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正尧舜时期,黄河流域洪水经常泛滥,危及百姓生活和生命安全。为此,尧命鲧来负责治水,鲧认为洪水之所以危害百姓,是因为没有把它管起来,所以,他管水的理念就是"堵",水来土掩,造堤筑坝,试图把洪水围住、管住,结果是洪水冲塌了堤坝。鲧管水九年都没有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后来,舜又根据百姓的意见命禹继续完成这个重大任务,禹接受鲧管水失败的教训,改管水为治水,变硬堵为疏导,顺应水向低处流的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2.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尧、舜时候,洪水泛滥,肆虐生灵,老百姓没有安身之所,尧帝命鲧去治水。鲧听信鸱龟的话,采用塞填的治水方法,结果不但没有把洪水治服,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鲧被赐死后,他的儿子大禹负责治水。大禹采用疏而不堵,趋利避害的治水方法,最终消除了水患。  相似文献   

3.
夏禹治水是一则古老的、深含哲理的传说。相传在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尧舜时代,中原地区洪水为患,浩浩荡荡,漫山遍野,人民不胜其苦。尧派夏部落的鲧去治理。鲧治水九年,用的是筑堤防堵的办法,但洪水一来,冲垮了堤坝,水害反而更加严重。鲧防堵失败,他本人也遭放逐而死。舜继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接受了他父亲防堵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和人民一起凿山导河,开挖沟渠,引导洪水向低处流,从江河归于大海。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未入,治水终于取得成功。人们  相似文献   

4.
上古时候,沧海横流,江河无序,洪水泛滥,百姓遭殃.洪水冲塌了房屋,淹没了良田,淹死了无数人.尧帝从群臣中选择能人去治理,人们推举鲧去干这件事.鲧采用筑堤堵水的办法,堵来堵去,这儿堵了,那儿又开了,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尧帝便把鲧处死了,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相似文献   

5.
《江淮》2010,(2)
<正>相传帝舜时代,天下遭遇特大洪水,鲧受命治水,采取"堵截"之法,结果堵不胜堵,水害更烈。后来禹接手治水,吸取其父治水教训,变"堵截"为"疏导",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7,(12)
<正>大禹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并因为治水有功而成为帝王。他的儿子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大禹的诞生尧帝时代发生大洪水,鲧盗取天帝的息壤阻拦洪水,激怒了天帝,天帝令火神祝融处死了鲧。鲧被杀之后,尸体一直没有腐烂。天帝害怕鲧复活,就派人用刀划开鲧的肚子。从鲧的肚子里飞出一条龙,直上云霄。这条龙就是鲧的儿子大禹。关于大禹的诞生有两种说法,这是其一。第二种说法是,鲧的妻子有莘氏住在汶川(今  相似文献   

7.
古代水利的三件要事说起水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大禹治水,会想到他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当、无果而终,先是被流放,后又被杀死。大禹临危受命,子承父业接过治水重任,一改其父治水理念,“因水以为师”,变堵为疏,长年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治水成功,使得“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大禹因此成为中国治水事业的圣祖先师,受到尊崇。  相似文献   

8.
[原文]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与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木共车)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矛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4,(6)
<正>【原文节选】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尚书·大禹谟》"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怠忽荒政……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官》【原文释义】舜说:"来,禹!洪水危急时,你履行诺言,完成治水,只有你最贤能;勤劳于国,节俭于家,为人不自满自大,只有你最贤能。"  相似文献   

10.
以邻为壑     
正语出《孟子·告子下》,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顺应水的本性进行疏导,所以大禹把四海作为水的去处。如今你治水,却把邻国当作沟壑,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禹与洪水”起源的新说“禹与洪水”的传说起源于东南,是近年来夏史研究中最令人瞩目的新说.虽则顾颉刚先生早在20年代就已提出“禹是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而“这个神话中心点在越”的假说,但顾先生当时作为疑古学派的主将提出这一假说的目的的并不是要正面论证夏族起源于东南,而是要否定“禹与洪水”传说的历史性,因此他从未对此进行正面论证,不久也就放弃了这一假设.但近年来出现的“禹与洪水”传说起源于东南的论说则不同,持此说的学者不仅承认夏史的存在和“禹与洪水”传说的历史性,并根据地质学界关于全新世海侵的发现,结合考古学和民俗学资料的综合考察,试图全面论证夏人起源于东南.并以海侵说来印证有关上古洪水的传说,从而对夏族的早期历史和“禹与洪水”传说的起源作了全新的解释.这些学者首先对传统认为上古洪水发生在黄河流域,大禹治水及夏人起源于中原的旧说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由于全新世海侵的发现,对于上古洪水由“水逆行”而引起的古说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海侵时水由海洋流向大陆与“水逆行”的现象正相吻合,而长时期持续的海侵对广大沿海平原的淹没也正是古文献记载中“浩浩怀山襄陵”大洪水的真实写照.此外,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的森林植被、气候条件等远较今天为优,也不  相似文献   

12.
恋上酒仙湖     
酒仙湖位于湖南省攸县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洣水支流,攸水上游,属山地地带。著名作家聂鑫森当年游览酒仙湖时,留下一首《酒仙湖泛舟》:“两岸青山相送迎,烟波烟雨绿晕红。无端鱼跃飞银白,添加画图几许情。”坐船游览酒仙湖,你会看见一座女神雕像矗立在酒仙湖畔,这尊雕像就是传说中的“攸女”。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及象征美丽化身的攸女,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方经常遭受水患,给百姓带来灾难。这时,尧帝派禹治水,他来到湘江支流的洣水和攸水,开始在这里治水。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与一位为官数十载的友人谈及为官时最大体验这个话题,他深情地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老百姓最有良心、最具爱心。给老百姓哪怕做了一点点事情,他们都会一辈子记住你的好处,念念不忘;而当你有难处时,他们会豁出命来保护你、支持你,这就是我们的老百姓!” 要想取得老百姓的这份真情实意,那只能是处处、事事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多谋福利。  相似文献   

14.
浑源县吴城乡麻塔村原党支部书记赵连华与麻塔村村民赵连芹、王进,以本村村民赵连义偷割赵连华玉米为由,将赵连义强行关押至村党员活动室,多次殴打致其死亡,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赵连华于2002年8月24日被浑源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另查,赵连华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违反规定,挪用专项资金,以权谋私,贪占集体财物。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赵连华开除党籍处分。在你的眼中老百姓不过是田埂崖畔的蔓草任你踩踏任你烧在你的心中老百姓不过是村外山上的羊群任你抽打任你铐在你看来法律不过是责罚“孩子”的棍棒职务不过是横行乡里的“权杖”仅…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 550公里,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山西,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在此建都。迄今为止有文字  相似文献   

16.
<正>相传,上古时期,洪水泛滥,负责治理工作的鲧采取封堵的手段应对,结果遭遇失败;而鲧的儿子禹则总结父亲失败的教训,使用疏导的方式治理洪水,成功驯服河流,造福沿岸人民。这就是富含哲理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当今,网络及其衍生品——电子游戏、短视频、社交平台、资讯App等,已成为时代浪潮。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合理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7.
正《战国策》载: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夏朝禹帝喝了这位造酒祖师仪狄的优质酒,明明知道味道甘美,却疏远了仪狄,并且再不复饮,更痛指:"后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国者。"禹之言虚掷了么?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为官清廉,在拒腐方面有独家"秘籍":把下属送来的鲜鱼,高挂在大堂屋檐下风吹日晒。从此,风干之鱼便成为活生生的教材,警示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必将广泛凝聚全党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深刻认识治水兴水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辟阐述了治水兴水的重大意义,深入剖析了我国水安全新老  相似文献   

19.
因为你旋转,所有的轴便因此而旋转了。你是一根没有被锈蚀的轴,仍然程光透亮;你旋转在乡村,山里便多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山里人畜饮水困难,担水要去几公里外的岩洞,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毅然掏出血汗的积蓄,请人在村前寨后打井;当归5日的水喷涌时,老百姓?..  相似文献   

20.
叔叔的牧场     
"哥!你好!我是拉木才让。听说你学过电脑,我阿爸让你帮他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果你现在有空,我开车来接你!"早晨刚上班,突然接到牧区弟弟的电话,我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