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穆赫塔尔·卢比斯兄弟《关于当前的印度尼西亚人》的主张为社会舆论所关注,加上还有其他若干篇文章,其中包括玛尔哥诺·佐约哈迪库苏莫兄弟的文章,激发了我参加思考上述"当前的印度尼西亚人"问题。  相似文献   

2.
序言雅谷·乌塔玛已故玛尔哥诺·佐约哈迪库苏莫先生,苏米特罗·佐约哈迪库苏莫教授之父,曾经两次访问雅加达南帕尔美拉的《罗盘报》编辑部。第一次他提出抗议,责问为什么在东帝汶军事行动中牺牲的印度尼西亚国民军军人不仅没有受到英雄的待遇,反而悄然对待。  相似文献   

3.
感动 《新青年》2006,(12):66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相似文献   

4.
詹姆士·哥尔德:《在苏门答腊的美国人》(Americans in Sumatra),是一本介绍1874年至1961年间美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的专著.这里发表的,是该书第三章,其中很有系统地阐述美国在苏门答腊橡胶业方面的活动经过,对于研究美国如何掠夺印尼橡胶资源,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其他活动,以及对于当前印度尼西亚人民没收美帝国主义企业的重大意义,都有可供参考的一些资料.哥尔德曾任美国驻印度尼西亚棉兰领事馆付领事和领事多年,为美国对印尼经济、政治、文化等侵略政策的一个实际执行者,因此在本文中他极力吹嘘和宣扬美帝及其垄断集团对印尼橡胶业所作出的所谓的"成就"和"贡献",来掩盖它们的侵略实质.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评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的新闻报导.首先,作者肯定地认为苏加诺无法实现他所吹噓的"纳沙贡"制度,作者同时指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是不现实和自相矛盾的,他列举了7点理由,认为这个预算案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6.
读完过去4月6日穆赫塔尔·卢比斯在伊斯迈尔·玛朱基园所作报告的资料,我受到了启发,便来发表一些评论和看法。我认为穆赫塔尔·卢比斯提出的种种恶劣习性只是印度尼西亚人的暂时性格。每个人的基本性格其实是希望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过上良好的生活。特别是我们心中已有宗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移民、合作社部部长苏布罗托说,根据1971年的典型人口调查,当前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年增长率为2.68%,即以每六秒钟生一个婴孩的比率增长,他指出:印度尼西亚人口如果按照这个比率增长的话,到公元2000年时,将达到二亿八千万人,现在印度尼西亚全国人口为一亿一千九百万人,要供应全国国民充分的粮食已有困  相似文献   

8.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2月17日,国际法院在分析了1891年英国和荷兰的有关条约和国家继承之后,依据有效统治理论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利吉丹岛和西巴坦岛的主权争议案作出了判决,将两个小岛的主权判给了马来西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判决的主要内容,随后对本案在国际法以及国际政治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评论。本文认为,国际法院依据有效统治理论进行裁判是值得疑问的。这样的判决不利于保持有争议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正在从去年(1975年)所出现的日本向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和向印度尼西亚购买的出口商品额急剧下降中摆脱出来。这是令人不舒服的时期,在这一年里,日本经济势力的利益已在印度尼西亚人面前暴露无遗,这和前些年印度尼西亚人只是抱怨一下日本人对印度尼西亚当地商业的“控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印度尼西亚人仍继续不断对日本人进行批评,促使日本着手进行庞大的阿沙汉水力发电站和炼铝厂的建设工程计划。关于阿沙汉工程计划的协议是1975年7月苏哈托总统进行世界性访问的一项重要的成果;日本前首相田中在他1974年1月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提前结束的匆匆访问时正式承诺了要对此项工程计划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1.
墨鱼     
尹成 《新青年》2007,(8):48-49
商人兼夜总会主持人的墨鱼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着女人说瞎话的狡猾胖子。在朋友或者他有求于人的人面前,他永远都是低头哈腰地腆着大脸絮叨:哥,你骂我吧。  相似文献   

12.
1 正在给病人取血样时,科室的电话响了起来.我的手一抖,血洒了.来不及给愠怒的病人道歉,同事已经侧身叫我了,刘樱,找你的! 是放射科的同事.小刘,片子出来了,那个人是你什么人?我说,是我哥.他跟着问,亲哥?我已经预感到什么了,想了想,嗯了一声.那端一下子就沉默了.而我的心,就在这样的沉默中一点点坠了下去.  相似文献   

13.
时隔30年,爱国华侨志士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吴锡柳终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不寐的英魂终于含笑九泉。吴锡柳,1918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陂头乡。他10岁时随父前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棉兰市,因家贫,在侨居地只读完小学便开始以木工、石匠职业谋生。由于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印尼话,很快便融合到当地社会之中,由此也体会到贫苦华侨及印尼劳苦大众的艰难处境和社会的不平等。于是,他利用工余时间上夜校,继续勤学,对中国和印尼文化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中国抗战初期,吴锡柳结识了华侨进步人士赵洪品等人,随即筹资于棉兰市创办“大地书店”,经营…  相似文献   

14.
我附在他耳边对他说:哥,不要不好意思,她本来就是我们的妈妈。其实我还想对他说:你说过的,我原本就是你的妹妹啊。我看见有两行泪水顺着他的脸庞滑落下来,那句煽情的话哽咽在我的喉咙里。  相似文献   

15.
郑好     
尹成 《新青年》2006,(12):46-47
郑好家和我家是邻居,我们家住东,他们家住西.我打小没妈,他生下来就没看见爹,在农村属于梦生. 郑好家一共9个孩子,两个哥,6个姐,到他时,他爹妈都不打算要了,可他爷爷奶奶坚持得要,他爷爷喜欢9,说9是个吉利数,正好.他奶奶的态度是一个羊赶,一群羊也是放,不差他一个了,万一再生个小子,三人成群,哥仨儿正好.  相似文献   

16.
小白哥常被我称作“天上掉下个小白哥”。因为即使拿大棒槌敲破我的头,我也想不起当初如何与他结识的,这也实在是信息时代的灵异事件了!问他,也是一脸茫然,说:“不知道啊,大概是你在街上卖火柴,我看你又冷又饿怪可怜的,就把你捡回去了。”我举起杯子砸过去,他威武立可屈:“妹妹,投降了!”  相似文献   

17.
由于哈达是印度尼西亚中间派领袖的这种作用,他的著作曾经引起广泛的兴趣.在1950年到1958年哈达担任印度尼西亚付总统职务期间,他在印尼国民党极左派和印尼共产党与那些亲西方集团之间起缓冲的作用.从哈达的著作可以看出,他是认真对待宪法第38条的规定即要求国民经济的祖织必须以合作社为基础.在其著作中,哈达很明显地表达了他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他一再把公司与合作社加以比较,认为前者是阶级斗争的缩影,而后者是印度尼西亚走向无阶级社会的道路.此外,哈达也把合作社当作发展经济的一种技术手段,但是甚至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国民经济合作化"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同时,独立后没能引向经济繁荣的这一失败是当前印度尼西亚国内混乱的最主要因素;问题很清楚:印度尼西亚不能等待到合作社经济组织好了再开始有效的经济发展计划.因此,目前印度尼西亚最需要的是"有目的的措施";而哈达本人能否在印度尼西亚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有效的领导作用是有怀疑的.  相似文献   

18.
1964年中,印度尼西亚左倾的标记是这样明显,以致人们对这些标记毫无误解。在雅加达,苏加诺给人的印象是他已经“开始滑向极左分子,以致他不可能再向右转了。”六个月以后,舆论方面认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看来“越来越自负和趾高气扬起来,”而且正以“不可抗拒之势压迫反对党。”到1965年中,(即仅仅一年之后),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我随我国一高级官方代表团访问了印度尼西亚。我们抵雅加达后的翌日,印尼的一位部长在欢迎我代表团的晚宴上致词,他说,15世纪中国明朝的郑和,曾多次访问印度尼西亚群岛,成功地完成和平、友好的使命。他是印尼、中国友好的光辉榜样。代表团部分成员参观了雅加达市中心高耸入云的民族纪念碑。纪念碑的底层是历史  相似文献   

20.
1965年10月1日以前,苏哈托的名字对于世界、对于许多印度尼西亚人来说,都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就在这一天,一个无名的印度尼西亚军人的一生,在几个小时内,从默默无闻转变到闻名于世。这个中爪哇贫苦农民的孩子一直在军队里服役。他并非生来就注定要当国家的最高领导。就承担重任的必需条件来说,他比不上这个国家的其他许多人物,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吗?怀疑者可能试图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仅仅是一种偶然事件的结果。其他政治分析家却强调主要应该考虑印度尼西亚社会中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和历史的力量——所有的解释可能都是错误的,但没有任何客观评论家敢说苏哈托是靠武力威胁或靠预先策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