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倩 《当代贵州》2023,(1):35-36
<正>贵州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百姓关切的民生实事,紧紧盯住不放,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些年来,打造民生事业高地、提升民生幸福高度成为贵州不变的主旋律。“培训课程通过理论和实操的方式,让我们系统地学习育婴员职业道德以及科学照料孕、产妇与新生儿,制作营养餐等护理专业技能,培训成绩达标还可以到广州去工作,真的太开心了。”来自安顺市的卢显松说。  相似文献   

2.
冯德军 《奋斗》2022,(4):47-48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近年来,江苏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江苏民生工作整体呈现“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重大改革有序实施、重点人群保障有力、民生实事全面落实”的良好局面。2022年中国民生入户调查结果显示,1271户样本家庭对江苏民生工作总体评价为8.4分,较上一年提高了0.1分。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民生保障工作在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  相似文献   

4.
正原先我们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主要是说世界上的事不要怕难,只要你认真去干,就能有所收获。比如你要考取好的大学,就要认真学习;要让生活过得好一些,就得认真工作。可以说,一个人想有所成就,不认真是不行的。不过,一件事需不需要认真,首先要看做这个事为了什么,再看事情的评价机制如何。拿工作来说,不管是出于薪酬的考虑还是自我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2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丹寨县调研时指出:丹寨要有打翻身仗的信心和决心。要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扎实抓好扩大就业、脱贫攻坚、乡村城市化等几件改善民生的大事,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丹寨整体脱贫。  相似文献   

6.
许幼飞 《当代党员》2022,(Z1):37-39
<正>长江奔涌,嘉陵潮阔。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把脉定向,要求重庆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扎实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激励巴渝。近年来,重庆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扎实”要求,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经济社会持续保持繁荣稳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一、2014年工作任务(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兵团大局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会女职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促进民生政策落实中扎实做好女职工的服务帮扶、排忧解难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扎实做好女职工的权益维护、矛盾化解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去年山东两会上,姜大明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列出26件"民生大单",并郑重承诺:"26件实事当年一定要实现。实现不了,向我省长来问责!"一年前的承诺言犹在耳,"民生大单"已然变成"民生大餐":去  相似文献   

9.
世声     
《党课》2012,(9):126-127
做人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人;治学要扎实、严谨,绝不沽名钓誉,更不要说剽窃他人的成果,根本不屑这种行为;做事要扎扎实实,真正地为人民。  相似文献   

10.
正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新增劳动人口的生活保障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挑战,不少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稳就业保民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正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青海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青海民生建设关键期。我省结合省情作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12.
覃淋 《当代贵州》2023,(Z1):60-63
<正>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深入人心,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今日之贵州,民生领域亮点纷呈,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工作花繁果硕,人民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自从家门口建了一个耳机加工车间,可乐坏了岑巩县思旸镇周边的一群陪读妈妈。家住思旸镇龙江村小河坝组的田敏便是其中一位。“能在家门口的车间里上班挺好的,  相似文献   

13.
<正>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在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的讲话》(2013年11月3日)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不喊脱离实际的口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是执政之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日子,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和"三严三实"为契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金色纽带,切实抓好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以扎实工作成效取得民心、赢得群众。狠抓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驻村,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黄平县现有贫困人口9.79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26.31%,贫困乡镇发生率为64.29%,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围绕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  相似文献   

15.
民生为重     
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政府大力改善民生的措施,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省第八次党代会对于“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作出了六项部署,第一项就是“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提出要高度关注民生,为民解忧;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深入学习,在认识为什么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转变思想观念;抓住关键,领导干部要在加强党性修养中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扎实实践,在掌握怎样才能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会议强调,“‘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这就为2011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文化、社会稳定等民生领域,注重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10,(8)
<正>2009年起,省委、省政府将新型农民培训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全省各地围绕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型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19.
毕文君 《当代贵州》2022,(Z3):34-3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贵州上下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民生福祉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改善,一幅多彩贵州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正在黔贵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工会主席不好当,要真正当好一名有作为的工会主席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五师八十九团塔蕾幼儿园工会主席郭梅立足本职,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工会贴近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能力,努力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职工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