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一、云南省地方性法规关于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规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除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外,其余各县市区都是少数民族散居和杂居地区,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内,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外,都有散居、杂居的少数民族。加强散杂居地区民族法制建设,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多年来,省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少数民族,除了大部分聚居在边疆和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回、满、蒙古、苗、彝、瑶等民族约两千多万人散居、杂居在全国的城镇和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散杂居的少数民族工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切实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使散杂居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有了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从立法上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国务院颁布了为数可观的法规,一些部委制定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从行政上看,国家建立…  相似文献   

3.
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它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它在我国民族问题全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杂散居民族分布的特点杂散居民族是相对聚居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而言的。我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即就整个祖国版图而言,就所有的民族来讲,彼此是杂居的;但杂居中有聚居,聚居中又有杂居,杂居中还有散居。民族杂居和散居,本…  相似文献   

4.
散杂地区的民族工作,有着同民族自治地方不同的特点。其一是,少数民族人口不多而又杂居在广大汉族之中,他们容易被忽视。其二是,散居在各地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往往会影响到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其三是,处于坝区散杂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同汉族差别不大,工作往往同汉族一样,而对大多数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则研究不够,政策措施不具体。曲靖的民族地区就处于这样的状况。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曲靖行署民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团结与发展这个主题,脚踏实地办…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民族政策宣传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过时、滞后,民族风俗习惯照顾不够等一些问题,民族工作部门需要加强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6.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曲靖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占总人口的7.2%,有世居少数民族7种,其他少数民族38种,散居在113个乡(镇),相对聚居在8个民族乡和非民族乡的99个民族村委会,共2230个村民小组,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信教群众约24万人,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77处,教职人员760人。民族散杂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欠发达,五大宗教齐全,信教群众较多等是曲靖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最大市情。  相似文献   

7.
散杂居民族地区由于其少数民族分布相对不集中,民族成分复杂,居住分散,民族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注,而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又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决不容有丝毫的松懈。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2005年根本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这是摆在我们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丰镇市是自治区较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地处自治区东南部,素有自治区“南大门”之称,人口31.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有蒙、回、藏、壮、满、苗、侗、水、白、彝、东乡…  相似文献   

8.
曲靖市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有少数民族人口3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8%,散居、杂居在所辖的9个县(市)区。全市有8个民族乡,此外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村公所(办事处)有93个。新中国建立以来,曲靖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各族人民的勤奋努力,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与成就在国家和汉族地区的大力帮助下,曲靖市民族散杂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和有关方面、社会各界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散杂居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广大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在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和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从总体上看,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状况是良好的,形势是稳定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新形势下,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与过去相比,这类矛盾纠纷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10.
曲靖地处滇东北红土高原,全市有彝、回、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40.33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7.2%,主要分布在个民族乡,个民族聚居村委895会,619个民族村民小组,属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曲靖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针对“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散,人口比例小,民族工作容易被忽视;有些地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发展差异不大,少数民族特点容易被忽视;民族地方多年来较稳定,民族团结工作容易被忽视”的“三个容易被忽视”问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探索民族散杂居工作新路,积累了新的经验。—加强党委、政府对民…  相似文献   

11.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2.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多,有52个;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多,占少数民族的一半;在昌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多,有2万多人。近年来,南昌市把做好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建机制、强服务、夯基础,精心浇灌的民族和谐之花。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浙江省,经过多年的基层实践,基本形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而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性的增加,各地社会治安和市容管理等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此,各级政府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宣传教育、人才培养、输入输出地对接、民族关系监测评价等方面建立健全一系列科学、务实、长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晋民宗 《前进》2009,(12):21-22
我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是宗教工作大省。全省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人数较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维护我省的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保山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市,有36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2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5.7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31%。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洪苍 《今日民族》2003,(11):57-5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各族人民要千方百计尽力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昆明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确定要当好排头兵,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为全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但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特别是散杂居少数民族能否如期与全市同步,对全市举足轻重。据统计,2001年全昆明散杂居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仅有82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37元低1318元,如果不加大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力度,采取更多更有效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对…  相似文献   

18.
在散杂居少数民族乡村,劳务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有20%-30%比例,主要从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商业、服务行业,如经营清真食品、民族商品、民族药品等。由于受民族传统文化、语言、教育程度、谋生技能等因素影响,难以进入正规的企业就业,产业同质化,规模小,难有大作为。为此,流动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需要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充分发挥劳务经济输出、输入地政府作用,利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转变城市少数民族聚集区管理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族区域联动,走市场联动之路,合理有序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流动少数民族提供良好就业、生活、培训环境,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我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0.9万,占总人口的6.3%;其中蒙古族8.4万人,占总人口的4.9%,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7%;回族1.92万,占总人口的176%;其他少数民族5890人,占总人口的5%。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边境两个旗、牧区27个苏木镇和散杂居在农村一些村社。回族主要聚居在农区一些村、社。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散居在农区。一、民族工作开展情况1、深入托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仆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村各…  相似文献   

20.
眉山市现有38种少数民族,人口约11000人,散居在全市200多个乡镇,呈小聚居、大杂居状态。2008年以来,全市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帮扶工作,落实扶持资金267.4万余元,惠及少数民族586户、2560人,极大地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动力。一、帮扶工作的主要举措开展送温暖活动。近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市领导都要带队走访慰问少数民族贫困户,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