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尔 《人事天地》2008,(6):14-14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是美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第26任总统。他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在任总统。在美国,像安德鲁·杰克逊一样,他也已成为了时代的符号,是清新、阳刚政治风格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所有言语行为都具有潜在的政治性。美国总统,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最前沿及最夺人眼球的一面,从其作为候选人开始就逐渐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甚至用语,因而也就催生了大量的总统语汇。而英语词汇作为一种具有强大信息功能的载体,是我们了解英美社会的窗口。美国总统语汇就为我们提供了探究美国总统政治的一个另类的窗口。本文简要地列举分析总统语汇中最常见的一些词缀或词根、其产生的背景和所运用的构词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宣誓就职,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宪法面前对美国民众发表就职演说,这已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不成文的惯例.从1789年华盛顿就任第一任总统以来,每届新任总统都发表或长或短的就职演说,连任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女政要佩林     
申洋 《人事天地》2008,(11):12-13
8月29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人麦凯恩向支持者正式宣布,44岁的佩林为他的副手人选。佩林成为了民产党史上第一位担当此角的女性。不知道她能不能协助麦凯恩最终获得总统职位,但她的出现却着实让大多数人大感意外。因为她的个性和经历实在有点“太”特立独行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美国总统竞选过程耗资巨大,竞选经费逐年攀升。美国政治选举过程对于金钱的旺盛需求,使美国富人阶层通过向总统候选人提供竞选资金,从而影响美国政治经济决策成为可能。同时也反映了美国政治的实质是服务于特殊阶层的金钱政治。由于金钱政治旨在维护和扩大特殊阶层的利益,不仅违反了美国民主政治中"人人平等"的原则,导致国家政策并未反映真实民意,而且为美国社会和国家治理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6.
通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樊莹1993年9月15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商务部长布朗正式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方式”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法国《世界报》评论说:“对克林顿总统来说,该计划与肯尼迪总统时期的航天计划同...  相似文献   

7.
曾进 《人事天地》2008,(10):49-49
在连任三届主席之后,范徐丽泰宣布,不再参加2008年的香港立法委主席选举。这天,距离她就任立法委主席一职有11年了。她一直强调“我不是官”,拿出感性的例证是:当官的是前呼后拥,而她则经常是一个人上超市买菜。  相似文献   

8.
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一名著名的总统,1829年到1837年在位。1815年他指挥新奥尔良战役,击退了英军进攻,因而声名大震;后来当选为总统,又致力于政治改革,颇有建树。杰克逊敢想敢做,性格粗犷,在爱情问题上表现得尤为充分。他和蕾切尔的爱情既富于浪漫色彩,又引起后人毁誉参半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信赖的朋友",两国关系也一直被媒体形容为"坚如磐石的友谊"。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了对以色列高达3亿美元的军援,美国对以色列的强势支持也再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美国——以色列自由贸易的主要制度安排,有其内在的政治动因。  相似文献   

10.
总统选举人制度是美国宪法确立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总统选举制度,即总统既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普选产生,而是由选民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举产生。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总统选举人制度虽然丧失了其独立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但在决定总统竞选策略和总统选举结果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作为平等、公平的理念体现的"两个正义原则",既为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提高了黑人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政治参与程度。而正义原则的不断发展也将会促进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愈加地趋向于公正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12.
浅析美国总统的战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有关美国的战争权力分配问题一直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尽管美国宪法意图遏制总统的战争权,但在美国的历史和具体的战争实践中,总统的战争权不断扩张。尽管国会也曾试图扭转总统在战争权上的主导地位,但由于战争特有的性质和惯例的作用,总统在战争权力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而且随着安全威胁的多源化,还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世界政治离我们越来越近,世界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2005年,世界政治至少有九大看点:第一,伊拉克大选后的政局将向何处发展?审判萨达姆是正剧还是闹剧?伊拉克是“又一个越南”,还是“越南的终结”?今年1月30日伊拉克大选前夕,针对选举的袭击事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惨烈。逊尼派宣布抵制大选。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亚瓦尔敦促联合国重新考虑原定的大选日期,但是阿拉维政府和美国都不愿更改选举日期,因为推迟选举意味着对反美武装妥协,而妥协则有可能触动美国在伊拉克失败的多米诺骨牌。值得庆幸的是,大选…  相似文献   

14.
988年美国总统大选已告揭晓,共和党候选人乔治·布什当选为美国第41届总统。美国竞选总统的活动历时很长,素有马拉松式竞选之称。今年夏季正当竞选活动进入高潮,两党总统候选人进行公开辩论之际,我到美国访问,亲眼目睹了这场有趣的政治活动。在华盛顿我接触了一些国会议员和议员助理人员,同一些美国朋友谈论美国选举制度,现就我的所见所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政党和传媒都是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工具。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传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整个19世纪,媒体还是报纸杂志一统天下。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问世以后,媒体的影响迅速扩大。在19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在匹兹堡的一家电台进行历史上首次总统选举辩论,使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主张在同一时间通过电波传播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6.
超级301条款──美国的大棒晓光,岳群1994年2月11日美日首脑关于双边贸易的谈判不欢而散,恼羞成怒的山姆大叔扬言要报复日本。3月3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宣布恢复超级301条款,将对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此语一出,立刻在这个本已...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宣誓就职 ,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宪法面前对美国民众发表就职演说 ,这已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不成文的惯例。从 1 789年华盛顿就任第一任总统以来 ,每届新任总统都发表或长或短的就职演说 ,连任也不例外。不少就职演说已成为政论文中的典范 ,约翰 .F .肯尼迪仅不到一千四百字的演说词中就有大量的妙语佳句和精彩段落 ,至今仍广为流传。仍有人撰文探讨其中的修辞 (详见向雅莉 2 0 0 3) ,可见此类政论文不仅有其政治的价值 ,而且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正如高辛勇曾在北大的学术讲演中提到的 ,修辞可以传达意识形态 (如政治家用修辞手段增强…  相似文献   

18.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声明引发了世界热议。特朗普在其正式退出声明中主要强调了三点理由,即协定本身对于特朗普政府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如约执行协定的要求会严重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即使履行了协定的要求也很难实现其预设的目标。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声明可能对全球国家和美国自身带来的影响,这一决定可能会给我们中国带来机遇和挑战,应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9.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对美国总统选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有助于预见美国总统选举,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中美关系史上比较独特的一年。受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这一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战略竞争对手关系”到“多面向合作伙伴关系”的戏剧性转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战略竞争对手关系”阶段、“非敌非友关系”阶段、“多面向合作伙伴关系”阶段。在此回顾的基础上,再根据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外交决策模式特点,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