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在原苏联和东欧地区一度出现的“离俄近美”大潮中,白俄罗斯却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启动了俄白联盟。但由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建立一个什么样性质的联盟这一根本问题上存在分歧,联盟道路一波三折,存在着困难和变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俄白联盟建设的动因与过程,介绍了西方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对俄白联盟及其前景的评估,重点分析了俄白联盟进程中的问题与难点。本文认为俄白联盟的建立首先是出于地缘战略利益的考量,两国一体化任重道远。但无论出现何种政治变化,俄白都将致力于推动两国合作。  相似文献   

3.
从苏联解体迄今20年来,独联体内部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独联体组织四分五裂,另一方面是不同成员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上重新组合、加强一体化建设。普京提出在俄、白、哈关税联盟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基础上逐渐建成具有综合性质的欧亚联盟,使之成为促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新组织,以及俄追求"世界强大一极"战略的依托。俄着力推进欧亚联盟可能对中俄关系及中国与欧亚地区其他国家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并对上合组织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 ,俄白两国关系发展顺利。自 1996年两国开始联盟进程至今 ,已近 7年有余。俄白联盟框架下的俄白经济、军事一体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但很多不利因素导致俄白联盟发展很不稳定。这其中有俄白经济发展水平不齐、政治、历史等客观因素 ,但更多的阻力是来自西方及其扶持的俄白反对派政治力量。本文认为 ,尽管西方及其追随者对俄白联盟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 ,但俄白联盟仍有较大发展余地。  相似文献   

5.
苏联剧变后,俄白两国在短期内又重新走到一起,在过去10年中,俄白联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程,但是,近来,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特别是俄白两国对联盟国家发展的形式产生了严重分歧,这使俄白联盟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从长远看,这并不会使联盟国家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25日,俄白签署关于进一步统一的宣言、两国公民权利平等条约和两国为经济实体创造平等条件协定及实施细则。俄白决定在1999年制定出关于将两国合并为联盟国家的条约。俄白一体化的这一重大举措,颇引独联体和世界瞩目,反响较大。俄白关于建立联盟...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底以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个“兄弟国家”在能源供应价格问题上开始激烈争吵,俄罗斯大幅提高2007年对白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价格,白对俄则采取报复措施,对俄过境石油征收过境关税,并擅自截留俄供应欧洲的石油,导致俄对欧洲的石油供应一度中断,在2006年俄乌“天然气危机”一年后,俄白又出现了“断油风波”。虽然俄白最终达成妥协,俄对欧石油供应恢复,但俄白双方围绕能源问题所进行的争斗将对双边关系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俄白联盟关系面I临考验。  相似文献   

8.
后苏联空间地区化进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稳定性的特点。俄罗斯力图使俄白联盟成为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核心。俄白联盟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成为两国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莫斯科签署了《俄白联盟条约》,同时草签了俄白联盟章程及两国在制定和通过联盟章程问题的互谅备忘录。这是俄白两个斯拉夫国家向重新结为一体迈出的重大一步。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自 1 996年建立共同体以来 ,其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升级而一直不断向前发展 ,成为独联体范围内发展最快、档次最高的一体化 ,是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中坚力量 ,但从总体而言刚走过初级发展阶段。俄白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利益驱动和经济上的互补和依赖 ,因此 ,俄白经济一体化仍将继续发展并得到深化 ,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中仍将处于核心层次。但俄白经济体制、具体经济政策和法规的非趋同性以及两国经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等因素将制约其向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迈进。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使两国经济趋同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投资规模和商品出口并在“入世”问题上取得协调一致 ,才能使两国经济一体化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