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说服的条件是事件态势处于相对控制之下,说服的原则主要有平等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信性原则和感染性原则.说服方法有标签效应法、"自己人"效应法、亲情效应法和威信效应法等.  相似文献   

2.
突发型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由社会稳定状态的预测系统、社会矛盾监控与预警信息系统、社会矛盾的教育调解系统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系统构成。群体性事件突发后,对其处置主要包括了解事件真相、判断事件性质、分析事件责任、表明政府态度、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等环节。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要坚持争取大多数、防止扩大化、谨慎出警、公正执法、掌握重点人员、及时取证等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治安事件诱发原因错综复杂 ,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近年来 ,湖南省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但基层工作薄弱 ,信息工作滞后 ,处置时机把握等问题值得深思。当前处置群体性治安案件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正确认识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治安案件中的主要任务 ;(二 )明确职责 ,建立、健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工作责任制 ;(三 )把握正确的处置原则 ;(四 )准确充分地运用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现参与人员年轻化、暴力抗拒程度上升、网上网下实时联动等新特点。现场处置民警依据相关基本原则,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明晰每个阶段的处置方法是妥善处置平息事件的重中之重。因此,总结公安机关实战处置群体性事件经验,探讨和研究现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方法有着主要的实战价值。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反映,公安机关是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力量。明确公安机关群体性事件现场管理的原则、策略与方法,有利于将公安部有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指示精神转化为现场指挥员的行动指南,提高群体性事件现场管理和处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准确分析和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是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和保证。从众效应、观众效应、责任扩散效应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群体性事件中相关人员各自的行为特点和作用,处置时应该将他们分为核心层、附和层、围观层,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呈现暴力化升级、网上网下联动化等新特点。当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存在对事件定位不准、滥用警力情况经常出现、现场驾驭能力弱和舆论引导能力弱等问题。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要遵循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防止矛盾激化、分类依法处置等相关基本原则。处置的三个阶段为,初期阶段迅速启动预案,到达现场进行先期处置;中期处置充分运用处置方法和策略平息事件;后期处置在现场留兵镇守,重在防止事件复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突出,群体性事件也此起彼伏,但公安机关的处置却无章可循,造成社会舆论对其处置措施褒贬不一。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相应的处置原则,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但是具备可执行性的处置方法却付之阙如,难以突破为与不为的两难困局。"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在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准确定性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模式,对群体性事件处置进行本土化构建,通过启动程序和控制程序的严密设计来实现警察权效率的提高和责任的明确,给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行为范式,应为处置群体性事件法治化的一种理想进路。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群体性事件认识有逐渐深化和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基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发展有两极分化态势。公安传播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坚持公安机关政治社会责任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角色定位的统一;法、理、情的统一;闻警而动与全程舆论引导的统一;通报事态、澄清实事、说明政策与及时处置和问责、有错必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处置要有新思路。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时,要考量事件产生的原因、人员等因素,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生存型事件应避免采取强行处置。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事件,要始终正确把握“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这个主旨,坚持有限处置,甚至可学会主动退让。为此,要开发警用防暴非致命性武器,并在处置时坚持“果断处置”的原则,防止“放大”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敌对分子、敌对势力蓄意插手利用,由此引发各类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类非政治性不安定因素日益凸显,特别是行为日趋激烈、危害日趋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此,有必要在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特点、预测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劝说就是其一。影响劝说的因素主要有劝说者、被劝说者和劝说环境。要获得理想的劝说效果,必须运用得体的劝说技巧,如培养个人魅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标签法、以害怵之法等。  相似文献   

14.
由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最常见的一种紧急事件,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由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遵循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做到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善于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他不仅较早地注意和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且具有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最早提出“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开拓了两类矛盾学说的先河;明确指出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论述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和群众闹事的原因;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对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物质基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主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水平的相对不足,是诸多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决矛盾提供更多的手段和更大的回旋余地。发展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使物质基础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要更多地投入财力,而且要注意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仅要依靠物质的力量,而且要将之与其他各种手段配合协调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比过去复杂了许多,要解决好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进行新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重要的理论建树,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既有理论上的创见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一把时代的钥匙,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但是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就其精神本质而言,对于处理今天的社会矛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内各种矛盾大量涌现,能否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然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尽管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客观普遍性、利益尖锐性和长期复杂性,但现阶段仍是非对抗性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打牢物质基础,协调矛盾冲突,并切实注重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舒缓人民内部矛盾,进而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