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次偷骑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定性谈阴康,徐广泉,张振高对于偷开、偷骑数十辆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而遗弃的行为如何定性,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构成犯罪。主要理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  相似文献   

2.
作拙《从唐律析李自流夜郎》(简称《“从”文》)在《法治论丛》1990年第3期刊登后,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兴趣,特别承蒙张春生、金懋初两同志的厚爱,他们撰写了《也谈李白流夜郎与唐律适用》一文(简称《“也谈”文》),对我文章中的“未尽与欠妥之处”提出商榷意  相似文献   

3.
交通肇事逃逸相关问题一直是我国刑法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不乏颇具启发性的理论和研究,但是在交通肇事后不逃离、不救助(致人死亡)的行为定性方面,尚有争议。有不少学者将其定性为"逃逸",但是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从交通肇事中"逃逸"的概念分析,并引入国外遗弃行为的概念,对于交通肇事后不逃离、不救助(致人死亡)行为应当进行重新定性,在现有刑法框架之内为其找寻合理的法律适用,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学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相关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也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胡培兆《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思考》一文质疑奚兆永最近读到胡培兆同志写的《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思考》一文(载《理论前沿》1997年第4期,以下简称“胡文”),觉得其中的不少观点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有加以讨论的必要。胡...  相似文献   

5.
拙作《论法学现代化与法的本质概念的科学表述》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1985年第3期)发表以后,得读孙国华同志《也谈法学的现代化与法的概念的科学表述——与吴世宦同志商榷》(《政法论坛》1985年第6期)。为此曾写了一篇《再论我国法学现代化——兼答孙国华同志》。文刚寄出不久,又得读惠新宋同志《评扩展了外延的法的概念及其理论意义——与苏晓阳同志商榷》一文(《政法学刊》1986年第2期),文中用现代系统论的理论来论证,颇有新意,但有些问题仍值得商榷,为此,特  相似文献   

6.
也谈我国社会道德体系的结构□任建东《理论前沿》1997年第五期发表了李恒瑞同志《我国社会道德体系的“复合结构”》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李文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对道德体系的层次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读后让人深受启发,然而李文得出的结论即我国...  相似文献   

7.
《政法学刊》1987年第二期刊载了王祺国、卓泽渊两同志撰写的《我国行政审判程序特殊性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故特撰此文,谈一谈我国的行政审判程序,并兼与王、卓两位同志商榷。一、行政案件应采用的审级《初探》一文认为,我国行政案件的审判不同于刑事、民事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行政案件的审判应实行一审终审制。其理由是: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已经有关行政机  相似文献   

8.
彭真同志的《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一文发表后,我们组织从事党史、党建教学和研究的同志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大家认为彭真同志的讲话既阐明了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精神实质,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当前如何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指导思想,从而打开了我们学习、宣传、研究延安精神的思路。 第一,它告诉我们要从宏观上,从历史和  相似文献   

9.
读了金守庚同志《也谈规律的主体性的关系》一文,颇受启发。但对他的如下观点不敢苟同,即:“人们往往对主体性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众说纷纭,神秘莫测,其实很简单,人的主体性就是主观能动性。只有从主观能动性这个基本规定出发,才能有所前进”。(《党校科研信息》1992年16期)。因为我觉得这缩小了主体性概念的涵义,封闭了规定主体性涵  相似文献   

10.
[同义]《说文·言部》:“读,诵书也。”“讽、诵”互训。《广韵·入屋》:“读,诵也。”《汉书·倪宽传》:“时行赁作,带经而鉏(锄),休息辄读诵。”《梁书·江蒨传》:“蒨幼聪警,读书过目便能讽诵。”《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所写既毕,诵读亦遍。”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文皇帝所著之书,有理国理身之要,披阅诵讽不离于口。”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前时所枉文章,讽读累日。”以上“读诵”、“讽诵”、“诵读”、“诵讽”、“讽读”皆同义连用,指念读诗文作品。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对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进行单独犯罪化处理。司法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对多次盗窃进行司法认定。“多次盗窃”可界定为一年以内三次以上非较大数额的一般盗窃。应当将盗窃预备、中止、未遂行为纳入“多次盗窃”的认定范围,当且仅当纳入多次盗窃认定范围的各盗窃行为均系未完成形态时,多次盗窃构成的盗窃罪才可能存在未完成形态。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对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进行单独犯罪化处理。司法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对多次盗窃进行司法认定。“多次盗窃”可界定为一年以内三次以上非较大数额的一般盗窃。应当将盗窃预备、中止、未遂行为纳入“多次盗窃”的认定范围,当且仅当纳入多次盗窃认定范围的各盗窃行为均系未完成形态时,多次盗窃构成的盗窃罪才可能存在未完成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律师必备丛书黄京平同志主编的《律师常见错误》一书中(1990年9月第2次印刷版)看到沈庆中、朱爱莹二同志合写的《律师回避制度议》(以下简称合文),《法学》杂志1991年第四期朱跃杰同志《我对律师回避制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7年第5期刊发了傅顺卿同志《关于“博士当官”的思考》一文后,引起读者不同反响。曹勇进同志的文章,代表了另外一种观点,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年鉴》,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龙头产业——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供信息、资政、教化、存史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西安外事学院年鉴》自2002 年创办以来已经出版了两部,但至今仍有不少同志在年鉴的地位、作用、特性等诸多问题上还不能正确把握, 在收录撰稿上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本文从年鉴的定位、定性上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对年鉴的收录撰稿谈了个人的见解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省委对年轻干部的成长高度重视,非常关心。今年以来,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先后多次到省委党校就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辅导报告.并在湖北日报发表题为《志存高远勇担使命——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与全省年轻干部谈心》的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17.
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简称"申处会")行为的定性语焉不详。由于"申处会"缺乏独立性和中立性,因而"申处会"的行为不宜定性为行政仲裁;由于缺乏制度内的空间,"申处会"的行为也不宜定性为行政复议;"申处会"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第二次裁决。"申处会"的行为应当视为高校的行为,高校应被作为单一主体看待。  相似文献   

18.
拙作《“扣除价值”不应抹煞“公共价值”》(见《党校科研信息》第23期)发表后,承蒙文大会同志著文作答(见《党校科研信息》第31期),使我也有机会听到批评性或争鸣性反映,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现行《刑法》颁布,规定寻衅滋事罪后,司法实践中对于寻衅滋事罪与1979年《刑法》中的流氓罪及其他相关罪名的适用存在较多争议,表现在: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之间的关系;寻衅滋事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结果的定性;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分。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十周年了。《意见》是经邓小平同志的提议,在认真总结爱国统一战线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研究而制定的。它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多次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