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虽经屡次改革,但仍存不少弊端,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刻不容缓。本文笔者从扩大直接选举范围、竞争性选举、改进候选人提名、缩小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完善选举诉讼和监察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候选人介绍制度的几点设想●韩大元候选人介绍制度是整个候选人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代表的素质与选民参与选举的政治热情。因此,完善候选人制度的关键是保障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权和候选人的被了解权。而了解权和被了解权是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  相似文献   

3.
<正>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们一个根本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就当前几个迫切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民主选举直接关系着人大代表的素质和代议机构的功能,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年来,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度正在提高。但是,我国的选举制度还不够健全,笔者认为,当前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  相似文献   

4.
郭延军 《法学》2004,(7):105-110
我国选举法对选民联名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联名人数要求太低 ,对被提名者没有提出任何程序性要求。这种安排导致选民推荐的代表候选人数量普遍过多 ,且缺乏法定程序保证选举委员会最终确定的正式代表候选人能够反映较多数选民的意见 ,因而往往造成选民对选举委员会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过程的合理性乃至整个选举结果的公正性的怀疑。针对这些问题 ,《选举法》对有关条款应从以下诸方面加以完善 :提高选民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要求 ;增加候选人适时向选举委员会提出参选申请书或同意书的程序 ;恢复和完善选举法关于预选的规定 ,规定选举委员会必要时可要求候选人交纳一定数量选举保证金。  相似文献   

5.
选举制度是人大制度的基础,而目前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在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候选人的提名和资格审查、竞争性、选民的利益动机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如成立固定的选举委员会,改变目前的选区划分办法,改进提名推荐工作,增设代表资格审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选举与选民之间的利益联系,逐步扩大直选范围等。  相似文献   

6.
邹平学 《法学评论》2005,23(1):17-27
人民代表是代表机关的主体 ,代表的产生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 ,因而代表的选举产生机制构成人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完善人大制度首先应当关注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完善。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机制存在着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缺陷 ,表现在 :不具有中立色彩的选举组织对候选人的确定及选举过程的不适当的操控 ;宪法和选举法长期将直接选举停留在较底层次 ,没有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的觉醒而相应提高 ;选举主体的选举意识普遍淡薄、知情权缺位及被动式选举行为 ;被选举主体的利益和动机的错位、不纯现象与代表的政治职务严重不符。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了完善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是完善现行代表的选举程序 ,包括改进和健全现行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程序、增强选举的竞争性和公开性、适当推行与扩大界别选举制、改革代表名额分配办法、区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环节 ;二是适时扩大直接选举的层面 ,直至最终实现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7.
尚需完善选委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制度 翟峰 笔者认为,虽然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是法定的,但其只根据“选民的要求”才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规定,则使选举委员会能否主动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即成为难以把握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8.
按照法律规定,在人大换届选举中,代表可以联合提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近几年来,代表联合提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已越来越普遍。在联合提名者当选率有所提高的同时,在提名选举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因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认知、认同、完善联合提名制度已成为选举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选举制度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有待改革和完善,主要表现在:(1)法律对选举权利的规定不尽完善;(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有待于过渡到直接选举;(3)公民选举权还没有完全平等;(4)候选人提名程序不尽完善;(5)缺乏必要的竞争性;(6)选民和原选单位对代表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与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这一讲,我们继续阐述宪法框架下的国家制度。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规定。选举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权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投票程序、代表的罢  相似文献   

11.
选举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选举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健全代表候选人提名办法,提高代表素质,改进代表候选人介绍办法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崔英楠 《法学杂志》2012,33(9):110-114
代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在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一种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民主选举的真正有效与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本文认为"代表组成结构"充分体现了民主选举的优越性,将之作为选举前分配名额比例和选举中提出确定候选人名单的依据,并没有一种坚实的代表理论作为支撑。实践证明,千方百计落实事先设计的代表结构比例,反而会牺牲民主选举的真实性。应该以代表理论反思我国选举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改进与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使得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昱姣 《法制与社会》2011,(17):218-219
从实践的结果来看,一些地方的村民认为自己失去直接提名候选人的权利,选举是在指定的上届村委会候选人范围内,自己的投票是在"走过场",民主选举权利没有得到充分行使。导致村民选举过场化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目前的法律制度。由于村委会干部组成选举委员会,导致党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对选举新一届村委会候选人产生导向作用;由于允许原来村干部提名候选人,导致推行中就由过去的党组织提名候选人演变为村两委干部提名候选人;由于村民小组长的民主选举及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村民小组长的选举无法可依,安排随意。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选举是根据选举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的,如果程序不民主难以保障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贯彻实施,难以保证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从完善选举委员会组成程序、减少代表名额、用专职代表制取代兼职代表制、统一按居住地划分选区、提高代表候选人的条件、用"预选"的办法确定候选人、介绍候选人采取有条件的"竞选"、明确罢免代表的事项和理由、扩大选举权的司法保护范围等方面提出建议,以达到切实保障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选举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选举委员会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是修改后的选举法新增的内容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它是我国十多年来选举制度的实践总结,是实现选举公开、公正、透明的有效民主形式,这一规定作为民主选举的“后续”程序,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推进选举的民主化进程,保证选出满意代表具有实质性意义.应当在这次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地运用好。能否正确有效地运用好这一形式,不仅关系到立法的正确性,而且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重要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其民主意义、作用及其组织形式进行理论阐释和程序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天,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几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一件是有三位青年法学博士以公民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法律审查的建议书。另一件,在今年的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选举中,有四位公民分别在不同选区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直接参加了选举。其中邹家健的“自荐”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最新消息说,独立候选人王亮在其所在的选区以高票击败正式候选人当选,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这两件事件本身是互不搭界的,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公民的身份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这两件事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以及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都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选举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推选候选人环节上也都不同程度地由等额选举转向差额选举,使得选举的民主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从差额选举的实践来看,它作为一项新的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本文正是着眼于此,试图对差额选举制度的产生、作用以及发展作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进行基层政权的换届选举工作,多数地方是按照选举法规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的。但是,个别单位对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是由上面定个名单,而不经过选民的充分酝酿,就进行选举。这是违反选举法规定的做法。首先,我国选举法第28条明确规定,无论是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都必须经过选民或代表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或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之后,才能进行正式选举。这是我国选举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选举法》第五个修正案主要在三个方面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选举法律制度:第一,根据法治发展的成果与理念,将宪法的平等、公平与公正的理念体现在选举法的规范与体系之中,具体表现在实行城乡平等选举权;第二,尊重选民的民主权利,丰富民主生活,增强候选人的"透明度";第三,选举程序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20.
江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候选人从"内定"到推荐、从等额到差额的转变过程,是村民意愿与上级意图磨合的结果.村民参与选举的热情与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的预期以及他们对村委会的依附程度有关.基层政府在选举中既起到了积极指导又起到了变相控制的双重作用.这一个案对我们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乡、村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划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权限;应对村民代表会议的产生、权限及其运行加以规范化和细化;应将"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合法化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