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内容"—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一项基本方针。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我国于  相似文献   

2.
1984年7月底,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追溯了"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时间和动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不是今天形成的,而是几年以前,主要是在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这个构想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出发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67页。以下注释均简称邓选×页)这段讲话,往往被局限地理解,以为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仅仅是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的具体途径,仅仅是作为一种策略理论而提出的。小平同志的著作中,第一次正式地出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是在他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的谈话中,而冠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与我国区际法律冲突苏元华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九五’期间我国将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和香港、澳门...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一精辟的概括是实事求是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硕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科学构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本文拟对这个科学构想的由来与形…  相似文献   

5.
我党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同志智慧所提出并逐步加以发挥完善的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设想,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创见。它不仅对于正确解决我国的台湾、香港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国际上此类问题以及其他重大国际争端同样具有巨大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谈判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个声明确认了在收回香港主权以后维持香港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声明体现了“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李言蓉“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有关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解决台湾问题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这一创造性构想 ,大体上经历了设想、形成和实施三个历史阶段。设想阶段早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产生了在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的初步设想。1955年4月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简述对台湾的立场时 ,强调中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法 ,包括不排除用和平的方法解放台湾。5月 ,…  相似文献   

9.
自从列宁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同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实现和平共处以来,和平共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不断丰富发展。我国领导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的思想原则,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实现,将表现为我国内部的一种特殊的和平共处关系。邓小平同志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67页)“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同上)“一国两制”与和平共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具体实践,而“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的产物。邓小平说:“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的。”①他还说:“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那么,三个方面的实际又是什么呢?香…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提出的解决香港问题构想,当年在香港乃至国际社会曾引起轰动,钦佩赞叹者有之,担心疑惑者亦有之。如今,小平离开我们已经10年,“一国两  相似文献   

12.
得到香港问题圆满解决的消息,我们青年学生都非常高兴,但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又感到费解: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岂能容许资本主义制度?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我们逐步弄清了这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方针政策,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就是从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3.
在怎样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就其战略思想和方针来说,经历了从“和平解决”到“一国两制”的调整和变化,本文就此作些分析。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是毛泽东在1949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政协会议期间提出来的。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平解决的立场。50年代中期,我们党调整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可相机提出在美国撤退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的前提下和平解决台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是2017年7月1日。20年前的今天,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荡涤百年屈辱,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一国两制"新征程扬帆启航。这是中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光辉记忆,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和胆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回归20年,是"一国两制"从创造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的20年,是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而提出的,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新的构想,其科学涵义为:一个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在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但这一部分地区的政府与其他地区的一样,是该国家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是2017年7月1日。二十年前的今天,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荡涤百年屈辱,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一国两制"新征程扬帆启航。这是中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光辉记忆,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和胆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回归二十年,是"一国两制"从创造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的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创造性构想,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是不容动摇的政治原则。在中国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允许中国的几个特殊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香港、澳门、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收回香港、澳门主权,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中,发挥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指导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当前,重温这一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哲学光彩的思想,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国两制”的辩证构想“一国两制”的产生,有一个长期酝酿、不断明晰的过程,起源于解决台湾问题,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香港问题的临近,便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加以尝试。其主要内容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14,(5):17-21
前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中国政府通过与英国政府的外交谈判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香港从此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了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前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中国政府通过与英国政府的外交谈判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香港从此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了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