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今年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展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讲述贵州从旧石器时代直至辛亥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该展览分3个展厅,面积近6000平方米,展出文物共计3503件/套,其中8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重点突出汉代设置郡县、明代贵州建省、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等大事件,提炼展示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民族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彰显贵州在历史长河中融入华夏核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对以红色沃土著称的贵州来说,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探索新时期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播规律,通过不断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手段;利用新兴技术,促使红色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拓展传统媒体空间,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传播红色文化;进行多维创作,鼓励创作网络文化等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一."多彩贵州"品牌创建2005年,为树立良好形象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在过去"公园省"、"文化千岛"等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多彩贵州"的形象设计。二.主题活动连年精彩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组织了10届分别以歌唱、舞蹈、小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为主题的"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和9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7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相似文献   

4.
许峰 《当代贵州》2024,(15):60-61
<正>以“四大文化工程”为代表的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实施,必将为贵州根脉、红色血脉、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贵州力量、提供贵州方案。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这是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四大文化工程”作为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举措,进展明显加速。省委何以提出“四大文化工程”?笔者认为,实施“四大文化工程”,是省委从历史、现实、未来3个维度作出的长远考虑、深远谋划,具体来说,就是赓续贵州根脉、红色血脉、中华文脉,以多彩贵州文化自信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相似文献   

5.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24,(16):78-79
<正>通过弘扬优秀贵州历史文化传统来加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我们在了解贵州历史文化的历史成因、文化内涵、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应充分探讨贵州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弘扬优秀贵州历史文化传统来加速贵州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从文通书局的儒典刊印到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古籍今译",再到如今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的"走出去进行时",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贵州出版界始终浓墨重彩。"贵州运用微电影、漫画、文化剧等传播传统文化,思路和效果极好,这是儒家文化开放、创新的一种表现。"在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上,贵州国学传播的举措和成效让来自全国文化、传媒、出版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赞赏不已。集中亮相惊艳书博会"你是最帅的青年作家!"10月16日上午,在大成殿礼仪广场贵州出版集团展位前,几位市民为来自黔南的张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充分挖掘贵州人文、历史、民族等特点,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守位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  相似文献   

8.
以土司文化为主流的贵州地域文化在黔东北、黔北和黔中等广大区域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贵州行省以及贵州地域版图的完善奠定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书林漫步     
正《贵州傩戏文化研究》刘大泯王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刘大泯、王义的《贵州傩戏文化研究》在充分剖析贵州傩戏文化源流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特别是贵州及其周边省市关于傩戏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中肯与深刻的研究述评。该书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贵州傩戏文化的传承现状、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社会功能,并对贵州傩戏文化与湖南、四川、重庆等省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苗族服饰经过千年的发展,款式丰富多彩,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贵州苗族服饰在美的形式中包含着苗族的个性品格、民俗风情、审美认识思想及苗族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苗族历史、苗族情感和苗族文化的载体,是苗族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贵州苗族服饰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苗族服饰主要分为黔东型、黔东南型、川黔滇型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个国家级新区和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民博会的永久办会会址,贵安新区以此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示贵安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并通过交流合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进一步开发。9月24日至28日,以"保护、传承、创新、开放"为主题的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在贵安新区隆重举行。3万多平方米的展区内,通过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贵州"锦绣计划"展等系  相似文献   

12.
黔风 《当代贵州》2005,(18):4-9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实现了"数百万人参与、数千万人关注"的目标,创造了我省历史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纪录.唱出了贵州人民的志气和信心,振奋了全省各族人民建设贵州的精神;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选拔了一批优秀歌唱人才;唱响了一批歌唱贵州的歌曲;挖掘保护了我省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扩大了贵州对外的影响;是展示贵州新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宣传贵州的一个系统工程,是引导群众文化娱乐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振奋干部群众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这次全省性的大型文化活动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读编往来     
<正>《当代贵州》编辑部:我是河南新乡的读者,最近几个月才接触《当代贵州》。贵刊涉及到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包罗万象,是我了解贵州的一个重要窗口。除了刊载重要的时政新闻以外,贵刊还有用散文式写法描绘贵州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的报道,没有印象中的严肃、枯燥。一篇篇小故事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贵州,看这些文章就好像置身贵州,让我这个外乡人倍感亲切。老百姓现在很关心民生问题,如今房地产行情变化较多,希望你们增加相  相似文献   

14.
发展贵州文化,要把立足贵州和走出贵州相结合。贵州有独一无二、很有特色的文化,有特色才立得住。要发展贵州文化首先要立足贵州,利用贵州的传统文化为贵州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都离不开创新发展。贵州民族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以文化的创新与创造推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一、深刻理解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内蕴文化创新是保持多彩贵州民族文化鲜活发展的源泉,理解民族、文化及多彩贵州的基本内涵是推进贵州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民族是一个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6.
贵州正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市民文化活动空间,提升区域文化内涵。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等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方面,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构建精神高地。本栏目将陆续推出"贵州文化新地标"系列报道,解读文化窗口如何浸润人心。  相似文献   

17.
2006贵州“外宣年”的实践生动地表明:思路决定出路、机制激发活力、实战锻炼队伍、实干打开局面;贵州文化的崛起,外宣工作的强力推进,切实增强了3900万贵州各族儿女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极大地树立了全省人民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自信心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筑起一座令人景仰的文明大厦。4月1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认准文化发展的路径,从贵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走新走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条发展之路。自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以来,贵州建设文化强省频出实招、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省文史馆馆长顾久认为,多彩贵州的文化有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在时间的更迭和空间的变迁中,贵州文化多彩的基因愈加多彩、深厚。在贵州多彩的文化中,有两个底色,一个是儒家式的"舍我其谁,勇猛精进",走出大山担当天下;另一个是道家式的"无为不争",敬畏自然,崇尚和谐。一儒一道,互补共生,孕育了贵州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2,(11):47
这5年,文化惠民工程遍地开花:县以上城镇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全省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这5年,文化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建成了一批重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这5年,特色文化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多彩贵州品牌亮相大洋彼岸,"贵州制造"的影视剧吸引亿万观众;贵州人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符号日渐清晰,获得了文化自信的贵州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与旱魔的鏖战中,"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