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来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22日在白宫举行会谈。会谈主要涉及美日同盟、朝鲜核试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等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从会后发表的声明看,会谈成果有限。在钓鱼岛争端造成中日关系紧张之际,美国似乎刻意让此次会谈保持低调。尽管两国领导人多次强调美日同盟的重要,但实际上两国关系非常微妙。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8月4日,美国向联合国正式提交了退出意向书。美国的行为不仅对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努力造成了巨大打击,而且对全球气候治理及其背景下的美欧关系及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社会在齐声谴责美国罔顾国际道义和大国担当的同时,也把领导全球气候治理的希望寄托于中国身上。这种突然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需要中国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3.
984年月日日,中英举行了第13轮会谈;月日、日,举行了第14轮会谈;月日、日,举行了第15轮会谈;月日、日,举行了第16轮会谈;月日、日,举行了第17轮会谈;月日、日,举行了第18轮会谈;月日、25日,举行了第19轮会谈。香港评论家指出,这7轮会谈平均每两周一次。会谈主要内容是1997年前过渡阶段的问题。④从轮会谈开始,中国的立场是过渡时期要确保香港繁荣,而要有利于过渡到1997年后成立特区,港人治港,田荣能够延续下去。过江期内中英互相协调磋商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协议执行,有利于过渡期间香港之繁荣,有利于中英友好。英国的态…  相似文献   

4.
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来自中国的沙祖康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作为一名外交官,沙祖康曾多次代表中国参与多边裁军谈判、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等国际会谈,被誉为与唐家璇、李肇星齐名的中国“外交三宝”。  相似文献   

5.
旨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北京第二轮六方会谈2月25日在北京举行。从与会各方代表团团长简短发言中可以看出,这次会谈的特点:第一,各方均十分重视来之不易的会谈机会,都希望会谈有一个好的结果;第二,各方都为这次会谈作了充足的准备,并拟好了各自准备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第三,各方在表述自己原则主张的同时,都表示了一定的灵活性;第四,各方都希望这次会谈进入实质性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1972年9月25日至28日举行的中日政府首脑谈判,对实现中日建交起了关键性作用。正式谈判共进行了四轮:第一轮谈判,以日台关系和中日关系中的非排他性问题为谈判核心;第二轮,紧紧围绕战争责任、结束战争状态、战争赔偿及革命输出问题;第三轮,讨论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并交换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第四轮,商讨如何结束日台关系和处理日台断交后双方非官方的经贸往来问题。双方在谈判中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既坚持立场,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失灵活性,最终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直接推动了中日两国联合声明的签订和发表,实现了中日建交。  相似文献   

7.
在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中,有几位来自大学的代表,其中一位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经济与管理系主任邹骥教授。作为代表“77国集团国加中国”的“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专题的首席谈判专家,几年来邹骥与欧盟集团及以美、日、加、澳、新、挪组成的“伞型集团”代表之间进行了艰难的谈判。谈判多次通宵达旦,一次竟连续工作39个小时。谈判的推进,表明中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介入国际经贸与环境规则的制定过程,在广泛的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能源、环境、科学技术与外交等诸…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1)
[原?文]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出?处] 出自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相似文献   

9.
《江淮》2005,(7)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 苏、中各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附近的一座古 老庄园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会议规划 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廊,解决了联合国 建立的主要问题。会议在讨论安理会的组 成时,美国最初的方案是由4个常任理事国 和7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后来又提出吸收 法国作第五个常任理事国。苏联认为把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暂时限定为四大国,以后  相似文献   

10.
陈伟明 《唯实》2015,(5):92-94
TPP的由来及发展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最初源起世纪之交美国所倡议的P5,即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新加坡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但是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践,然而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的热情未减。在2002年举办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三国首脑宣布"太平洋三国更紧密经济伙伴协定"谈判正式启动。文莱随后在2004的第二轮谈判中成为观察员国,并在2005年4月成为正式谈判方,P4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1.
经过2年的艰苦谈判,美国和日本在6月28日终于就汽车贸易和开放日本汽车市场问题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从而避免了一场美日汽车贸易战。 近两个月来,美日汽车贸易谈判进入紧张激烈阶段,双方在汽车贸易纠纷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谈判不断升级。美日总统、首相、外长、部长都卷入了这场涉及两国经济利益的谈判。从美国首都华盛顿到举行西方7国首脑会议的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一直到日内瓦前两轮的谈判始终未能打破僵局。在此情况下,美国5月中旬宣布对日本要实行超级“301条款”的贸易制裁,即要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26日,间隔了13个月的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终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到8月7日,会谈出现了暂时休会的状态。这种不同以往的休会方式,一方面说明了各方均希望谈出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会谈的艰难。要想弄清楚美朝之间的分歧所在,以便对会谈未来的发展有所预测,就有必要从头了解朝核问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让全球目光都集中在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最后一天,迫使美国签署了《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为今后气候变化谈判指明了方向、设定了时间表,商订了《京都议定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11月13日至15日,中越举行海上问题会谈。双方就今后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南沙争议的工作程序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会谈纪要》。 ●11月1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发言时指出,安理会改革应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作用,维和行动应纠正编离国际关系准则倾向。 ●11月15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议会宣读政府施政纲领时说,英国要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合作,促进香港1997年平稳过渡。 ●11月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大阪举行。18位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会议。通过了《大阪宣言》和《行动议程》。  相似文献   

15.
1950年5月16日中午1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应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赖伊之约,与他进行了大约半小时的会谈。关于这次会谈的情况,赖伊在5月17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作了介绍。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大使王稼祥的谈话是否具有积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极力阻止中共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为巩固战争胜利成果,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苏、英、美三国和中、英、美三国先后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四国详细讨论拟定了组织联合国的建议案.随后,中、苏、美、英四国于1945年3月15日分别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大会,邀请曾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的国家和1945年2月1日前向敌宣战的国家派代表出席联合国首届大会,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  相似文献   

17.
王熙章 《世纪桥》2008,(17):37-40
<正>1958年7月31日,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因6月20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给中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所以这次赫鲁晓夫访华,机场上并没有举行欢迎国家元首的正规仪式,中方也没有致欢迎词和欢呼口号。前往中南海怀仁堂的路上,大家也没有讲什么话,整个场面比较严肃。随之,会谈桌上,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进行了正式的交锋,酒桌上  相似文献   

18.
<正>据10月7日的《新京报》报道,由美国主导,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12个国家参与的"跨太平洋战路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5日达成一致。不过,据相关报道,由于还需经过正式签字和各国国内法律程序,因此不确定协定最终是否会顺利生效。TPP是一种多边自贸协定,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在TPP的各项规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条款是"零关税"——TPP原则上要求成员国之间进行贸易时,取消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经过艰苦的谈判形成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国际气候机制。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是国家间的利益博弈过程,本文尝试用博弈论来分析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20.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所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