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梵净山价值置于全人类保护之下 梵净山的地质和地貌景观极有典型性,在地球科学上具有极为宝贵的价值.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植被生态是全世界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块宝地.梵净山在世界遗产申报中很有吸引力,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等独特优势价值,要充分把这些价值挖掘、整理出来,并将其表现出来,让梵净山的价值不仅仅属于中国保护,更要置于全人类的共同保护之下.  相似文献   

2.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6,(9):8-9
正铜仁:"世界公园梵净山"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今年大年初一至初七,"世界公园梵净山"15秒专题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大屏24小时轮番播出,累计播出次数达到1400次。该形象片以英语为主语配中文字幕,突出梵净山的奇幻神秘磅礴浩然之大景象,采用全景航拍高清素材,重点诠释"世界公园梵净山"概念及其内涵。据了解,梵净山品牌在国外进行专题推介  相似文献   

3.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8):34-35
正梵净山景区启动"申遗"工作,是在用实际行动兑现一个庄重的诺言:梵净山属于贵州,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5月,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七个部委发布《关于通报表扬全国自然保护区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贵州唯一上榜的集体单位。翠海茫茫,盈盈碧水。走进素有"生态王国"之称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山的苍松翠柏构成无边的秀色,蕴涵着生机,充满了灵性。从生态失衡到生态平衡,从矛盾重重到和谐共融,守护了梵净山近30年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杨传东颇为感慨:"是多少人  相似文献   

5.
正个头不高,步履矫健、说话铿锵有力,这就是何汝态,梵净山国家级保护区社区协调发展科科长。老何已经在守护梵净山的岗位上"战斗"了31年。"作为梵净山保护区的管理者,要同偷盗者进行长期而艰苦的斗争,猫捉老鼠的游戏时刻在上演。"何汝态说。松桃自治县乌罗镇桃花源村村民杨胜国,是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冷家坝管理站林管队队长,曾经也以偷砍盗伐、偷挖盗采为生。接受教育和法律宣传后,杨胜国认识到自己的错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铜仁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节会上的活动、节目将"醉墨韵茶·福寿印江"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展示、宣传印江的重要平台。2013年10月,铜仁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从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到"中华民族一家亲·走进印江"国家民委文化下基层活动,从2013年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走进福寿印江·陶醉墨韵茶香"系列活动到《严寅亮与颐和园》花灯剧演出……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节目都将"醉墨韵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家乡梵净山,鸟语蝉鸣水潺潺,一山千溪武陵源,群山巍巍雾缠绵……"歌曲《我的家乡梵净山》描绘了梵净山的美景,也写出了铜仁的良好自然生态。铜仁自古便为"黔东门户",享有"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位于武陵山腹地,铜仁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生态美一直为大家所公认。然而铜仁过去却很穷,因为交通不便,好山好水无法转变为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正江口县围绕铜仁市委提出的打造"环梵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战略部署,立足梵净山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闯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仲夏时节,漫步在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处处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青山绿水似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江口围绕铜仁市委提出的打造"环梵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战略部署,立足梵净山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做足旅游"文章",巧打生态牌,闯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如约而至的春风吹开了满山花海。每年的3月至4月末,是梵净山杜鹃最盛的花期,各色、各形、各品、各质的杜鹃花争相怒放,一时间把被称为"地球和人类之宝"、"名岳之宗"的佛教圣地梵净山装扮得格外烂漫。在位于梵净山西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新业乡核桃湾杜鹃花海景区,盛开的"马樱"、"团花"、"露珠"、"迷人"等6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与山上的野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百花齐放、杜鹃竞芳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从围绕"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到加快实现"一地三区"奋斗目标,推进"一山一城一带三环多点"旅游发展新格局,紧扣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业,江口县委、县政府立足做大做强梵净山旅游产业,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梵净山幽谷深壑之中,有一山峰峭拔高耸,峻美非常,人称"太子石"。传说明朝皇室小太子思母心切,不辞千辛万苦追赶母亲来到梵净山牛尾河边。李太后在这壁崖上回看太子最后一眼,斩断了最后尘缘。  相似文献   

12.
正铜仁市充分突出梵净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引领,按照"市级抓龙头、区县抓精品、乡镇抓特色"的工作思路,挖掘乡村潜能、盘活乡村资源,让乡村旅游成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春至黔东,梵净山染新绿,锦江河漾碧波。  相似文献   

13.
<正>神奇秀美的梵净山下,风光旖旎的太平河畔,坐落着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位于梵净山麓、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河畔,距梵净山10公里,距县城5公里,有近600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村里至今仍保留着独有的土家族风情,保留着"赶年"、"过社"、"女儿会"等传统习俗,"傩堂戏"、"金钱杆"、"摆手舞"、"伴嫁歌"、"拦门礼"等土家歌舞和沿袭至今的土法造纸术。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是省政府第一批批准建设的五个少数民族村寨之  相似文献   

14.
正江口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69.5%,是"天然氧吧"。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的梵净山,乃"天下众名岳之宗"、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又因其拥有黔金丝猴、珙桐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而被称为"自然基因库"。围绕铜仁市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战略,江口县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  相似文献   

15.
正铜仁古城项目旨在重现古城绵延700年的历史文化风貌,为铜仁人民找回曾经的"乡愁故里",建成传承历史、凸显文化、彰显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2017年11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铜仁市"一带双核"(一带即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主城区旅游观光带,两核即梵净山景区、铜仁主城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规划中的古城项目、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铜仁主城区旅游观光带  相似文献   

16.
江口县围绕国家层面的战略构建,提出了"努力把江口打造成为黔、渝、湘、鄂、粤五省(市)中心城市‘营养健康+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初春的朝阳拨开云雾,梵净山在冬的深锁中舒展开来。江口,这个因梵净山而远近闻名的小城,又一次围绕梵净山续写华章。2012年,以"一业带三化"撬动兴盛旅游的发展战略再次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内容。"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鲜明地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  相似文献   

17.
2009.4.23~5.3贵州铜仁梵净山出海14亿年,为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为武陵之巅,面积567平方公里,最高峰2572米,属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山体庞大,垂直海拔较高,从山脚至山顶垂直高差2000米左右,生物呈现5个垂直分布带,有生物2600余种,系地球同纬度上唯一幸存的原始森林,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保护网成员。梵净山深邃雄奇,主峰入云,云缠雾绕佛光时现。梵净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润,雨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当代贵州》2012,(18):46-47
如果说"海天佛国"是浙江普陀山,"清凉世界"是山西五台山,"仙山佛国"是四川峨眉山,"莲花佛国"是安徽九华山,那么"梵天净土"则是贵州梵净山。梵净山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同时还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著名的"弥勒道场"。佛教名山梵净山的山名本身即有净土信仰的意义。梵,是梵文Brahma(梵摩)的略称,意为清静、寂静、离欲之意,佛教用之称呼与佛教相关的事物,如梵宇、梵钟、梵音、梵行、梵呗等。净,即无染无秽、洁净纯真之意,佛教把与五浊(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恶世浑浊不净相对立的清静世界称为净土。以"梵  相似文献   

19.
云舍村坐落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被誉为"天堂河谷"的太平河畔,距江口县城4公里,距梵净山山门17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共457户1914人,98%的村民都是杨氏后裔,至今保留着土家族的生活习俗,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全村有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农家乐"接待户36家,演职人员22人,有傩戏、金钱杆、土家婚俗等民俗文化表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0,(9):55-55
<正>方莉在6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介绍:近日,《中国青年报》对549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4.8%的人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愿意听专家的观点,但在这些人中,仅有6.5%的人认为"专家权威,且值得信赖"。这不禁让人疑惑:怀疑专家、又离不开专家的我们,到底怎么了?"专家"为何变成"砖家"?调查中,79.6%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