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考量有限政府,可以将其展开为质、量、度三个层面.有限政府之"质"是指对政府权力控制必要性之理的探索,有限政府之"量"是指对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利之边界的划分,而有限政府之"度'的思考,是在质与量的对立与统一中来辨析:有限政府既不是"小政府"也不是"弱政府",更不是"无政府".  相似文献   

2.
李冬 《学习论坛》2012,(2):48-52
在政体意义上,《利维坦》和《政府论》的主题分别是拥护专制君主政体的"主权者"和为保护人民"自然权利"的有限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绝对权力思想向有限权力思想的转换有着作为必要条件的历史逻辑和作为充分条件的思想逻辑。本研究的理论目的在于,在国家理论体系上,两本书分别代表着国家中心主义的思想脉络和社会中心主义的思想脉络;在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层面,则意味着在国家权力得到保障以后,政府的职能适时地转向公民权利的保护上,而且由基础性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构成的公民权利是分阶段依次实施的。  相似文献   

3.
权力界限是有限政府的核心问题。从宪政法治来看,有限政府的权力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并应遵守法定权限、合宪和权能分工与制衡这三个原则;从民主权利来看,有限政府的权力界限应止于人民的授权范围,民主权利将约束政府权力;从市场经济来看,有限政府的权力行使应始终厘清“政府归政府”、“市场归市场”的界限,当好“掌舵人”的角色;从公民社会来看,有限政府的权力行使不能侵入公民私人领域,政府治理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利平等,社会能有效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5.
冯梦成 《世纪桥》2007,(8):48-49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6.
意义与局限:论中国语境下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谭兰英  杨梅 《新视野》2005,4(5):45-47
宪政框架下的有限政府,始终是支配西方社会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的特定语境,其基本的目标指向是责任与权力对称、质优价廉的政府。中国学者与地方政府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有重叠的部分,也有不尽相同之处,学者们偏重于对其作出宪政主义式的理解,而地方政府则主要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等角度来理解。由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某些偏差,需要我们作出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有限政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配置方面 ,存在着两种权力 ,一是市场权力 ,一是政府权力。前者以实现个体的经济目标为导向 ,后者以关心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权力的作用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 ,同时保证经济权力要求的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体现出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8.
有限理性与政府决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齐明山 《新视野》2005,(2):27-29
传统理论将人假定为全知全能的人,将组织也假定为全知全能的组织,将政府也假定为全知全能的公共组织,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由人构成的组织都有其局限性,作为公共组织的政府也不例外,所以这种假设不仅误导了政府本身,而且也使民众对政府决策有过高的期望。正是由于有限理性使政府决策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使得政府的决策同其他各种各样类型公共组织和私人企业组织的决策一样,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而不是理性决策。政府应该采取扩展理性的方法减少有限理性,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9.
陈孝兵 《理论学刊》2003,3(5):42-46
有关市场有限理性 (非理性 )的考察 ,旨在澄清市场制度的特征及其弱点 ,而不是为“市场神话”的完美性辩护。市场有限理性的确立 ,要以“经济人”的道德理性为出发点 ,以理性制约非理性 ,强化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持续高烧,热度惊人,虽经中央多方调控仍未见好转。究其病因,地方政府的种种有限理性行为是导致房地产"非常热"的病根之一。鉴于此,如何有效治理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行为是为房地产业"退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