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君友  何蕾 《当代贵州》2016,(20):52-53
正承载厚重历史积淀,历经岁月长河荡涤,磅礴乌蒙高原和千里乌江孕育出的古老黔西,进入21世纪以来,正以昂扬的发展激情,乘风破浪的气势,在黔中大地上展开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文化:旅游之魂掀开黔西的历史,观音古洞、奢香古驿、阳明象祠、黔西古城、水西公园等文化遗存,无一不悠久厚重。  相似文献   

2.
<正>一提到福泉,许多人自然会想到磷矿,因为福泉磷矿资源丰富,是亚洲磷都。其实,磷矿只不过是福泉有形的"富矿"而已,福泉还有一座在全省乃至全国能占一席之地的无形"富矿",那就是2300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罢了。福泉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时机,以全省重点建设100个旅游景区——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为契机,依托境内福泉城墙、葛镜桥等文物,深入挖掘三丰文化、商贾文化、古城文化等旅游资源,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建设年"  相似文献   

3.
金沙县位于毕节地区东部,地处乌蒙山脉与大委山脉过渡地带。东临遵义、西及西南界大方,西北接毕节,东南邻修文、息烽、黔西,北至仁怀及四川古蔺等县(市),土地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有汉、苗、彝、布依、仡佬等民族。金沙之名源于县内金宝屯、沙溪坎两地名。今金沙境, 元明分隶水西、播州两宣慰司,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 分隶大定、遵义两府。民国时期分隶黔西、遵义两县。民  相似文献   

4.
大方县位于毕节地区中部偏东北。东临黔西,北 枕金沙,西抵毕节,南隔六冲河与纳雍、织金相望。土 地总面积3502.1平方公里。有汉、彝、苗等民族。 大方之名缘于筑城将官姓氏。明崇祯八年(1635), 副将方国安奉命筑屯军城堡。建成之后,取名大方。元 明两代,均为水西(贵州)宣慰司属地。清康熙四年 (1665)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平西王吴三桂诛杀后,次 年"改土旧流",设大定府于大方城。康熙二十六年 (1687)大定府降为大定州,雍正八年(1730)大定州复升 为大定府。民国3年(1914)改大定府为大定县。1958年 因大定县有歧视少数民族之意,改名大方县。  相似文献   

5.
周春荣 《当代贵州》2013,(16):52-52
"纳雍"得名于境内的纳雍河。纳民,接纳庶民也;雍熙,和乐升平也。认识纳雍,这是绕不开的一个切口。《纳雍县志》描述:纳雍形似山羊,"头西尾东,侧卧于乌蒙山系东南麓、六冲河与三岔河之间。"有山就有了阳刚,有水就有了妩媚。在山水之外,在大地之上,在卷帙之间,如果用一条线串起纳雍自古至今的重要历史与地理,自然就是一串珍珠!纳雍多文物,更多历史,水西双桥、卧这古城遗址、果伟桥、猴儿  相似文献   

6.
<正>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之称的石阡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瞩目。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禀赋,让"醉美石阡"声名远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万寿宫、府文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夜郎古温泉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省100个重点景区——佛顶山景区;国家湿地公园——鸳鸯湖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寨楼上民族民居风景区、六合文化尧上民族文化风情景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全省100个重点景区温泉健康养生城……区位独特、生态良好,拥有历史文化、温泉  相似文献   

7.
<正>江化远老人身体力行地守护隆里古城、传承"孤岛文化",因为"这是一辈子看不够、呆不腻的故乡"。锦屏县隆里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第六子朱帧率领大军镇压黔东南清水江一带苗、侗农民起义后,在锦屏隆里设置地方军事组织——隆里守御千户所。中原九省汉族迁居于此并繁衍后代,在少数民居聚居地区保存了原有习俗和古城镇风貌,因此隆里古城也有"汉文化孤岛"之称。一位名叫江化远的老人,身体力行保护与传承"孤岛文化",并让其走  相似文献   

8.
袁华 《当代贵州》2013,(16):50-50
织金古城,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中的名胜区,指的就是织金古城。名镇之名,或许更多得益于她的古建筑,得益于古建筑与山水的和谐之美。翻开《平远州志》(织金古称平远),织金古城可谓古建筑、山水各一半,名胜古迹多达70余处,据称甚于省城贵阳。其中名气大的就有"四庵"、"四寺"、"四阁"、"四祠"、"八大庙"、"三塔"、"十一桥",且为清明所建,多是康乾盛世构筑。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5,(9)
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塑造公共意识、促进产城融合,因而成为城镇化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人与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质量的应有之义。据此评判,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划理念落后,供求矛盾突出;追求宏大平整,破坏自然肌理;割裂历史文脉,丧失文化个性;突出审美价值,忽视人文关怀;排斥弱势群体,加剧社会隔离等。为此,政府应把政策干预的重点放在四个方面,即挖掘私人资本与资源,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形成个性鲜明的公共空间;转变设计理念,强化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发挥非政府机构作用,建立公共空间的大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苏贵全 《当代贵州》2013,(16):47-47
黔西,杜鹃花都。这是一片流光溢彩、色彩斑斓的杜鹃花海;这是一个神奇迷人、梦幻瑰丽的童话世界;这是一张魅力四射、青春靓丽的给力名片;这是一座温馨多情、时尚浪漫的新型都市。自古黔西一枝花,这就是俏丽俊秀、妩媚娇艳、情深意浓的杜鹃花。黔西是一枝花。五六十万年前的、与北京周口店同时被称为"北周南观"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黔西观音洞,是这枝花的根。古老淳朴、源远流长的观音洞文化,滋润了这枝  相似文献   

11.
<正>晋江在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中,牢牢抓住打造"人文之城"这一精神内核,把握"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丝先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将文化建设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保护文化根脉、激发文化活力,切实让群众享受到文化之福、文化之惠、文化之美。把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晋江把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城市历史、自然风貌、人文个性,来定位城市的文化形象,把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2.
《红旗文稿》2013,(5):2+42
贵州省黔西县以其特有的旖旎风光、宜人的气候、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的旅游爱好者。黔西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建设,以旅游产业引航县域经济发展。文化为魂,城市旅游领航起飞。近年来,黔西县加大对城市旅游文化的挖掘,以穿城而过的水西河为主线,把水西公园、水西古城、  相似文献   

13.
正山青,水绿,天蓝,地洁。黔西有大美,自然山与水。山水之间,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品牌,彰显着独特的山水奇观。一次黔西之旅,就是一次天朗气清、湖光山色的印象之旅。飘芳竞艳、灿若织锦的柯家海子,风光旖旎、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秀胜漓江、雄冠三峡的乌江源百里画廊,俨然一幅幅美不胜收的自然画卷。有磅礴神奇的自然风光、有深邃幽远的历史文化、有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有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黔西更加显得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旅游资源的富集,让外界留下了更多期待的目光;守住发展和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因文化而富有内涵;文化因历史而显得厚重。穿越历史时空,毕节的文化久远而深邃。黔西观音洞的化石、赫章可乐的墓葬。威宁中水的青铜,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天空。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等原生态舞蹈,彰显着乌蒙腹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夜郎史传》、《水西悲歌》、《支嘎阿鲁传》、《奢香夫人》等作品,讲述着交迭演绎的精彩传奇。  相似文献   

15.
正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滔滔不绝地流经江淮平原中部重镇清江浦,与入海的古淮河相遇。两河汇合处,有一座人杰地灵的文化古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淮安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是古代漕运、盐政要津和南北对峙的兵家必争之地,曾与苏州、杭州、扬州被并称为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称。1914年,淮安府撤销,山阳县更名为淮安县。  相似文献   

16.
正宜宾拥有2200年建城史。在这片热土上,传统文化、悠久历史、自然风光与廉洁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各个区县既有古迹,又有新景;既有廉,也有史;既有景,也有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宜宾清廉地图"。屏山县——马湖古城据屏山县志等记载,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设马湖府,治领一县五司即屏山县、泥溪、平夷、蛮夷、沐川、雷波五个长官司。马湖古城沿金沙江而建,在南、西、北面建  相似文献   

17.
正历时100余天,"月月有安排,天天有活动";文化活动季、旅游活动季、体育活动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有人说,这是一次文化旅游的盛宴;有人说,这是一次青海形象全方位的集中展示;更有人说,这是一次全省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朝着"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奋斗目标,努力创造以"四个转变"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8.
大美毕节     
喻丹 《当代贵州》2013,(16):3-3
毕节有大美。大美在山川。毕节的山伟岸奇绝,毕节的水壮阔灵动:杜鹃花千山铺锦、恣肆磅礴,阿西里西山韭菜花万亩绵延、雄豪壮伟,织金洞天地美景一洞收,草海水天一色幻如梦……无不风姿绰约,与世迥然。大美在历史。几乎每一个时代,历史与自然对黔西北大地的人文眷顾,都会在毕节写下一段精彩的篇章,留与后人宝贵的文化财富:黔西观音洞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明的起源地;赫章可乐、威宁中水考古遗存彰显了夜郎文明的辉  相似文献   

19.
水西古韵     
李渡 《当代贵州》2011,(16):45-45
贵州高原的山水,孕育了水西大地深邃幽远的历史文化、举世无双的自然奇景。  相似文献   

20.
织金县位于毕节地区南部,地处乌江上游。东临清 镇、平坝,南连西秀、普定,西接纳雍、六枝,北抵大 方、黔西。有汉、彝、回、苗、白、布依等民族。 织金源自古彝语地名。曾先后译作直溪、直金、只 鸡等。元代起称织金,有织金城、织金箐、织金河、织 金关等地名。明代织金城改名北喇城,元明均为水西宣 慰司属地。清康熙四年(1665),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平 西王吴三桂诛杀,"改土归流",次年设平远府于北喇城。 康熙二十二年(1683),降为平远州。民国二年(1913)改平 远县,次年再改名织金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