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的全部内容向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开。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这说明,公开审判制度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些年的审判实践表明。公开审判对于增强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保证案件质量,保证司法公正,普及法制教育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各项活动的中心,是审判。而搞好公开审判则又是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活动的重心。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这在法院组织法第七条以及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零三条中,也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可见,公开审判是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活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因此,人民法院审理案  相似文献   

3.
公开审判原则作为三大诉讼法的一项共有的基本原则,在《宪法》中已经有所体现: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也在第11条中加以确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由此可见审判公开原则在我国诉讼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公开审判是现代司法制度确立的核心,也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离开了公开审判,就很难保证司法公正。我国宪法和三大诉讼法都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为彻底改变审判案件“暗箱  相似文献   

5.
1.建议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文。我国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第75条规定“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1978年宪法第41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的规定,实行群众代表陪审的制度。”而现行的宪法却只字未提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七八年下半年以来,全区各地人民法院认真执行宪法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的规定。特别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布以后,截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公开审判了一百起刑事案件。其中正副院长亲自公开审理的二十件,有辩护人为被告辩护的三十九件。通过公开审判,使审判人员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  相似文献   

7.
论公开审判     
法院审判案件要公开进行,对任何一个重视法制的国家都是一个原则问题。 公开审理是我国宪法原则 公开审判包括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这是审判工作的重心。审理案件要公开进行,不仅是法院的工作制度,而且是国家根本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早在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相似文献   

8.
公开审判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宪法、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等重要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公开审判的基本要求是审判要对社会公开,其核心是允许与诉讼无关的群众到场旁听。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五项规定:“公开审判的案件,先期  相似文献   

9.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早在一九五四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对此已经作了明文规定。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五条具体规定为。“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新颁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五条的规定与此相同,只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了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特作如下规定: 一、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 二、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案件,除下列案件外,应当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审判学的概念,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市判。根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审理和裁判案件是由人民法院负责的。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法是保障我国人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大法之一.现就民诉法中有关离婚案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一)关于离婚案件中的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民诉法第一百○三条规定:"人民法院民事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这是民诉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的好处甚多,人民法院通过公开审判的活动,把审判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  相似文献   

13.
<正>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依据宪法所确立的这一诉讼原则,进一步具体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  相似文献   

14.
五届人大常委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划问题的决议,实行公开审判制度是实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中心环节。早在一九五四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就规定了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重申了这一原则。人民法院组织法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了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特作如下规定:一、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审判。二、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案件,除下列案件外,应当依法一律公开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三)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四)经当事人申请,…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实行公开审判的制度。公开审判(包括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的核心是开庭审理。所谓开庭审理,是指由人民法院主持,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形式和顺序,查清事实,分清是非责任,对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开庭审理又称法庭审理,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一切案件的审理都应公开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第七十六条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七条均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弁护。”在审判实践中,我们确切不移地贯彻了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这项规定。我们贯彻弁护制度,为的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有利于无产阶级专政,有利于审判工作。通过弁护,协助法院全面地弄清案情,使案件得到正确、合法、及时的处理,从而达到准确、有力地镇压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宪法和法律还对人民法院的设置及其职权、任务、审判组织和人员、审判原则、审判工作程序等作了具体规定。这是我国审判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宪法适用是必要的,我国宪法适用的途径也是多样的,但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第126条的规定,已经明确地排除了人民法院适用宪法的可能,而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仅仅界定在法律的层面。让人民法院适用宪法处理案件,没有制度的空间。认真总结我国宪法适用的特点和规律,以务实方法推进我国宪法适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有多种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开审判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一般都要进行公开审判。这样做有利于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