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指出,我国要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从制度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夯实基础。这一方案充分肯定了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诚信社会建设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支持,诚信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斐然。当前,各地已建立稳定的诚信社会发布制度,并将诚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诚信社会宣传成为常态,公民信用代码实现全面覆盖,诚信社会的建设框架日益完善,建设体系不断优化。在此背景下,诚信社会还应以诚信文化为滋养、以社会共识为引领、以政务诚信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支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与价值追求。基于此,诚信社会建设应通过建立独立的职业诚信评价体系、发挥政务诚信引领驱动作用、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建立诚信建设奖惩机制等路径,为诚信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周要闻     
<正>我国探索建立公民信息一卡通4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我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同时建立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社会信用管理,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  相似文献   

4.
承载着道德愿景的慈善组织的诚信建设对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慈善的现代转型和慈善组织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慈善组织增强自身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慈善组织诚信建设面临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社会监督不畅、行业自律不足、自身建设不力等方面的挑战。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和引入第三方机构、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发挥慈善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公益自律功能;采用自治结构、提高透明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危机应对能力等方式加强慈善组织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诚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1世纪以来,东西方各国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政府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时期诚信道德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建设新时期诚信道德这一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中,诚信目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诚信目标体系是制度目标、责任目标和良心目标的有机统一。制度目标是指诚实信用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它要求诚信道德规范尽可能地成为一种“硬”约束,一种可操作的“制度”,具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和稳定性;责任目标是新时期诚信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能使现代社会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良心目标是指道德个体通过对道德责任的内心体悟而达到的一种自律境界,是诚信制度目标并和责任目标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诚信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我们应当明确政府诚信的基本内涵与要求,了解我国目前政府诚信的现状,并从道德、法律和制度三个层面来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打造行为规范、高效、廉洁的诚信政府,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设诚信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道德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水平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法人诚信、行使权力中的义务诚信、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对广大群众的服务诚信存在缺失。一些领导干部的诚信观也大打折扣:看风使舵,背信弃义;制定政策措施不顾群众利益,只图个人仕途;对错误的做法听之任之,对虚假的行为见怪不怪;对上级百般投其所好,即使明知不对,也一味迎合;对下级保持一团和气,甚至出了问题还有意遮掩。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诚信缺失的表现,是一种渎职失职行为。因此,执守诚信美德,建设诚信政府,既是开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诚信政府建设--社会诚信典范的追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东升 《探索》2004,(3):39-41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成为社会诚信典范.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诚信政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诚信政府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依靠制度创新去推进现代诚信政府建设,努力克服行政决策和公共管理中的失信行为,打造行为规范、高效、廉洁的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1.
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民政部门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近一半,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组织类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对我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诚信建设是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公信力、实现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国第三部门健康发展和公民社会发育的需要;是促进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诚信行为的产生,既有伦理道德的原因,也有正式制度的原因。为此,要将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战略部署。从制度化的角度审视诚信建设可以发现,制度与诚信道德的合力是解决诚信失范的最佳模式。不过,诚信建设制度化不等于诚信制度化,而是诚信"制度治理"与"德性治理"范式协同建构的新时代中国诚信建设新范式。就当前而言,诚信建设制度化正遭遇"非制度化生存"诚信文化、道德治理与制度治理二分、"制度供给"诚信范式症结以及实务研究薄弱等多重困境。为此,应当建构"制度化生存"的诚信文化;加强诚信建设的"制度供给";整合全社会诚信资源;强化诚信建设制度化的价值根基;加强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务研究。  相似文献   

13.
蔡旭 《理论建设》2012,(1):59-62
中国社会的"造假病",日益冲击着整个国家的社会诚信体系,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发展、制度缺失以及社会变迁。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精神,应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以及个人诚信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诚信建设是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诚信建设初见成效,但也存在着规范性不足、持久性不够等问题,应当进行制度化建设。制度的正义追求助力诚信道德规范的建设,制度的公共伦理关怀契合诚信建设的社会属性,制度化的内在特性破解诚信建设的现实困境。诚信建设制度化不仅要建立在诚信文化基础之上,体现诚信道德的价值和原则,而且要以强化过程性为价值引领,探索实现诚信建设效果持久化和最大化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制度的实施需要诸多条件支撑.制定出科学的大学生诚信制度是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健全配套机制是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诚信制度深入人心是其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条件.所有条件必须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实施大学生诚信制度的最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诚信问题日益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发展。"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诚信建设就成为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秩序是为保证社会经济系统顺畅运行的社会共同约定。在交通规则中,行人车辆靠右走是一种社会约定;在我国传统自然经济向小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逢"五"赶集是一种社会约定;在工业化进程中,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一种约定;在市场经济普遍建立过程中,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发展为货、款让渡在时间上的分离也是一种约定。可见,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共同约定就是市场经济秩序,诚信制度则是其共同的基础,诚信是一切约定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诚信这一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信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没有信用就没有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所有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其配置资源的效率性,并使市场竞争充满活力和动力。实践证明,哪里没有诚信,哪里的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以诚信作为基础。当前,我国市场的诚信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社会信用低下,失信行为盛行,严重扭曲了经济关系,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削弱了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诚信制度的缺失,或者说是由于诚信制度尚未在市场经济中确立主导的地位而造成的。目前,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诚信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当前随着改革不断进入,行政审批"放管服"所触及的问题和隐患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基层政府、社会组织承接能力较弱;权力事项的办事流程有待优化,办事效率有待提升;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隐患,行政相对人失信问题屡现迭出;信息化水平滞后,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基层政府承接能力建设;强化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对行政相对人的诚信奖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建立建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庞春酉  王华彪 《世纪桥》2007,(11):78-78,80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深入发展,许多贫困大学生相继从困境中走出。同时受经济、就业和制度不完备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还贷失约的现象日趋普遍,导致他们受到银行机构、用人单位及至全社会日益严重的"诚信"问题指责。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三点做起: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加强个人诚信自律。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诚信政府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增强社会认同、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诚信作为伦理道德基础,需要诚信政府作为支撑和保障。社会治理与诚信政府两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诚信政府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实现自治、德治、法治治理方式有机统一的重要保障,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梅林 《理论建设》2014,(2):94-9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一般而言,社会信用体系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其一是个人信用体系,其二是企业信用体系,其三是政府信用体系;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以上三个层面上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究其原因,道德上"失信"是导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环境因素;产权不明晰缺失是导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体制因素;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不健全是导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制度因素。需要推进诚信道德教育,探索诚信道德回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社会性用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