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福利权是指国家向农民所提供的各项福利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待遇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它反映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一种权利关系。农民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享有与其它公民主体同等的福利权利,这既是现代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体现,也是公民社会个人权利意识的合理表达。由于中国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以二元体制为基础的农业积累,而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未理解向全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与政府统治权威来源这两者间的紧密关系,政策倾斜与观念滞后共同导致农民福利权长期以来被忽视,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突出瓶颈。因此,理解农民福利权的重要性将不仅能进一步深入认识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而且也有助于对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的整体擘画。  相似文献   

2.
生存权和发展权视角下农民工权利保护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工最深层次的问题是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农民工的生存权主要包括生命权、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农民工的发展权主要包括受教育权、参与权和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权。分析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机制,如农民工权利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救助机制、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法律机制、政府的行政保护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探讨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路径选择,以向决策层提供建言。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逐渐从"防范国家权力"的干预行政模式之下迈向了"通过国家的权力,向国家要求权利"的给付行政模式。正是由于行政模式的转变,现行行政诉讼法已经不能应对给付行政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受案范围过窄、诉权保护期限的功能缺失和原告承担证明责任的范围狭小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行政救助是指行政主体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权益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给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律关于行政救助的规定尚不甚发达,在实践中不时地发生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从一个案出发,结合中外相关理论及法律规定,仅就行政救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粗浅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凸显的弊端,特别是我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有关问题,分析产生弊端的根本在于立法理念的缺失。应当确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理念,即养老制度作为我国国民的福利权,应当作为一种人人平等的权利通过法律加以保障,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行政救助是指行政主体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权益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给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律关于行政救助的规定尚不不甚发达,在实践中不时地发生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从一个案出发,结合中外相关理论及法律规定,仅就行政救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粗浅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法范畴,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具有促成行政程序主体地位的平等化、驱使行政权力实际运作的理性化及保障相对人实体性权利的现实化等内在价值.获得通知权、卷宗阅览权、陈述抗辩权、申请权、委托代理权、获得帮助权、拒绝权等构成了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给付制度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现行行政给付制度仍有很多不足。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行政给付制度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行政给付法律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相对人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其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抄录、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政府拥有的信息公开请求的权利,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世界各国都用法律的形式对此加以规定,以保证公众的信息获取权。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需要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政…  相似文献   

10.
陈党 《学习论坛》2009,(2):74-77
权利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在我国现阶段,教育平等权已由"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但教育平等的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习机会权和学习条件权的不平等.为了保证公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国家作为教育平等权的义务承担者,应当通过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尽快地使这项基本权利从"法定权利"上升到"实有权利".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实事求是》2008,200(1):64-66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过程。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应该做到:在宪法中更加明确规定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加快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进程;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实现社会保险的跨越发展;建立完整的社会救助网络;加速福利社会化,消除“福利腐败”;重视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行政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权是大数据时代信息主体用于保护个人信息,在出现法定或约定事由时,要求信息控制者永久删除其相关个人信息的一种新型权利。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制定进一步强化了该权利在欧盟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被遗忘权作为个人信息权的延伸,与隐私权有一定的区别。针对被遗忘权这一舶来品,我国在引入该项权利时需要重点考虑并解决其可能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一权利目前并未植入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但是在现有的司法实践中保护此项权利已经有了相应路径可循,即遵循"非类型化权利涵盖利益""利益正当性""保护必要性"这三大裁判规则。  相似文献   

13.
论宪法上的经济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上的经济权仅指工人享有的、与劳动场所有关的权利,它是一种有别于古典政治宪法规定的财产权与契约自由等经济自由的权利类型,其实质是经济民主和经济公平.宪法上的经济权利不具有严格的法规范属性,仅作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行政机关采取措施的宪法依据,法院不可以强制实施.经济权利与传统经济自由权利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但注意对这一权利的保护可以弥补因推行经济自由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修补受到影响的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4.
王雅琴 《世纪桥》2011,(23):49-51
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是为制约行政主体的权力,保障相对方权利的实现,在行政程序中为相对方设定的权利。从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的关系中、从程序的独立价值中,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具有独立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法范畴,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内容是变化发展的,综观各国法律规定,相对人程序权利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七个方面,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程度权利同样是如此。结合当前我国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实践的现状,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相对人程序权利得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徐旭升 《先锋队》2010,(12):48-49
一是延伸权利保障功能。延伸、拓宽权利保障渠道,通过权利告知、审理助辩,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申辩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通过规范执行涉案款物的管理规定,保障当事人的财产权;通过及时办理解除行政处分和恢复党员权利案,保障当事人的政治权;通过积极稳妥办理申诉复查及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二是延伸审理治本功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为涉他合同之一种,第三人利益合同是以向第三人为给付为标的的一种特殊合同,与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附第三人保护作用之契约等相关制度均存在诸多差异。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和第三人有特殊的法律效力。第三人依合同对债务人享有直接请求权,并有权对债务人主张违约责任。合同债权人也同时享有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的权利。债务人须向第三人为给付,同时得以因合同而生的一切抗辩对抗第三人。我国《合同法》第64条未赋予第三人以任何法律地位,并非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代偿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债务人常由于给付不能的同一原因而获有给付标的之代偿利益,对于该代偿利益债权人能否请求债务人让与以清偿债务,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对此,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均已明确认可了债权人的该项权利,并被学者称为代偿请求权。文章对该权利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限制、性质与效力、举证责任、与易混淆概念的比较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适用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兰明 《理论学刊》2003,(2):108-109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我国《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一种权利。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进行的重组愈来愈多 ,为保障股东的地位及合法权益 ,强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保护正日益迫切和必要。一、股东优先购买权适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立法的角度看 ,我国立法中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 2 0条对股东优先购买权作出了非常原则的规定 ,但对于该权利的性质、特征却无明确规定 ,从而导致对股东优先权重要性的认识不…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是人类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性安排。在现代性福利谋划中,空想社会主义构想一种共同体式的福利抱负,并呈现出三重理论图像:在社会心理维度,空想社会主义视福利为营造安全感、归属感的途径,追求一种安全共同体的生活;在民生政治向度,空想社会主义将福利看作成员的一项应得权利,发出社会权利共同体的第一声呐喊;在社会建设层面,空想社会主义开列丰富的福利清单,设计出诸种福利模式,为成员生活提供幸福共同体的方案。空想社会主义共同体福利构想影响了自由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和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20.
了解权与隐私权都属于公民个人而非国家机关的权利,首先体现为一定的精神利益。隐私权是一种静态的、消极的、阻碍他人获取信息的权利;而了解权则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