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上午,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五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一个面色黑里透红的中年干部,正在有条不紊地汇报他所在团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的情况。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同志兴致勃勃地听着,不时插话。他说:培养“两用”人才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新发展。时针指向十二点,余秋里同志对这位中年干部说:我今天下午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不能再来听汇报了。你今晚上加个班,把材料写出来,明天早上八点钟交给我,给你打印。这个作汇报的干部,就是在全军首先进行“两用”人才培养的成都部队某团政委肖怀枢。  相似文献   

2.
一位领导下基层有个“不成文”的做法,就是“听汇报只听问题”。要求所属单位汇报工作时,除简要介绍一下完成的任务、所取得的成绩,重点要汇报本单位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和开展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这种“汇报问题”的做法与长篇大论汇报成绩的习惯行为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3.
1974年12月,党中央开始筹备召开四届人大会议。鉴于“四人帮”一伙明目张胆地要官、要权的做法,毛泽东把组阁的大权仍然交给了重病缠身的周恩来。12月21日和22日,周恩来抱病主持有叶剑英、李先念以及“四人帮”等在内的中央政治局在京委员会议,讨论四届人大人事安排问题,并拟定出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国务院副总理人选名单共王套方案,在这些方案中就有安排邓颖超为副委员长的建议。12月23日,周恩来抱病飞赴长沙,当面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会议的筹备情况,毛泽东批准了有邓颖超为副委员长的方案。一贯对毛泽东十分尊重的…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过程艰难而慎重。面对民国初年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毛泽东广泛接触和深入思考。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我们无法确知这一消息对于毛泽东的影响;即使1918年10月听了李大钊的演讲,他仍然没有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反而对无政府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五四运动后,毛泽东认真阅读了一批马列主义书籍,经陈独秀启发,毛泽东最终意识到其他任何主义都不适合中国。1920年下半年,毛泽东已在思想上彻底服膺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09,(18):36-37
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目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相似文献   

6.
4月16日-18日,江苏省江都市17名市级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门,进村入户,面对面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实打实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三天时间共走访了19个乡镇34个村,召开座谈会近50个,接触群众2000名,记录整理各类意见150多条,现场帮助解决难点问题20余件,受到基层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能够深入实际、切实解决问题的领导还是不少的,他们通过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基层的一致好评和拥护。但毋庸讳言,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简报,平时难得下基层了解村情民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研究》2021,(2):F0003-F0003
《毛泽东自传》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7月来到陕北访问三个月后写的《西行漫记》一书中的一部分。据1937年11月8日上海黎明书局发行单行本《毛泽东自传》广告“本书是毛泽东先生亲向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氏的口述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原文在亚细亚杂志上分四期发表,经本社译出并在《战时旬刊》中连续刊出。”该书记述了毛泽东同志从诞生至革命早期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脉络,从不同侧面展现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与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读书方式蔡宝珠,邹洪学书,伴随着毛泽东走过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毛泽东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的确如此,毛泽东一生在书海中过去时遨游,在书与社会的结合中,创建了新中国。毛泽东的读书方式,绝非我们寻常...  相似文献   

9.
《团结》2001,(2):6-6
治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件大事。建国伊始,1952年10月,毛泽东视察了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黄河水源不足,如能从长江引水济黄河就好了。毛泽东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也是可以的。” 1953年春,毛泽东视察南方,起程前带了很多书,每到一地又从地方要一些书。那些书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危难之时,我们岂能不闻不问?胡耀邦,1915年11月30日出生,比一代伟人毛泽东小了22岁。当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胡耀邦作为文家市里仁学校的一个学生,还"爬到学校的围墙上,凝望着毛泽东率领的工农子弟兵",听毛泽东向秋收起义的部队作动员讲话。作为湘江之子,敢于担当的精神因子由此融进了胡耀邦的血脉中。在县城中学读书时,国民党县党部一个要员到学校上训育课,要求学生"要紧的是做学问,要安分守  相似文献   

11.
有说假话者必有爱听假话之人。 说假话当然不好,对那些专 门用说假话、编谎言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人,应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使其目的不能得逞。但是,有的人虽然自己不一定直接说假话,但却似乎特别爱听假话,还想方设法“引导”人家去说假话。比如有人如实反映现状,听汇报的人就不那么受用,而对那些巧舌如簧,编造成绩的假话,却听得喜形于色,甚至嘉勉有加。如此混淆视听,其后果不言而喻,势必讲假话的人越来越多,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那些喜欢听假话的人,与那些专门说假话的人,其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定于1971年10月20日再次来京,安排尼克松访华事宜,并代表尼克松同周恩来总理进行预备性政治会谈。事先周总理多次召集有关同志讨论,拟定方案,报请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批准。 10月19日,总理的秘书钱嘉栋(后改为钱嘉东)通知我当晚9时到西花厅开会。 会上,总理检查了对基辛格再次来访的准备工作,听取了国际形势的汇报,提出一些问题,与会的同志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听党指挥是灵魂、是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习近平主席关于听党指挥的重要论述,与毛泽东"党指挥枪"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深入研究毛泽东"党指挥枪"思想,既是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的当务之急,也是筑牢法制建设理论根基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凸显了研究毛泽东"党指挥枪"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宋毅军 《党政论坛》2014,(20):44-45
邓小平决断:"同意第一方案,力求节约"看完张震的来信,邓小平陷入了沉思。关于举行演习,春节期间曾经听前来探望的同志汇报过设想,不过没讲要花多少钱。因此,有必要当面听听总参谋部的意见。于是,便有了3月10日著名批示的"拍板定案"。这天上午,杨得志、张震奉召准时来到了邓小平办公室。杨得志首先开口:邓副主席,我们简要地把演习的方案向您汇报一下。张震也顺手把演习立案设想的书面材料呈到邓小平面前。邓小平接过来翻了几页,  相似文献   

15.
冯都 《党政论坛》2008,(22):14-15
1958年3月,汪东兴从中央警卫局长岗位调到江西任副省长兼农垦厅长。5月赴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时,汪东兴去看望毛泽东,向他汇报了江西办垦殖场,大搞全省农林牧副渔生产的情况,和拟试办技术学校以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设想。毛泽东很高兴,点头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8日上午,陕西澄城县县法院院长赵春林再次来到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间,就人大代表评议中涉及的26个案件中的16件个案向人大常委会作出汇报。原来,去年12月5日,陕西省澄城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评议县法院工作及其整改报告时,结果人大代表对县法院作出了“不满意”的评议,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请记住“王书典”这个名字,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位英雄的名字。 1993年10月4日,安徽省萧县教委副主任王书典为创办县聋哑学校已连续奔波了50多个小时后,又匆忙踏上了去省教委汇报的路程。然而死神悄悄降临了,年仅56岁的王书典竟在颠簸的小车上,在同事们身边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人世!10月17日,1000多人自发参加他的追悼会。人们追思他:“桃李悼良师,从此不复闻教诲;同志伤益友,忆昔徒嗟失音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又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语言大师。他在不平凡的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风和语言风格。毛泽东的语言风格可以概括为:通俗平易,形象生动;理中寓情,情理交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通俗平易,形象生动毛泽东伟大而质朴,崇高而平易近人,他不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历来提倡使用广大群众喜爱的通俗语言,使人民喜欢听,易于读,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艾立起 《侨园》2012,(6):62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围绕毛泽东的生日,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毛泽东过生日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第一,不主张.1943年3月20日,中其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对书记处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有最后决定权.4月初,中其中央宣传部部长何凯丰制定了一个"三宣传"计划,即宣传领袖毛泽东,宣传毛泽东的思想,宣传毛泽东的体系.这一年+毛泽东迎来50大寿,党内一些同志酝酿为他祝寿.但在毛泽东的坚持下,觉中央和边区各界都没有给毛泽东祝寿.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8,(11)
正提起中国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这一段历史,必须提到两个人:肖瑜和毛泽东。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而肖瑜比毛泽东小8个月,湖南省湘乡县人。肖瑜是肖三的哥哥,他们是湖南老乡。毛泽东小时被父亲送进村里的私塾,认识了一些字,学会了算账,父亲很满足,因为家里只有一小块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