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蒋建平 《现代领导》2007,(12):39-40
贞观四年正月,突厥再次进犯,李靖只带了精锐骑兵三千人从马邑出发.夜袭定襄城。突厥颉利可汗没有料到唐军会在天寒地冻之际发动进攻,毫无防备.定襄很快被攻陷。颉利可汗以为李靖这种重量级的将帅出现,唐朝必定出动了倾国的兵力,因此不敢迎战.主动向北撤退。  相似文献   

2.
为了期盼祖国统一,河南省沈丘县老城镇北吴营村台属李靖,冒着生命危险,孤身单骑先后穿越藏北无人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生命禁区”罗布泊、世界第三极地阿里高原。  相似文献   

3.
捋一捋北京宋庄艺术村的家史。1994年最先扎根的几位资深“村民”.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扛鼎人物。其中,“教父”栗宪庭和“光头”方力钩已然名满天下.但这花名册上少不了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此人貌似没前两位流行。怪就怪他缺一生猛雅号,艺术圈里的大佬是这样表扬他的:刘炜一中国当代最有“才情”的画家。  相似文献   

4.
兽界成立了个“兽才选拔中心”毛驴当上了这中心的主任。他执掌着选才拍板的权力,并且有他掌握的选才标准。骏马首先跑来应聘.带着他的档案和介绍信:“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跑起来如同疾风流云!”“历年历届的赛马会上,曾经多次荣获冠军!无论是拉车或是乘骑,全都是百里挑一堪当重任……”毛驴上前把骏马打量。看罢了头蹄又看腰身。最后摇摇头又摆摆手:“这马呀……这马不合标准!”“你看他这耳朵是这样小,看起来颇有点不够英俊!你看他这眼睛是这样亮,肯定是性格桀骛不驯……”接着黄牛入前来应聘。带着车族对他的推荐甘大:””…  相似文献   

5.
佐人 《现代领导》2006,(9):27-27
桓谭的《新论》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昔齐桓公外出,见到一座荒废的城址而打听道.有人告诉他:“这是姓郭的家族残留下来的废墟。”“郭氏家族如何只剩下了废墟?”齐桓公又问道。那人答道:“善善而恶恶焉。”意思是说由于尊重好人而讨厌恶人的缘故.桓公问:“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那人道:“尊重好人而不能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能铲除。那好人明白郭氏虽看重自己而不能任用自己,就埋怨他,恶人看见他贱视自己而仇恨他。”那人最后反诘道:“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相似文献   

6.
当今,华语歌坛灸手可热的“教主”要算周杰伦,可是他唱歌吐字素来含混不清。不过丝毫没有影响他红得发紫,反而成为一大特色。周董还很自鸣得意,跟篮球名将姚明联手作宣传时,在篮球上题词:“不要把歌词唱得太清楚。”记者们无不惊讶:是吗?周董这回倒毫不含糊地回答:“不错.把歌词唱得太清楚就不是周杰伦!”  相似文献   

7.
有位患者来我处就诊,说起自己的症状:“我就是怕热.特别是晚上,有时会热醒来,醒来就是一身的汗。”我问他平时是不是容易心烦、失眠、口于.他点头称是.说自己失眠多梦、喉咙干燥、眼睛干涩,动不动就心烦发火.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我又看看他的舌头,舌质红.搭搭脉,脉细而“数”(脉搏较快),便告诉他:“你这是‘阴虚’。”  相似文献   

8.
国外幽默     
邹进 《云南人大》2006,(11):47-47
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品德高尚,日常生活自始自终简单朴素.被人誉为“内行醇谨”。郑板桥诗文所述的日常饮食讲究节俭“白菜青盐籼子饭”、“窑碗成菜地瓜汤”.的确是他生活真实的写照.他还能种菜粮并喜欢歌颂农活:“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一畦菜熟一畦种,时时汲水提春瓮”:“拈来旧稿花前改.种得新蔬雨后肥”。众所周知,郑板桥的文人生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曾经自谑“顿餐不离盏,书画伴终身。”据说他在酒酣时作画格外有神。  相似文献   

9.
《淮海论坛》2010,(1):47-48
千余年来,五代的冯道一直受到訾议和诟骂。欧阳修骂他“可谓无廉耻矣!”司马光骂他“乃奸臣之尤!”王夫之说冯道“恶浮于纣、祸烈于跖”。胡三省说他:“位极人臣,国亡而不能死。视其君如路人.何足重哉!”还许多人认为:冯道是历仕五朝的“失节”之人:是没有气节的软骨头;是朝秦暮楚的不倒翁.是“二三其德”的“巧宦”……这一类的论调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和主导地位。千余年来.虽然也有人说几句公道话,但是声音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10.
在群众眼里,他是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在下属眼中,他是不事张扬、严谨平和、颇有人缘的“好领导”;在开发商眼里,他是办事爽快、雷厉风行的“好朋友”,以至于他案发后.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县里谁出事,也不会轮到他。”  相似文献   

11.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些发自人民内心深处的响亮歌声,随着我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推进.从农村根据地唱遍全国。唱到现在:老年人唱,中青年人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唱.不少国际友人也唱。  相似文献   

12.
知名画家吕登洪是沪上吴昌硕画派第四代传人。他的书域作品,以书法入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挥洒自如,一花一木无不生机勃勃,充分展示了既有吴派精髓。又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采。吴昌硕嫡孙、著名画家吴长邺看了他的书画作品后给予高度评价:“吕登洪好啊,他好在一枝笔,好在书法.完全是中国人的东西。”著名硒家曹用平也赞不绝口:“他是吴门传人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1):64-64
朋友喜得贵子。儿子刚学说话时,他天天对儿子说:“叫爸爸。”儿子跟着学,也说:“叫爸爸。”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习惯,见了他便说:“叫爸爸。”他没办法,开始纠正.现在天天对儿子说:“爸爸。”  相似文献   

14.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6,(10):46-46
著名文人黄永玉讲过一则笑话:有学生递假条给校长,上写“生姑父之岳父令返家,因生之岳父有女出阁。请准假若干。”校长发火,责备该生假条写得累赘,要求他“简言”!该生改答:“爷爷叫我回去讨老婆。”校长斥之:“胡扯到这样地步!”该生感到委屈.哭诉说:“无转折跌宕.不似做文章办公文样子……”  相似文献   

15.
电影《高考:1977》中。东北某农场推荐知青上大学发扬“民主”,通过投票,谁得票最多名额归谁,群众“公论”决定:谁能够扛起三百斤重的麻包走完指定的距离,大家就把票投给他.最终“大力水手”变成了“天之骄子”.使看似公正的公论成为最荒唐的儿戏。  相似文献   

16.
刘亚楼性烈如火,有绰号日“雷公爷”,在空军中可谓“热度”非凡:“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毛泽东说他“战功卓著”,林彪说他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自己说:“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  相似文献   

17.
侯松平 《黄埔》2013,(2):115-118
2011年夏,在新郑民盟支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笔会上,著名书画家、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王留民先生问我:“侯老先生好吧?”我答:“去年10月1日到孙中山校总理那里报到了。”他一愣:“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如实说:“老父亲临走前一再嘱咐,不要打扰任何领导和亲戚朋友大家都很忙.千万不要添麻烦。我们子女认为‘孝顺,孝顺’,就是顺着他老人家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自着“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69岁的李溥喃喃自语:“他从小就是有大志的人.能成为国家领导人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9.
此次赴海地执行任务,领导考虑到王树林业务熟练想派他去,但又担心他的身体不能承受长途飞行。于是征求他的意见。他很果断地说:“组织上信任我,我就去。”我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的装备.大多是他一手经办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曾诗赠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里面所提到的吕端.是北宋有名的宰相。宋朝是文人的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大夫历来瞧不起考不上进士而靠祖上的荫德人仕者。吕端靠父亲的关系当上小官.步步高升,领导满朝状元、进土出身的文人士大夫,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