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蔡建军 《党课》2012,(24):66-68
有哲人说:“人之所以长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让我们听的比说的多。”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会听、善听、真听,不仅使人眼界开阔、增知益智,还有利于增强领导能力、提高领导威信、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一个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追求报上的报道,广播上的声音,电视上的图像;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以讲…  相似文献   

3.
谦听与兼听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而听什么、怎么听、听的效果如何,这不单单是带着耳朵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因而,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和掌握“听”的本领、“听”的艺术。谦听。态度决定听的效果,虚心而又耐心地听人讲话是成熟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品格与气度。至于听别人讲自己不爱听的话,而且要从头到尾地听,那是对领导者自控能力的考验。首先,要认清听的意义和作用,变“要我听…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一个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追求报上有报道,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以讲…  相似文献   

5.
宋玉铎 《奋斗》2004,(10):40-40,42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教育群众首先要教育自己,提高别人首先要提高自己,引导别人首先自己要走在前列。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一项主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线路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培养讲政治懂全局、  相似文献   

6.
要让群众讲真话陈根发“群众有话不敢说,要看作大祸临头,马上反省”。这是谢觉哉同志1963年讲的一句话。群众敢不敢讲话,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虚心听群众的话。有些领导嘴上说欢迎群众说心里话,欢迎群众批评监督,而内心却喜欢“鸦雀无声”。他们一听到群众...  相似文献   

7.
到基层调研时,常常有领导干部抱怨听不到真话。究其原因,根子往往出在自己身上。你真心诚意地听真话,肯定就有人向你讲真话;你有意无意地肯定了假话,就是向真话摇头摆手。  相似文献   

8.
讲话,是领导干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怎样讲话,讲得如何,不仅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学识素养和精神状态,而且关系到会议质量、工作成效乃至人心向背。在大力加强党风建设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很有必要“改造”一下“官话”,使之更新更短更实,更为群众喜闻乐见。讲内容充实的话。五分成绩说成十分,一般产品吹为精品;十分钟的讲话内容,抻长讲一个小时;没有实际内容却下笔千言,这不是空话废话是什么?空话废话太多,在物质生产领域导致“泡沫经济”,在精神生产领域助长“泡沫文化”。在知识奔流、信息密集的岁月,在强手如林、…  相似文献   

9.
如今有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别人称其为“老大”或“老板”。这样实在让人感到忧虑。据一名记者对某市50多位党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半数以上承认称呼自己单位的领导为“老大”或“老板”。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号既顺耳又顺心(见《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3月26日)。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这种“老大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领导干部特别是做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  相似文献   

10.
首先,言要正。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在各种场会讲话的机会比较多,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领导讲话是否恰当,表面上看是个讲话艺术的问题,实际上却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问题。治病在治本,要做到“言正”,就要在提高思想修养的基础上做到“三个符合”:一是讲话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讲话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体现出对民众关切的情怀;三是讲话要符合客观实际,要实事求是,是什么说什么,不能不顾实际,乱说一通。其次,心要正。现在…  相似文献   

11.
黑妞儿     
她丑,而且黑,门牙两边又支出两颗尖牙,很容易让人想起动画片里的一个形象。组里有3个女孩,人们都说是两个半,那半个就是她。 听人说大宝增白粉蜜能使脸变白,她也去买了一瓶,抹在脸上一照镜子,你说怎么样,还不如不抹。咋地?底漆太深,就是盖不住。气得她狠命地摔了那个宝贝瓶子,发誓就这么黑下去。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于艳。可人们都不喊这个名字,而是管她叫“黑妞儿”,她也不很计较,她知道计较也没有用,嘴长在别人身上,反正自己黑。  相似文献   

12.
到基层走访,发现有的领导喜欢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前加个“老”字。为何要加个“老”字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有些领导对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和处理好,加个“老”字可以夸大问题原有的难度和深度,借以掩盖自己领导水平欠佳,工作方法不当。二、有的领导对一些能办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说成“老”问题,表明问题是出在前任手上或别人身上,以推卸自己分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11,(6):63-6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刊登顾兆农的文章说,现在,“我是谁”这个问题,对有些人来说,已经有点弄不清了。在一些人看来,“我”就是某某长、某某总,水平总比别人高,能力总比别人强,站得总比别人高,看得自然也比别人远,所以,我说你听,我说你做,似乎是天经地义。坐公交。挤地铁,踏自行车,在农贸市场里跟菜贩们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14.
我接触过不少领导干部,都说“忙”。 是啊,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领导的怎么不忙呢? 忙,领导干部的确忙。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明白:哪些该忙,哪些不该忙,哪些该怎么忙,哪些不该怎么忙。不能一个“忙”字了之。 现在,不少干部出门有小车,作报告、讲话有人起草,下基层听汇报作记录有随行人员……领导还会为这些事忙吗?不会吧。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重要的是听,不是说。听,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善听,是一种能力,一种本事。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领导干部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话,有动听的,也有逆耳的;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亲”言,也有“疏”言,有上言,也有下言,等等。领导干部要在这些话语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立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五心”。一、听逆耳之言,要虚心。逆耳之言,是指那些言辞尖锐,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但却中肯的话。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是决策者、组织者,被领导者是执行者,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  相似文献   

16.
落实与落空     
落实与落空常听一些单位领导抱怨:现在工作难做,任务难落实。于是,一些原订计划或工作目标往往在狠抓“落实”的口号或措施中“落空”了。该落实的怎么会落空呢?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地方和单位是如何抓落实的吧。时下,常见抓落实的方法有:会议落实法,文件落实法,领导讲话落实法,舆论宣传落实法等等。以会议落实为例,就是上面开一个会,下面要开几个会,大会、小会、干部会、群众会,于是有人揶揄说:这个会,那个会,开到最后一个会,就是全面落实总结表彰会。至于领导讲话抓落实,让群众的感受是:这个话,那个话,大都讲的官话、套…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听到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一位领导干部上台讲话,由于讲稿是秘书写的,事先他也没有熟悉,上台便照本宣科地念,就连讲稿中的“括号”、“此处应讲慢一点,听众可能有掌声”、“接下页”等提示性文字也照念不误,结果台下台上哄堂大笑。笑话总归是笑话,时光流转,现在的领导干部大都有了一定的学历,再怎么也不会闹出那样的洋相了。然而,领导干部的讲稿让别人写却大有人在。有的是因为领导干部忙,没有时间写;有的是因为有些会议专业性太强,需要业内人士代写;也有的是刚到一个新单位不熟悉情况,只好由别人代写。现在的问题是,有…  相似文献   

18.
讲话,是领导干部阐明观点、指导工作所必需的,但不是讲话越长水平越高,恰恰相反,许多被世人传颂的不朽演讲都是既短又精的。现在,讲话多、讲话长之风盛行。讲者气喘吁吁,听者昏昏沉沉。当领导的,或自己喜欢,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逢会必讲,有讲必长。讲长话的危害在于不讲效率,不切实际,如果是平民百姓,哆嗦一点顶多算是缺点,身为领导,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有人说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其实应该是“有话则短,无话则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要澄清一下,不要一说创新就觉得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其实创新的概念很简单,就是不断地改进一些有用的东西,使其更有用、更方便或更便宜。对领导工作而言,创新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可能是一项新的利民措施。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如果从领导者自身来分析,同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对工作的了解熟悉程度,二是是否掌握了一些创新思维的技能,三是主观上是否有主动创新的意识。了解工作、熟悉工作,是创新的基础。领导者的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者要培养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工作历…  相似文献   

20.
严婷 《当代党员》2008,(8):35-37
一位领导说,在山城重庆,要找山头很容易,但要找思想上的“山头”,则很难;尤其要铲除人们的山头意识,更是难于上青天。首要的难题就是:山头意识在哪里?有谁会承认自己有山头意识?在很多人看来,山头意识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已。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一些地方,看到了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到隐藏在思想深处的那一座座“山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