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民法典的编纂历经近百年,饱受各种因素之影响,于学派林立的夹缝中而诞生,之后历经百余年而经久不衰,其影响之广意义之大,无与伦比。在当前中国制定民法典之际,重新回顾德国民法典编纂历翟,对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历史背景、学术论战等都对我国有着重要启示。德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也将继续影响我国民法典的体系安排。  相似文献   

2.
《奋斗》2020,(12)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有关户籍、工商业、合作社、城市房屋、合同等方面的一批法令。我们党还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中外  相似文献   

3.
目前正值我国民法典制定之时 ,民法学界对民法典内容、体系编纂等理论问题存在较多的争议 ,文章认为 ,编纂民法典内容、体系的标准既不是民法调整对象的“重要性”、民法典的“创新性”或“进步性” ,也不是民法调整对象与“人”和“物”的“关联性” ,而是民法调整对象自身固有的属性。为此 ,作者提出民事主体资格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组成部分 ,其共性问题应当规定在民法典的总则部分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结果而非民法调整的对象 ,并构成民法典的全部内容 ;民法典的分则部分可由产权编、债权编、继承权编和人身权编组成 ,其中产权编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 ,人身权编包括人格权和亲属权。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的制定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法文化条件。民法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质,而我国的传统社会却严重缺失这种特质。这样,如何在民法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借鉴西欧真正意义上的民法文化,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高慧铭 《唯实》2011,(6):68-73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从罗马法初露端倪,法国民法典制定后出现著名判例,而德国民法典正式将其确定为一项原则,继而瑞士民法、苏俄民法、日本民法和我国台湾民法等均以原则的形式规定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我国很多著名的民法学家也主张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规定为正在筹备的民法典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迎来"民法典时代"。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的我国98岁民法学家金平教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参加了我国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从放牛娃到法学家以金平的名字命名的"金平法学成就奖",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诺贝尔奖"。他在民法调整对象问题上率先提出的"平等说"理论,为民法划定了一个科学的调整范围,被1986年制定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5)
<正>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部分,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总纲,起统领性作用,担负着为整个民法典确立核心价值的重任,必然要凝聚价值共识,体现时代精神,回应公众关切。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向社会公布,将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民法作为成文法国家中民事领域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8.
黄金桥 《实事求是》2006,192(5):70-72
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证明:发展商品与市场经济需要制定完备的民法特别是民法典,民法典是民法精神的文本载体。民法精神集中归结为民法的理性、民法的理念和民法的理想。在目前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尽快制定民法典,民法规范中蕴涵的民法精神对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邹红 《探索》2002,1(5):142-144
健全的意思表示必然导致法律行为成立生效,但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却会导致法律行为产生不同的后果。中国要制定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法典,应该从立法体例、概念、内容几个方面完善对意思表示瑕疵的立法规定,同时还应参照大陆法系民法在不同时期对意思表示瑕疵规定不同法律后果的价值选择,结合我国法律传统、现实社会要求和世界民法发展趋势在我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正确反映这一追求。  相似文献   

10.
党史资讯     
<正>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我国将于2020年完成全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3月15日新华网·由国家工商总局开发建设的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于15日正式上线,消费者在平台上登录注册后可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  相似文献   

12.
解决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理想方案是制定全国统一的实体法和区际冲突法。现实途径是在《民法典》中进行专章论述,类推适用国际私法方式,各法域分别制定自己的区际冲突法,以及把国际条约的适用条款转换为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民政部的相关统计,从1987年到2017年我国离婚数量从58.1万对增长到437.4万对,在31年间上涨了6.53倍。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既往的离婚程序过于简单,在实践中存在很多草率离婚、冲动离婚的现象。对此,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中制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4)
<正>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民法总则共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206条,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5.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重大政治变革在法律上的反映,就是1804年《拿破仑法典》的出台。《拿破仑法典》也称《法国民法典》,因为当时的第一执政拿破仑参加了该法典的制定,为了纪念拿破仑的贡献,《法国民法典》于1807年和1825年两次被命名为《拿破仑法典》。 一、《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决定了我国政府治理范式、民法典的内容。民法典是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治理的重要依据。民法典通过赋予社会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为政府治理的多元化主体结构提供制度前提;通过构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为社会主体参与政府治理提供有效方式;通过设定治理主体行为规则,为治理主体互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肯定非正式规则的效力,为政府治理创设非正式制度提供借鉴,进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于飞 《前线》2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其核心要义是维护人民权利。民法典是人民的权利法,民法典对民事权利全面系统的规定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基础。公权机关既有贯彻实施民法典的职责,又有不侵害民事权利和积极实现民事权利的义务,依据民法典处理好民事权利与公权力的关系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关键,加强民事司法活动是维护人民权利的保障。要在实施民法典过程中,不断维护和实现人民权利。  相似文献   

18.
喻磊 《求实》2004,(8):75-77
中国民法典是调整我国民商事关系的基本法典。其编纂历史表明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最大而又最难的立法工程。与我国宪法、刑法等其他基本法典编纂情况不同 ,中国民法典自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几经波折 ,然而几代共和国人对她孜孜以求。因此 ,科学论证中国民法典编纂的社会基础、价值基础及技术基础 ,是为当前我国民法典编纂提供理性支持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是衡量和决定民事立法成败的基本标尺。作为民法典开篇的《民法总则》遵循了唯物史观,彰显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开启了我国当代民事立法实践的新篇章。随着我国民事立法实践的深入推进,系统的、完整的民法典的编纂也必须自觉遵循唯物史观。民法典的编纂必须体现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保持法的相对独立性,形成立足于我国实际、展现时代特色、彰显民族特色、集统一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民法典,真正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王冬梅 《奋斗》2021,(1):17-19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它承载了新中国70多年发展的积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