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土、挖沟、施肥、移栽……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毛田村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贵州湘黔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流转500亩土地建成的,种植的中药材有白芨、丁黄金、玉竹。"毛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梁益敏说,这是砚山镇因户施策,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措施之一。务川自治县脱贫攻坚大决战誓师大会召开后,"砚山战区"结合脱  相似文献   

2.
<正>施秉与"贵州百灵"共建万亩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标志着施秉的太子参种植将进入规模化时代,同时也是施秉唱响"西南药城",构筑药材种植产业化之路的第一步。11月10日,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百灵)与施秉县人民政府"施秉县太子参种植项目示范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施秉县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李永香在一师四团几乎家喻户晓,是一位集种植、养殖于一身的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是一位为人友善、诚心待人的老军垦的后代。李永香在十二连率先打造了一个216亩的吊干杏园,主要种植吊干杏,时称"吊干杏第一家"。如今,李永香夫妇在120亩农庄型吊干杏种植基地养羊,搞农家乐。她说,现在离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她与爱人马双林从承包果园、养殖奶牛起家,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  相似文献   

4.
施秉与“贵州百灵”共建万亩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标志着施秉的太子参种植将进入规模化时代,同时也是施秉唱响“西南药城”,构筑药材种植产业化之路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空烈村一组林世凤工天25天,三组杨秀芬工天16天,三组杨窝当工天17天……请你们核对一下自己的出工天数,并在你们的相对格子内签字或盖手印。"榕江县两汪乡空烈村委会连日来热闹非凡,永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曾凡林正在与群众核对到茶园务工天数。两汪乡永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空烈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村贫困户"特惠贷"资金入股合作社用于发展白茶种植、油菜种植、蜂蜜养殖等产业。  相似文献   

6.
3月24日,记者走进贵州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禾农业)的金植园基地,基地务工人员谢美兰正忙着给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铁皮石斛浇水。津禾农业是一家从事铁皮石斛种苗选种、育种、育苗、种植、产品研发、营销于一体的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其金植园基地位于盘州市盘县坪地乡柏木嘎村,2012年开始种植9个种植大棚,占地6.9亩。  相似文献   

7.
正绥阳辣椒产业经过多年规模化发展,现已形成北部黄杨小米辣种植区、南部绥阳朝天椒种植区、中部干椒和鲜椒混合种植区三大辣椒种植区域,建成3万多亩优质辣椒种植基地,示范带动农户种植20多万亩。在"中国辣椒之乡"绥阳县,辣椒产业长期占据农村经济发展主导地位,尤其在今年全省脱贫攻  相似文献   

8.
正5月15日,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推进会通报,2018年全省刺梨产业带动108.3万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增收2000多元,刺梨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刺梨是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贵州是最早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民间利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18年,贵州刺梨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55万亩,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贵州也是全国唯一把刺梨野生变家种并大规模推广的省份。全省现有15个县规模化种植刺梨,主要分布在六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贵州蓝莓种植面积达16.3万亩,产量达3.5万吨,目前已成为中国蓝莓第一大省。盛夏时节,麻江乌卡坪蓝莓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内,蓝莓挂满枝头,这里的群众迎来了"甜蜜收获季"。贵州蓝莓从2000年首次在麻江引种试种成功,经历攻克育苗技术难关,目前蓝莓产业全面"开花结果"。从小小的蓝莓鲜果到蓝莓酒、蓝莓酵素、蓝莓干、蓝莓胶囊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蓝莓产品进入市场,一个个小浆果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走向大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0.
正自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开展以来,沿河自治县板场镇凝聚正能量,着力打好"四场硬仗",力争实现2500人脱贫,为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板场镇坚持集中连片发展,适度规模种植,长短结合推进,全镇已建成南丰蜜橘基地2500亩,油茶基地2000亩,琯溪蜜柚基地2000亩,百合、花椒等中药材基地1500亩,茶产业基地1000亩,软籽石榴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1000亩,魔芋基地200亩;  相似文献   

11.
贡井区建设镇已建成自贡市的"龙都"早香柚种植基地、奶牛饲养基地、肉免饲养基地和肉羊饲养基地.全镇已成片种植优质水果"龙都"早香柚1000余亩,丰水梨、果王枇杷400余亩;饲养奶牛464头,鲜奶产量占全市的1/3;年出栏肉兔30万只,饲养肉羊1200只;年均人平纯收入2226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辣椒作为全省十二个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发展,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践行"五步工作法",推进辣椒品种、种植、加工、流通、市场、品牌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全省辣椒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贵州明确到2021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产量650万吨,产值230亿元,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150万亩,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匡奇燃 《当代贵州》2022,(38):46-47
<正>黔西南州现有蔬菜种植规模化基地14.3万亩,其中100至500亩坝区11个,500至1000亩坝区27个,1000亩以上坝区14个,主要种植菜心、花菜、香葱、茭白等,涉及经营主体93家。今年上半年,累计种植蔬菜108万亩,累计采收145.1吨,产值达41.5亿元,商品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作茧为致富,有钱大家找"是李先义的口头禅,自2020年公司成立以来,李先义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蚕桑产业核心区。目前,桑园面积扩大到2800亩,并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基地、大蚕共育基地以及蚕丝被手工加工车间等设施。[人物简介]李先义,在外务工20多年,2018年,他是大方县合庄森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0年,他是贵州黔森众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15.
陈颖 《实践》2008,(10)
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万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占臣,刚刚三十出头,就连任两届,深得群众爱戴。来到居力很镇万宝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建起的10个食用菌大棚和60亩红干椒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6.
<正>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突出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三大战略任务,推动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威宁落地生根,努力把威宁建成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中国南方马铃薯种植基地、中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南方高原生态苹果基地、贵州绿色能源基地和云贵川毗邻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一、要在贯彻精准方略中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7.
3月25日,在七星关区八寨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翻土、栽种、覆膜,互相配合栽种刺梨苗。八寨镇是七星关区万亩刺梨连片种植示范镇之一。去年以来,八寨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刺梨种植,在5000亩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5000亩,形成了万亩连片种植基地。从2月初开始,八寨镇就采购了36.5万株刺梨苗和2吨地膜。  相似文献   

18.
赫章香葱     
正2016年,赫章县引进贵州新农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松林坡乡,建立香葱种植基地3320.8亩,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秉承绿色、合作、共享、示范的发展理念,建立了"11235"扶贫带动机制,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成效明显。基地根据每个市场的不同需求,细分为广州园、长沙园、浙江园、重庆园、上海园  相似文献   

19.
谌贵璇 《当代贵州》2024,(11):56-57
<正>安顺创造性地谋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和一流旅游城市,全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安顺,地处黔中腹地,寓意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安顺这片热土,富含着敢为人先的基因。从1978年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农民群众创造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承包责任制,到1988年建立起“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安顺一直激情满怀、步履铿锵、追赶跨越……  相似文献   

20.
《红岩春秋》2014,(11):60-61
2000年,石柱自治县原悦崃区5个乡镇的干部组织到贵州考察烤烟生产,机缘巧合考察到贵州绥阳10万亩辣椒。经过认真分析比对,辣椒适宜在海拔300米到1200米的山区丘陵种植,且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市场需求大,种植比较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