众参与;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构建电子化地方政府,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的渠道;营造有利于公众行政参与的文化氛围,着力改变官僚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是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而提出的政府改革和创新的目标模式,其建设的核心途径在于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福建省昔江市设立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行政审批服务的改革创新:基于公共服务理念,塑造服务型审批文化,依据协同型政府思维,创新审批机制;构建360度的服务平台,彰显"公民本位";推进服务公开,打造透明审批.  相似文献   

13.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因而,治理行政不作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不作为有多种表现形式:“熟视无睹”型、“不以为然”型、“相互推诿”型、“冷漠无情”型。治理行政不作为,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倡导服务行政的理念;认真落实责任制度,建构刚性的责任行政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构有效防范行政不作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框架内,把公共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核心与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或政府形态。新疆2 1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在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亟需准确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而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美国著名社会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教授提出了所谓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模型,倡导进行新服务型政府再造。同样,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而建设服务型政府除了政府自身改革外,如何扩大公民参与,成为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公民本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华 《理论研究》2008,(1):64-64,F000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实现公民本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实现公民本位要从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以及政府绩效评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王焕东 《世纪桥》2009,(7):48-49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合法性的行政机关,同时也是其本国公民利益的代理人,它的基本职责便是服务于公民。在公民申请行政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政府对公民的信息申请有义不容辞的服务责任,这也是与构建我国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公民网络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不断渗入和普及,公民网络参与已成为一种新型参与方式和趋势,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社会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艮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削弱公民网络参与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加快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脚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行政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浙江省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发展的具体过程,剖析了经济生态要素、社会生态要素、沟通网络与符号系统、政治生态要素对服务型政府建构的影响及其内在结构.提出建构一种动态均衡、"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生态行政,并以此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民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