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康鹏 《党史纵横》2012,(6):39-42
说起杨靖宇的名字,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知道他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为了纪念他,他的殉难地吉林省蒙江县以后改名为靖字县。而提起杨靖宇的真实名字,许多人却可能会感到陌生,其实,马尚德才是这位抗日英雄的真名,杨靖宇只是他从事革命工作使用的其中一个化名。  相似文献   

2.
说起杨靖宇的名字,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知道他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为了纪念他,他的殉难地吉林省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而提起杨靖宇的真实名字,许多人却可能会感到陌生,其实,马尚德才是这位抗日英雄的真名,杨靖宇只是他从事革命工作使用的其中一个化名。  相似文献   

3.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战争时期杰出的抗日名将,他在抗击日寇的斗争中,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他所表现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客观要求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杨靖宇精神,把弘扬杨靖宇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客,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与时俱进地学习和宣传杨靖宇精神,使杨靖宇精神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靖宇陵园景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的靖宇山上,靖宇山原名东山,因靖宇陵园坐落在此,故当地的百姓习惯把东山称为靖宇山。景区占地两公顷。景区核心由杨靖宇烈士陵园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组成。  相似文献   

5.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杨靖宇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曾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在狱中,杨靖宇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  相似文献   

6.
贾泳洋  王伊林 《世纪桥》2009,(10):53-54
历史上,人们把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誉为“史学双璧”,意在赞颂这两部书的历史价值。当前,在东北抗日联军史研究上也出现了两部扛鼎之作——赵俊清的《杨靖宇传》和卓昕的《杨靖字全传》。这两部著作,同样堪称杨靖宇研究的“史学双璧”。其中,赵俊清的《杨靖宇传》以学术研究见长,叙事严谨,结论可靠;卓昕的《杨靖宇全传》以史料丰富、描写细腻著称,铺陈全面,探求周详。两部著作互相映衬,是杨靖宇研究领域的上乘著作。  相似文献   

7.
郭渊 《世纪桥》2003,(1):54-56
杨靖宇精神这个概念和范畴的提出,是杨靖宇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理论需要,也是现实政治运行以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的道德需要。众多学者、专家论及了杨靖宇精神,有人认为杨靖宇精神内涵是舍生献身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等;有人认为杨靖宇精神为对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赵俊清 《党史纵横》2001,(10):44-46,41
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化名张贯一,河南确山人,是大革命时期确山农民暴动的领导人之一,1929年田党中央派遣来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从事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工作,曾任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长,抗联一路军军长。1940年2月23日,在与日本侵略者战斗中壮烈殉国国。长期以来,对于杨靖宇一直是这样宣传的。 1978年2月,宁夏银川林壮志同志致信东北烈土纪念馆,对杨靖宇是否是马尚德问题提出疑问。他说在访问河南参加确山暴动同志后发现“杨靖宇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9.
薛立永 《党史纵横》2009,(10):46-47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杨靖宇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曾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在狱中,杨靖宇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相似文献   

10.
正吉林省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靖宇山黑龙江省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  相似文献   

11.
<正>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山冈上,是为纪念著名抗日英烈杨靖宇而建的。1954年动工,1957年竣工。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并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任中共抚顺特  相似文献   

12.
陈玫  马彦超 《奋斗》2011,(5):13-14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曾化名张贯一,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重要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05年2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3年秋,杨靖宇进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3.
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司令员杨靖宇同志壮烈牺牲在漾江县(今靖宇县)西南方的三道崴子。我党失去了一位英勇的抗联战士,人民失去一个好儿子,国人声泪俱下。为纪念杨靖宇这位英雄的名字,党和政府,将漾江县改为靖字县。杨靖宇为何牺牲成为一个谜团。全国解放后我公安人员对杨  相似文献   

14.
吕勋福 《世纪桥》2010,(20):32-34
<正>魏拯民纪念馆位于吉林市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魏拯民,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将领,东北抗日游击战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生前曾担任过中  相似文献   

15.
<正>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年抗战残酷真相——"政治上在满表现得最坚决"杨靖宇本姓马,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在本村私塾读书时,先生给他起了个大名:马尚德。杨靖宇这个如今人人皆知的名字,是他1932年11月作为满洲省委巡视员巡视磐石、海龙地区时用的。之前,他还用过"周敏""张贯一""乃超"等化名。新中国成立后好长时间,他的女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发现的杨靖宇印章一共有两枚:一枚收藏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一枚收藏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收藏的是一枚方柱形料质印章(即化学合成材质的印章),印文是"杨靖宇印"四个字;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是一枚狮钮铜质印章,印文也是"杨靖宇印"四个字。尽管两枚印章印文内容相同,字数相等,但是材质和字体风格却有很大差别,各自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也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1936年6月30日《救国时报》发表《民族英雄杨靖宇》一文。文中说:"杨靖宇与赵尚志、王德泰等成为东北人民惟一有希望、有信仰的能有把握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杨司令是东北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  相似文献   

18.
李永红 《世纪桥》2014,(6):67-68
杨靖宇指挥的东北抗日联军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给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他冲锋在前,顽强战斗;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相似文献   

19.
杨靖宇家风     
郭红敏 《党史纵横》2013,(1):59-60,58
1928年,23岁的"马尚德"离开河南农村老家参加革命;1940年,他化名"杨靖宇"在东北抗击日寇,最后壮烈牺牲。从离家到牺牲,杨靖宇始终没有回过家乡。他告别家人时,儿子1岁,女儿出生仅5天。别妻1905年2月13日,马尚德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马尚德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在学校期间,他受革命思想的影响,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后来,受党组织派遣,马尚德回到家乡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位中外闻名、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他热情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积极投身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的建设;他与朝鲜领袖金日成并肩战斗,为朝鲜革命做出了贡献;他和杨靖宇一起领导抗联与日寇展开英勇斗争,使敌人闻风丧胆。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兼副司令魏拯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